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4年的合資協議中,中方以土地、廠房、設備入股,在新的合資企業里占40%股份,其中天府可樂商標以350萬元人民幣價格并入合資企業。在合資公司章程中,有一份《天府商標轉讓合同》第11條寫明“本合同或合資合同終止或期滿時任何一方可優先購買天府商標”。 2006年,天府可樂因虧損巨大將其商標賣給百事可樂,雙方合資合同終止。
天府可樂聲稱,與百事合作的12年中,天府可樂從當初在中國可樂領域75%的市場占有率到2007年僅占百事重慶合資公司的0.5%,而當初天府與百事合作條件是天府可樂的產量不低于合資公司總產量的50%。
而合資后的百事既是企業經營者,也是濃縮液的供應商。“中方的濃縮液生產線被百事棄之不用,濃縮液成本占銷售價的17%,僅此一項,百事便從中獲利很多。”
百事與天府可樂的糾葛在四川百事、上海百事身上也曾發生。
據稱,當時的四川百事風波中,百事三次對濃縮液實施漲價,引起四川百事的不滿,從而引發雙方數年的紛爭,雙方都損失慘重。
“事隔三年后的2008年11月,百事又以1650萬美元全資收購四川百事,百事繼續推行它所看重的中國西部市場戰略,對國產飲料品牌來說卻是又一次妥協。”四川一位飲料界資深人士告訴記者。
并購
“當時百事進入中國更多的采用1個濃縮液廠和多個合資裝瓶廠模式實現的,然而當百事的合資工廠越建越多,內部爭吵也越來越多。”上述飲料界人士告訴記者,在這種企業運營模式中,百事可樂既是企業投資者,又是特許經營品牌擁有者,還是濃縮液唯一供應商。
“實際上百事中國有兩個利潤源泉:一個是合資企業股權分紅,另一個是販賣濃縮液所得。但在2000年左右,百事的濃縮液一直在漲價,百事在合資公司中占小股,相形之下,獲得的利潤越多,中方虧損就越大。”這也是百事近年來與合資伙伴官司不斷的原因。
或許是意識到合作伙伴不斷“劍拔弩張”的態勢,要維持和擴張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百事先后進行了一系列的并購行動,而這種并購多少有些“改良”。
“2008年年底,百事先以約7600億元人民幣并購福州百事股權,后又并購四川百事股權,加上之前完成對上海百事和重慶百事等的控股,使得百事目前已掌控了大部分的瓶裝廠,這也為今后百事在非碳酸飲料市場的并購擴張鋪平了道路。”上述飲料界人士透露。
記者注意到,盧英德在2008年底訪華時曾提到百事在中國的新擴張將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并購非碳酸飲料公司,另外一種是進行投資。
中國經營報微博:http://t.sina.com.cn/chinabusinessjourna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