|
入選理由:筑夢、逐夢,使他在16年的時間里從一個夢想少年成長為新銳的傳媒經理人。他深諳記者與編輯的不同辛苦,卻一樣用心錘煉自己;他小試牛刀于《齊魯晚報》,成功經營門下一系列專刊;今天,他又把行走在報紙生存“鋼絲繩”上的《半島都市報》快速打造為一匹踏浪“黑馬”,自己的編輯、管理思想也日漸清晰。風雨一路,支英珉心中的傳媒理想依然蔚藍。
個人簡介 支英珉,1991年畢業于山東師范大學,2002至2004年山東大學MBA班、新聞學研究生班結業,1993年至1995年9月在信息快報社(現經濟觀察報社)工作,1995年9月至2005年9月在《齊魯晚報》工作,先后從事采編、經營管理工作。2003年任職《齊魯晚報・生活日報》副總經理,2005年9月任職半島都市報社總經理至今。
本刊記者 淡川
初涉傳媒,記者生涯練身手
1993年,本已是一家國有企業團委書記的支英珉毫不猶豫地參加了《信息快報》的記者招聘,這已是他1991年大學畢業后分配到國企的第二次“不安分”行動。此前,他曾參加山東電視臺的招聘,但最終落選。支英珉說,他從小就喜歡做記者,因為做記者可使他對生命保持本色的夢想和追求。為了這種夢想和追逐,他可以積極面對一切困難、挫折、挑戰、壓力等,可以永遠保持一種生命的激情。但在上世紀90年代初,報業市場還處在起步階段,國內很多報社招聘的大門還沒有打開,進報社的大門,對很多人來說是一種“奢望”。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山東濟南,《信息快報》無疑是報業市場化和報業改革的一面旗幟,每年以數倍增長的超常速度發展。這張本來掛靠濟南科委的名不見經轉的小報,抓住了當時企業改革大潮和第三產業興起的機遇,以科技經濟新聞及信息做主打,在辦好報紙的同時,涉足了信息技術研發培訓、生物制藥、機械設備加工制造、電腦辦公設備經營等多個行業領域,為中國報業市場化運作創造了全新的模式,在短短幾年里便實現日發行量20余萬份,年經營收入過億元。1993年,根據報社事業發展需要,《信息快報》面向社會公開招聘采編、經營、創意策劃人員,這對從中學時代就一直懷揣記者夢想的支英珉來說,顯然是天賜良機。通過參加招聘考試,支英珉如愿圓了自己的“記者夢”,傳媒生涯由此開始。
但支英珉的記者經歷卻并不如想像中那樣順風順水,為了拿到好的稿子,偶爾還要經歷險境。他印象中最深的一次是到河北去采訪。《信息快報》是一家面向全國發行的報紙,初到該報,支英珉到全國各地采訪是經常的事。1994年冬,接到緊急采訪任務的支英珉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河北省無極縣采訪。從濟南出發,次日清晨4點抵達石家莊火車站,為了能趕上最早的長途客車,支英珉馬不停蹄地往汽車站趕,沒想到在狹窄陰暗的路段遇到了兩名歹徒的搶劫,這也是他平生第一次遇到如此情況。兩名歹徒手持刀子一左一右圍繞過來,他有些發懵,但很快就鎮靜下來,趁兩個歹徒大意抽身就跑,兩個歹徒隨后就追,用他自己的話說:“那一刻,腦子里只有一個理念,就是拼命奔跑,從來就沒有過的爆發速度,那應當是求生本能的激發。”當時他就有一個信念,哪怕是歹徒來個“飛刀”,插到他的后背上,他也要快速奔跑,跑到燈光明亮、有人群的地方。兩歹徒追了幾十米,看著無望,悻悻地退去。后來才了解到,那段時期,石家莊已經接連發生了幾起搶劫殺人案。支英珉說,那一次他能逃出歹徒的襲擊,實屬幸運。那幾年支英珉出差的機會多,有時要乘火車幾十小時趕到目的地,有時接連出差二十多天,但他把每次外出采訪都當作難得的學習和了解社會的機會。在《信息快報》的幾年里,他遇到過車禍、被盜和其他各種復雜情況,這使他更有機會深入社會、了解社會、感知社會。憑借一種積極樂觀向上的信念和對傳媒業的摯愛,支英珉最終風雨無阻地一路走來。
1995年9月,支英珉成為《齊魯晚報》的記者,在他看來,這是他傳媒生涯的關鍵一步,因為他站到了一個全新的更有影響力的媒體平臺上。
剛到《齊魯晚報》,支英珉負責第3版的“都市生活”版面。那時報紙每天只有8個版。作為記者,他主要采訪報道商業、家電、通訊及房地產,同時要接聽熱線每天穿行在都市的大街小巷。那時騎摩托車采訪,一年能跑3萬多公里。1995年冬天的一個凌晨,大約2點多鐘,支英珉穿著軍大衣,踏著三輪車,頂著寒風,行走在濟南市的經七路上。剛到一路口,忽然從旁邊的一個小胡同里斜殺出一輛機動三輪車,幾乎是擦著三輪車的邊側飛速駛過,這讓支英珉驚出一身冷汗,可能就差那么一點點,等于撿了“一條命”。原來,這一天是支英珉與他的搭檔做體驗新聞在“記者販菜記”的途中。體驗新聞策劃,要求記者必須有真實感受。一大早,他們要趕到蔬菜批發市場,然后又到農貿市場集市上去賣,或走街串巷叫賣,體會都市生活中一個菜販子的內心世界和生存狀態。報道刊發后,引起讀者強烈反響,有很多讀者打電話與他溝通并提出許多后續報道的意見,這很讓作為記者的支英珉興奮。當時的體驗新聞和記者調查是《齊魯晚報》的名牌欄目,支英珉和他的同事是其中的主力策劃和執行記者。1996年冬天,濟南西郊的一棟居民樓在施工時將建筑垃圾堵塞了煙囪通道,致使整棟樓居民無法生爐取暖。為幫助50多戶居民的冬季取暖問題,支英珉往返奔波于居民、開發商、建筑商、管理部門之間。大約行程100多公里,為該樓居民解決了煙囪道的建筑垃圾清除問題。冬日的寒風里,一位老人拉著支英珉的手說:“《齊魯晚報》的記者,就是咱老百姓的記者。”說這話時,那位老人眼里含著淚,支英珉心里卻有一種說不出的幸福感。的確,當一名記者的稿件和奔波能給社會和周圍的人帶來積極的影響和幫助時,這個記者的幸福感便會油然而生。支英珉經常這樣說:“我是一個農民的兒子,不怕吃苦,沒有太多奢求,如果能夠有機會為別人和社會帶來一種有益的幫助,就很開心,做一名記者會讓我經常有這樣的開心感覺。”樸實的話語里透露著支英珉對新聞事業的一種執著追求,也隱含著他的職業夢想。支英珉的夢想在哪里呢?他直言不諱,那時的他就想做一名“名記者”,替百姓說話,為百姓吶喊,現在的夢想就是最大化地創造傳媒價值,成為對中國傳媒業發展有貢獻的人。作為主要面向都市平民的報紙,《齊魯晚報》給了他追逐夢想的機會。在《齊魯晚報》的幾年記者生涯中,支英珉先后參與了多次大型策劃報道和深度采訪,并有多件作品獲獎。這段記者生涯給他的人生注入了激情,讓他真正體會到了記者職業的酸甜苦辣。
小試牛刀,《齊魯晚報》十年路
“晚報,晚報,《齊魯晚報》”。1988年1月1日,《齊魯晚報》在濟南創刊,自此濟南的大街小巷以及大學校園里便有了這樣的報紙叫賣聲。下午下了班,在回家路上花幾分錢買份晚報慢慢成為越來越多濟南人的選擇。作為山東大眾日報社辦的一份面向城市市民的報紙,《齊魯晚報》成為山東報業市場化的一張標牌,讓大多老百姓自己心甘情愿地掏錢買報紙看,這在《齊魯晚報》創刊前的濟南幾乎是不可能的。人們大多能從單位的辦公桌上看到單位訂閱的黨報(日報),報紙被擺在遍布城市大街小巷的報攤上叫賣,這對當時還沒有報紙閱讀習慣的濟南人還是件很新鮮的事,于是很多人掏錢買來試讀,沒想到一讀,便與《齊魯晚報》結下了二十余年的“緣”。經過21年的發展,《齊魯晚報》已成為國內名副其實的品牌報媒,也成為山東報業市場影響力最強、發行量最大、廣告收入最多的報紙媒體。從1995年9月到2005年9月,支英珉在該報整整工作了十年。用支的話說,這十年實際上也是對自己影響最大、自己成長最快的十年。十年里支英珉從一名酷愛新聞的記者成長為具有新銳思想的的傳媒經理人。
支英眠原先對《信息快報》有著很深的感情,但后來《信息快報》管理層的矛盾中止了支英珉在該報的發展,由于報社相關產業四分五裂,本已股改后準備上市的企業不但沒有踏上報業騰飛的路子,反而因內部矛盾使這張難得的報紙開始走向下坡路。這使已經在報業摸爬滾打了2年多的支英珉開始了對報業發展的新思考,也使支英珉開始不再將自己局限于一個記者的眼光來看問題。為什么《信息快報》的市場化運作戰略很科學,卻偏偏步入困境?《齊魯晚報》的十年給了支英珉最好的答案。
1998年,《齊魯晚報》為強化對讀者的服務,同時為吸引各行業的讀者和廣告,先后推出了眾多專刊,支英珉一周內負責4個專刊和1個焦點新聞版的編輯,由于版面沒有分配專職記者,那時他只好把大量精力投入版面策劃組織協調中。在編輯工作中,他感到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靠策劃、統籌和協作,充分調度報社內外的力量才能做出更出色的版面和新聞,于是他提出了敞開大門辦專刊的思路,提出了“專家型編輯記者”、“整合資源”、“延伸服務”等理念。編輯崗位工作使支英珉對媒體,尤其是對報紙媒體有了更多的認知和思考,其中“房產”、“不夜城”、“視點”版成為支英珉對報紙辦報思路創新的突破口。“房產”版是支英珉1997年年底強力要求設立的專刊之一,當時報社內部還有很多反對意見,但支英珉創辦“房產”版的理由很充分。一直奔波在建委系統一線采訪的他充分認識到,1998年國家取消福利分房制度后給中國城市和市民所帶來的深刻影響,它不僅可帶來百姓關注的目光,而且還可以帶來住宅商品化后的房地產業的發展,而房地產業的發展勢必會給傳媒房地產廣告帶來機遇。推出“房產”版既可以吸引讀者眼球,又可為報紙培育新的廣告增長點、調整廣告結構,帶來機會,這對報業的未來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基于這樣的想法,支英珉開始探索一種新的辦報模式,那就是編輯從辦公室走出來,使報紙版面影響力從平面走向立體;從版面和通訊量的來稿中走出來,深入所在行業調研、走訪、熟悉了解,充分策劃;使報紙專刊版面的內容也能夠立體豐富起來,既為讀者提供可讀的內容,又為讀者提供可用的信息和服務;使報紙充分突出可讀可用性,還使報紙影響力1逐步滲透到行業中。1998年,支英珉在“房產”專刊版面的運作上開始了新的探索。3月份他策劃成立了“《齊魯晚報》‘房產’理事會”,將當時濟南的近20家大型房地產公司納入理事會成員單位,并推出了論壇。當時在剛剛啟動的濟南房地產市場引起關注,緊接著他又策劃了“濟南大型住宅市場調查”,引起市民對住宅市場的高度關注,一個調查收到了3萬多封回信,成麻袋的讀者反饋透視出百姓對城市住房的關注度大大提高。剛剛放下調查,支英珉又去北京參觀房展。這次去北京,他是有目的的,從媒體上看到北京房展的消息后,支英珉在想,《齊魯晚報》作為一個有影響力的媒體,為什么不舉辦房展呢?這樣不但為購房者和開發商提供面對面的交流機會,還能夠給媒體自身帶來不錯的展位收入和廣告收入。北京房展讓他大開眼界和思路,于是由《齊魯晚報》主辦的山東首屆房地產展示交易會于2003年10月在山東工展館開幕,讓人始料未及的是首屆山東房地產展示交易會取得了巨大成功,近10萬人次參觀了展會,剛剛接觸商品房的市民第一次看到樓盤可以展賣。展會大大提升了《齊魯晚報》影響力,同時也使《齊魯晚報》獲得展位費、會刊及特刊廣告費共50余萬元。這對當時的報紙來說是一次有意義的創新。從那時起,《齊魯晚報》開始向會展業開拓,此后,房展、車展、教育展等都成為《齊魯晚報》的品牌展會,現在《齊魯晚報》每年系列展會的綜合收入達5000萬元左右。
1999年3月,《齊魯晚報》啟動了周末看樓車首發式,有600余名購房者和十幾輛大巴分赴各樓盤現場,從此“《齊魯晚報》周末看樓車”成為濟南樓市的一道風景。經過多年的實戰,支英珉提出了晚報都市報紙的“經濟專刊運營模式”:通過改變傳統報紙專刊的辦刊思路,使專刊走向市場,走進行業,并成為行業廠商與消費者的溝通交流平臺,充分凸顯報紙的可讀可用性;對經濟專刊編輯記者的要求是 “專家型的復合人才”,即要能夠深入到行業和市場中,熟知行業和市場的變化,同時具備能與企業對話的能力;經濟專刊不僅能透視區域市場的熱點、難點,而且還能為讀者和企業提供更多延伸服務,從而使經濟專刊成為相應行業交流平臺和廣告的發布平臺,這些經濟專刊不僅成為報紙樹立行業權威影響力的載體,而且成為報紙滲透到各個行業的觸角,為報紙廣告創收和廣告結構調整帶來積極作用;經濟專刊不僅承載著報紙影響力提升和為讀者服務的功能,而且還成為報紙逐步滲透相關產業并發展相關產業的平臺,通過整合市場需求,可使報紙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正是支英珉的這種專刊辦刊思路的創新,才使他有了更好的機會和平臺。2000年底,支英珉任專門成立的經濟專刊部主任,按照自己的構想,支英珉2001年推行了經濟專刊的行業工作室運營體系,實施了“主題推廣”、“立體營銷”、“區域推廣”、“活動營銷”、“事件營銷”、“品牌營銷”、“資源整合”等多種手段,使得經濟專刊在報紙上迅速活躍起來。2001年,經濟專刊部創收3000多萬元,2002年創收7000余萬元,2003年創收突破1.2億元,至2005年年創收達到1.8億元。2004年一場山東住交會,為《齊魯晚報》帶來近800萬元的廣告費和展位費收入。
2002年至2004年,支英珉先后在山東大學MBA班和新聞研究生班學習并結業。在這期間,支英珉開始了對傳媒產業發展的深層次思考。通過大量的實踐、考察、交流、調研,支英珉提出了他的“傳媒運營”理論體系,并于2005年出版了他的《新傳媒帝國》一書。此前他已出版《中國房地產企劃案例經典》、《買房、造房、看房》等五部著作,先后撰寫80余篇傳媒研究業務論文,并在《齊魯晚報》開設“支言片語”言論專欄。先后被評為“中國房地產主流媒體十大記者”、“中國主流媒體二十大職業經理人”,2003年底支英珉被任命為《齊魯晚報》・生活日報副總經理。
“傳媒運營”理論體系是支英珉基于對未來傳媒業發展思考提出的,其核心觀點為:全方位提升傳媒品牌影響力,利用市場手段,充分有效整合市場資源,借助跨媒體、跨區域、跨行業的戰略手段,完成傳媒的品牌運營、資本運營、產業運營,從而使傳媒實現穩定可持續健康發展。他指出,“傳媒運營的戰略目標就是打造集團化的傳媒產業集團,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現傳媒產業化發展。傳媒運營是中國傳媒產業化的必由之路,2005年應是中國傳媒產業化的開始”。
大顯身手,
“半島”追逐“藍色夢想”
2005年9月18日,支英珉離開他工作了十年的《齊魯晚報》,來到了青島,出任《半島都市報》總經理。《半島都市報》是由山東大眾報業集團1999年在青島創辦的一份子報,雖然《半島都市報》與《齊魯晚報》同為大眾報業集團的子報,但兩張報紙此前的交流甚少。來到青島后,支英珉感到驚訝,一方面《半島都市報》的日均發行量在青島已突破50萬份,日均版數80版,廣告占版率近60%,廣告市場份額達75%以上,年廣告收入2億多元;另一方面來自《半島都市報》的一系列數字讓他震驚:2005年1—8月,《半島都市報》虧損80萬元,現金流不足360萬元,資產負債率高達97%,其中銀行貸款及原材料欠款高達4億余元。這一表一里的差異主要來自連續多年的報業惡性競爭。青島報業市場的惡性競爭使青島報業市場的盈利空間極小,雖然《半島都市報》處于領先地位,但這種不惜血本的惡性比拼,使《半島都市報》處在“危機”邊緣,外表的“繁華”、“強大”掩飾著內部的危機,而報紙行走在生存的“鋼絲繩”上。
面對當時的狀況,支英珉感受到了肩上的責任與壓力。《半島都市報》書寫了省級報業集團在地市級辦報的成功案例,成為中國都市報快速成長的一匹“黑馬”。目前,在山東半島,《半島都市報》通過自發、代理、郵發等多渠道發行實現了對煙臺、威海、濰坊、東營、日照、臨沂等城市群的覆蓋,一個覆蓋山東半島7個城市的發行網絡和渠道初具規模。正在形成“6+1”的城市傳媒影響力,“1”指中心城市青島,“6”指青島的6個周邊城市,“6+1”城市群所覆蓋區域基本代表了山東半島城市群最具經濟活力和消費力的區域,為《半島都市報》的成長發展預留了巨大空間。
但對于該報的發展過程,支英珉卻有著更深的感觸,他告訴記者,在9年多的發展歷程中,《半島都市報》濃縮了中國報業市場化進程的各種矛盾、困境、挫折、困惑。與其他媒體相比,《半島都市報》依賴良好的體制、運作機制及創新策略,使報紙能夠穩步發展,但在發展的背后,《半島都市報》也承受了很多的挑戰。 2005年9月,根據當時《半島都市報》在青島報業市場所處的情況,他配合當時報社的主要領導對《半島都市報》整體的戰略提出了調整,提出“提升品牌、提高品位、提高品質”,“堅持正確輿論導向下的讀者本位”等辦報思路,提出了“從領先到絕對領先”的發展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首先對報社的廣告進行了調整,一方面規范廣告管理,倡導公平、公正、開放的廣告代理政策;另一方面加強廣告營銷和專業服務,提出“廣告運營”的整體思路,改革了內部考核,強化了策劃的考核,全面推行績效考核。其次,在發行方面,提出了穩步提升發行總量,適度調整讀者結構,大力提高發行質量,逐步拓展外埠發行量的思路,從整體戰略上提出了穩定發展的戰略思路。經過近三年的調整,《半島都市報》主營收入利潤大幅增加,盈利水平及綜合競爭實力大大提升,一系列的數字表明,《半島都市報》已基本實現了2005年所制訂的三年戰略目標。三年過去,《半島都市報》已成為高密度覆蓋青島、強力輻射山東半島城市群的區域品牌強勢媒體。2008年,在經歷了報業廣告、發行各兩次提價的考驗后,《半島都市報》年經營收入6.5億元,其中廣告收入4.2億元,日均發行量102萬份,成為山東半島地區影響力最大、發行量最大、廣告收入最高的品牌紙媒。在青島報業市場,《半島都市報》的廣告發行依舊保持75%左右的市場份額,2008年支英珉本人榮獲“中國傳媒十大經營人物”稱號。
三年多來,支英珉已徹底融入了他的半島傳媒夢里,就像當年在《齊魯晚報》那樣醉心忘我地追求一樣,在《半島都市報》的三年時間,他幾乎每天都在快節奏地高速運轉。雖然有時感覺身心疲憊,但他沒有放松對傳媒夢想的追逐。在大眾報業集團的未來發展戰略中,《半島都市報》已被列入“品牌媒體”、“支柱媒體”、“骨干媒體”,《半島都市報》所在青島區域報業市場已被列為戰略高地,如何做大做強“半島傳媒”成為支英珉和他的同事們每天所思考并實踐的重要課題。
對此,支英珉描述了他的“半島傳媒”夢想。在保持青島報業市場絕對領先優勢的基礎上,逐步擴大《半島都市報》在山東半島城市群的影響力和發行量,通過資本運營、合資、合營或代理實施多媒體運營,打造以《半島都市報》為核心的立體傳媒系;適應傳媒“融合”理念下的大傳媒時代,發展新媒體,牽手廣播、電視、戶外,并將已有的網站、雜志升級改造最終實現區域傳媒市場的無縫隙覆蓋,最終完成以《半島都市報》為核心的“半島傳媒布局”,擁有區域傳媒廣告市場的話語權,從而保證傳媒的盈利水平。在抓好傳媒主業發展的同時,加大傳媒品牌運營力度,使傳媒的品牌、渠道、受眾、客戶等資源得到有效整合,創新盈利模式,打造新的盈利平臺,最終完成相關產業布局,從而使傳媒獲得可持續發展的支撐,以應對多變的廣告市場。按照對未來的戰略規劃,半島傳媒將涉足物流配送、會展調查、房地產營銷代理及投資開發、旅游、酒店、教育培訓、文化產業園等行業,半島傳媒的利潤來源將有40%來自相關產業運營。如今這樣的夢想似乎并不遙遠:2008年12月30日,以半島傳媒為核心的山東大眾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已掛牌,山東省已明確將《半島都市報》作為文化體制改革突破的試點媒體之一。《半島都市報》借助文化產業發展繁榮的背景,將再次面臨新的發展機遇。支英珉說,他結緣傳媒后,深感自己是一個很幸運的人,無論從事采編還是后來主抓傳媒經營,他都會遇到一批志同道合的好同事,同時總能趕上一些好的市場時機和機遇。大家在一起相互鼓勵,互相啟發、協作,于是才有了他個人的進步和成長,說起這些來,他總是心存感激。
“有了好的平臺,才可能有所為!”支英珉經常這樣說。他多次表示,永遠不會放棄他的傳媒夢,不管這條道路上有多少艱難險阻,有多少挑戰壓力和挫折,他都會堅持,因為他對傳媒理想的追求是本色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