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星投資者
2003年中科智的凈利潤只有1億左右,但成立如此多家分支公司對資金的需求壓力驟然增大,而在張鍇雍看來,外資則是最佳選擇。如果說之前蘭德國際(香港)有限公司和美洲投資銀行的入股還只是圖個合資公司的虛名,那么亞洲開發銀行的入股帶給中科智的則是脫胎換骨式的轉變。
2004年4月,中科智和亞洲開發銀行開始了第一次“親密接觸”。當時,亞洲開發銀行希望在中國投資擔保行業,并與中國發改委中小企業司合作,共同按照標準選定了6家公司。經過與6家公司管理層的接觸后,中科智最終勝出,以出讓5.8%的股份獲得了亞行1000萬美元入資。當時亞行私營業務部首席融資官威廉姆曾表示投資于中科智“主要是因為張先生的遠見、其專業知識、價值觀,還有對客戶關系的理解!
借助此,張鍇雍一躍進入了國際資本的眼中,其野心也進一步膨脹,開始醞釀新的海外融資平臺。2005年5月25日,張鍇雍在英屬維爾京群島注冊了一家名為China Orienwise Limited(下稱維爾京中科智)的離岸公司。在這個平臺上,中科智進一步推進了第三輪融資。
2005年10月,旁觀了亞行的全部入股過程一年后,花旗集團旗下的花旗創投決定出資2500萬美元購入中科智新股14.1%的股權,并參與公司的治理結構、風險控制等管理。這又給中科智帶來了一次質的提升—通過資本金快速擴大和區域擴張,中科智已經成為中國擔保行業當仁不讓的第一品牌。
沒有任何意外,在名聲如此響亮的投資者的帶動下,接下來的投資者凱雷幾乎是以百米沖刺速度完成了入股。從2005年12月開始接觸,到2006年3月在廣州簽約,凱雷僅僅用了3個月的時間便完成了包括全部盡職調查在內的所有工作,以2500萬美元購入中科智擔保集團13%的新股。
此時,已完成四次大規模融資的中科智決定走向公開市場。2006年11月,在摩根士丹利的安排下,張鍇雍利用維爾京中科智向國際投資者公開發行了高達1億美元的5年期公司債,其年息高達10.5%并附贈期權。同時,維爾京中科智的債券在新加坡交易所交易,并需要定期向交易所提交財報。但彼時的張不曾想到,正是這次發債使得日后中科智背后的隱秘事件逐漸曝光。
事實上,發債之后的中科智已經是大把現金在握,但張鍇雍對外攫取資金的胃口卻越來越大。2007年10月,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旗下的GE金融宣布對中科智新注資5000萬美元,與此同時,亞行、花旗創投、凱雷也分別再次增資中科智。
“我認識張董事長已經3年。雖然這個項目從正式洽談到達成合作的時間很短,但之前接觸了解的時間非常長!盙E金融總裁及首席執行官顧寶芳曾經這樣評價與張鍇雍的合作。而至此,中科智已經獲得超過2.23億美金的海外資本。但讓這些海外投資者們沒有想到的是,其力圖分享中國中小企業增長的夢想卻在不久后,便在中科智身上碰得粉碎。
據廣東擔保業知情人士透露,中科智與外資方的矛盾從去年上半年就已經開始了,起初是因為外方股東發現張鍇雍挪用了公司資金,并進入了當初各方明確規定不能進入的領域,而當外方股東要求張對資金去向做出明確解釋時,雙方的矛盾便愈演愈烈。
巨額虧損之謎
盡管直到今日,外方股東與中科智反目的詳細過程仍然不為人所知,但從披露的信息和中科智的發展歷程上看,外資對中科智失去信任主要源于財務問題。
實際上,在連續拿到新的投資后,中科智的主營業務已經開始悄然轉型。廣東省信用擔保協會的一位人士認為,至遲從2008年初開始,中科智的主營業務便已經轉向投行中介業務方面。張鍇雍的目標是以外資入股的中科智擔保集團打造準商業銀行的債務融資平臺,以其個人家族控股的中科智控股集團打造準投資銀行的股權融資平臺。
在中科智擔保的收入構成中,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委托貸款擔保和銀行貸款擔保。前者是指企業貸款到期時先由擔保公司墊付還給銀行,銀行履行完新手續后重新貸給企業新貸款,企業再把資金還給擔保公司。后者則是利用自身的信譽為企業或個人向銀行提出的貸款申請提供擔保并收取擔保費,但需要向銀行抵押保證金。
事實上,與中科智高速發展相匹配的是極大的風險和并不豐厚的擔保費收入。通常情況下,只有難以從銀行直接獲得貸款的這部分客戶才會尋求擔保的幫助,因此擔保所做的業務都是風險度較高或抵押不足的資產,很多反擔保物的產權不清,代償后實際難以追償抵債,而委托貸款的風險則更高。一旦出現問題,擔保公司之前的業績很可能前功盡棄。
在經濟繁榮的背景下,企業的運作狀況普遍良好,資金回籠有保證,擔保這種模式的風險相對較小。然而當經濟狀況下滑時,擔保公司的資金鏈條便很容易因壞賬上升而繃緊。
在2008年10月底維爾京中科智發布的中報中,公司上半年虧損高達11.75億元,主要原因是為其153億元的擔保余額提取了14億元的損失撥備(2007年撥備額為1644萬元)。其中包括為其余額為17.2億元的委托貸款擔保撥備9.47億元和為其余額為136億元的銀行貸款擔保撥備4.57億元—換句話說,就是中科智委托貸款擔保的壞賬率高達一半以上。
錢究竟去了哪里?張鍇雍的解釋是:“中科智把錢給客戶以后,客戶還給銀行,但銀行不再給客戶續貸了,客戶也沒有錢還中科智,風險就發生了!钡珦槿耸客嘎叮瑥堝|雍一直在注冊很多公司或是買來現成殼公司,然后將這些公司作為擔保公司的委托貸款擔?蛻簦瑥闹信灿觅Y金。這些體現在賬面上,便是委托擔保業務貸出去的資金有去無回。
而據接近中科智的擔保界人士估計,這些錢很可能被張鍇雍用于其它投資。一年多前,中科智曾以戰略投資者身份購買了平安股票。2007年2月12日,平安集團回歸A股市場,中科智獲得2000萬股的戰略配售額度。但在隨后的資金支付上,張鍇雍只拿得出4.7億人民幣,以平安每股33.8元的價格只能購買1400萬股,其余600萬股額度作廢。該筆資金來自中外合資中科智擔保集團公司,但是股票的持有人卻是深圳中科智控股集團公司。1400萬股,加上各種公關費用和傭金,成本大致在5億元。但是作為戰略配售,股票的限售期為一年,解禁期為2008年3月1日。
因為這筆資金的挪用,中科智擔保各家公司資金嚴重短缺。為籌集資金,張鍇雍要求各級部門盡可能對外融資,并給予重獎。中科智控股的兩位副總,先后游說多家銀行,后來和中國民生銀行總行投行部達成交易,將1400萬股平安股票,抵押給該行,以11%左右的利率獲得4億元貸款,這樣錢又回到了中科智擔保公司的賬上。但當時,外資委派的首席財務官薛啟謙(HENRY)并未就此提出任何異議。
之后平安股票上市后一路暴漲,然而好景不長,2007年10月中國股市開始狂瀉,平安從149元的高位迅速下滑,而張鍇雍也如同坐上過山車。到了2008年3月1日解禁期一到,張鍇雍立即授意負責投行部的周迎旭密集出貨?廴ニ械馁M用,中科智在平安股票上基本不賠不賺。
然而并非所有的投資都如平安般有驚無險。據業內人士分析,去年發生在福建中科智的“來雅事件”絕非偶然。在這一事件中,福建中科智原總經理郭俊涉嫌與當地來雅集團共謀,偽造貸款文件,濫用公司公章違法向第三方貸款提供擔保,騙取銀行貸款。而在生存境況日益嚴峻的經濟環境中,此類事件未必會是少數。事實上,外資對中科智的管理,長期以來多停留在財務數據等表面現象的觀察,真正深入到具體業務、具體實案中去的情況并不多,隨著中資銀行從去年開始信貸緊縮,中科智原來可以維持并運作下去的資金鏈開始出現斷裂,并最終形成了巨大的財務虧損,導致外資股東集體對其失去信任。
不過,在中科智執行總裁魏勇看來,公司所面臨的風險并非想象得那么大。153億的貸款余額,其中接近40億是個人貸款擔保,其是信用程度很高,是很有保障的一部分。另外接近20億的合同履約擔保,風險也非常低。實際上,與銀行的貸款擔保余額只有不到90億,而這部分風險是中科智和銀行共同承擔的。
但是,隨著中科智近年的超速發展,其在銀行的擔保貸款已多數都沒有抵押。早在2003年,張鍇雍在與專家探討民華銀行的成立時就曾說中科智在銀行的保證金已經降低到零。即便是現在,按照中科智對外披露的信息,其在銀行的保證金為8%左右,以其130多億元擔保余額估計,這筆保證金在10億元左右。雖然從9月份,中科智問題開始暴露后,多家銀行已經停止接受中科智的貸款擔保,但如果中科智真的倒下,銀行也很難獨善其身。
實際上,這也是張鍇雍能夠取得同外資初步和解意向的重要原因。據了解,在外資重啟與中科智的談判之時,外方股東曾提出兩個前提:一是債轉股;二是和深圳市政府見面。而為了保證金融穩定,由深圳市政府牽頭,深圳銀監局、金融辦、貿工局、總商會各有關部門聯合成立的金融危機處理小組以“化解金融風險,扶助中科智”為題,前后召開了三次協調會。
幸運的是,隨著經濟刺激計劃的出臺,國家對中小企業的支持也被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這對于中科智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張鍇雍表示,如今的環境,使得中科智出現U型反轉的可能性在逐漸加大,“而這個底部,我估計大約還有兩三個月的時間。如果樂觀點估計,大概2009年一季度末、二季度初我們有望走出谷底,重新恢復生機。”但對于外資股東來說,事情恐怕遠沒有如此簡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