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中華區著名創業投資與私募股權研究、顧問及投資機構清科集團統計:2008年1-11月共有113家中國企業在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合計融資218.29億美元,平均每家企業融資1.93億美元;上市數量、融資額和平均融資額均創三年來同期新低。截至11月30日的2008年前11個月里,中國TMT、生技/健康和能源三個行業在研究范圍內的并購事件總數達113起,其中已披露的并購總額達249.33億美元。
在2008年1-11月上市的113家中國企業中,34家是有創投或私募股權投資支持的企業,融資總計33.77億美元,分別占全年上市企業總數的30.1%和融資總額的15.5%。其中海外市場上市12家,融資20.78億美元;境內市場上市22家,融資12.99億美元。
IPO放緩
2008年,中國企業海外上市環境惡化。一方面,2006年9月8日起施行的《關于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的規定》影響逐漸顯現;另一方面,從2007年開始的美國次貸危機惡化,并逐步演變成全球性的金融風暴。受上述因素影響,中國企業海外上市步履艱難,上市數量和融資額雙雙縮減。(見圖2)2008年1-11月共有37家中國企業登陸海外資本市場,合計融資69.22億美元,平均每家企業融資1.87億美元。與2007年同期相比,上市數量減少61家,融資額下降79.8%,平均融資額下降46.4%。在海外上市的37家企業中,有23家企業的融資額不足1.00億美元,有3家企業的融資額不足1,000.00萬美元,融資額超過5.00億美元的只有在香港主板上市的中國鐵建和中國南車,分別為23.40億美元和5.35億美元。
縱觀全年,2008年中國企業海外上市呈現明顯的集聚特點。一方面,上市地點集中于香港主板。37家海外上市中國企業中有19家企業均選擇了在香港主板上市,合計融資59.87億美元,分別占上市企業總數的51.4%和融資總額的86.5%。另一方面,行業分布高度集中于傳統行業。25家傳統行業企業合計融資59.64億美元,分別占上市企業數量的67.6%和融資總額的86.2%。盡管上市數量和融資額較去年同期減少,但其所占比例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10.5和25.9個百分點;而其余四個行業的融資額占比均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一方面,境外金融風暴驟起,全球各大資本市場動蕩不安,對滬深市場造成一定的沖擊;另一方面,境內滬、深兩市長時間低位盤整,滬深大盤指數更是一再下挫探底,投資者熱情衰減,投資態度更趨謹慎;而在全流通改革進程安排下的“大小非解禁”,也給市場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在上述因素影響下,中國證監會持續放緩新股審核和上市進度,控制股票供給以穩定市場。受此影響,中國企業境內上市速度大幅放緩,第四季度更是進入新股發行真空期。截至11月底,2008年共有76家企業在中國境內A股市場上市,融資額達149.07億美元,平均融資額為1.96億美元,上市數量、融資額、平均融資額均較2007年同期大幅下滑,其中上市數量減少27.6%,融資額下降72.6%,平均融資額減少62.1%。
軟銀賽富投資基金合伙人羊東評價,“十號文”在出來以前,很顯然是美元基金從融資到退出都比較順,“十號文”出來后,各有利弊,手中大部分是美元,投資以美元為主。在投資的過程當中,整個審計過程相對比較慢,那么這會是一個不利因素。在退出過程中,由于整個的是一個中外合資企業,雖然在國內上市并沒有問題。但是,整個的過程中,給人的感覺沒有兩頭在外的過程走得順。另外一方面,我想中國本身的企業在自己的國家上市,整個的估值和以后的發展過程,可能會比在國外上市的估值要高,對于回報來講也要高。
紀源資本管理合伙人卓福民說:“IPO非常難,我們已經不把IPO作為退出主要的手段。那么,現在冬天到了,行業的抄底機會來了。企業過冬大致三種方式:買一件棉襖,還有強身健體,另外一個方法叫抱團取暖。所以,未來行業整合的機會、收購兼并的機會很可能是以往任何一年沒有的,非常大。”
而Cowen Latitude Asia CEO區國譽則認為:“現在中國的IPO市場正在成熟當中,所以我覺得中國的VC和PE基金,還是可以把IPO看成一個主要的退出渠道的。”
事實上,而境內資本市場仍為創投和私募股權投資機構提供了穩定的退出渠道,上市退出的企業數量近年同期首超海外市場。2008年前11個月,滬深兩市共有22家創投和私募股權投資支持的中國企業上市,合計融資12.99億美元,盡管在融資額和平均融資額方面均落后于海外市場,但是上市數量較海外市場多出10家,可見境內資本市場已漸成VC/PE退出的主通道。而今年九月滬深交易所修訂的《股票上市規則》中有關創投和私募股權投資機構所持股份限售期縮短的利好消息,有望進一步吸引更多的創投和私募股權機構在境內市場退出。
受《關于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的規定》和境內外資本市場惡化影響,2008年有VC/PE支持的中國企業IPO表現清淡,上市數量和融資額均大幅縮減。至11月底,共有34家創投或私募股權投資支持的中國企業在境內外上市,合計融資33.77億美元,占同期中國上市企業境內外融資總額的15.5%,上市數量與融資額分別較去年同期下降57.5%和88.1%。其中,海外上市12家,比去年同期減少76.0%;融資額為20.78億美元,不及去年同期的六分之一。
經濟低迷,并購新機遇
次級債危機正逐步侵害到實體經濟,這一方面為尋求國際化、進行產業升級的中國企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機,以較低的價格并購國外企業。另一方面,力求拓展新的利潤增長點進而分散風險的全球跨國企業也對具有龐大潛力的中國市場表現出愈加強烈的興趣。這些因素均為中國并購市場中的跨國并購提供了較為強勁的動力。截至11月30日,中國市場共發生了60起跨國并購事件,其中37起已披露價格的并購事件并購總額高達122.39億美元。
在2008年前11個月發生的60起跨國并購事件中,中海油服以約25億美元收購挪威Awilco Offshore ASA是本年度并購金額最大的事件。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緩解資源緊張對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制約,今年國內企業在自然資源領域的跨國并購非常活躍。另一方面,外資產業巨頭在食品飲料、房地產、互聯網等領域的收購活動也保持了較為活躍的態勢。
行業分布方面,TMT和生技/健康行業內的并購活動仍保持活躍態勢,其中TMT行業共有68起并購事件,披露的并購總額達178.91億美元。能源行業發生21起并購事件,披露的并購金額達66.01億美元,并購金額比去年全年增長了24.8%。2008年能源行業的并購活躍表現在兩個方面: 首先是國內能源企業間的行業整合力度頗大;其次是國內企業愈加頻繁地并購國外能源企業,且涉及的金額較大。(見表6)
據清科研究統計,截至2008年11月30日,與VC/PE相關的并購事件共有19起,披露的總金額為26.41億美元,總額相比去年全年有了明顯的增長。本年度VC/PE相關的并購事件廣泛分布于互聯網、食品飲料、機械制造、媒體等諸多細分行業。這體現出在上市渠道受阻的情況下,VC/PE也逐漸通過并購退出來獲取回報。
由次級債危機所引發的全球經濟放緩使得未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將面臨更多的挑戰。在此背景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經濟結構調整的步伐也將會提速,以解決當前經濟發展模式中出現的問題。同時,由于流動性的突然逆轉以及眾多上市公司市值的大幅下跌,為眾多手持充足現金的潛在收購者提供了難得的整合或者進入某些行業的良機。基于此,并購手段將會在未來得到更多的應用,這也為中國并購市場的繼續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動力。
曾參與了超過400億美金的私募股權風險投資相關的交易的美國必百瑞律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陳永堅律師說:“在可見的未來,原則上從我們專業的角度,IPO的機會還是不樂觀。接觸很多投行的朋友,未來的6個月或者是12個月,原則上很難看到IPO那條退出的渠道再開的可能性。兼并、并購可能是09年的一個非常有潛力的機會。”
“對于并購的退出方法,我們是一直比較看好的。”蘭馨亞洲投資集團執行董事李基培說,“過去在中國的風投基金,估計下來超過3000到4000家公司是拿到錢的。如果看IPO市場和M&A的市場是沒有辦法消化掉這么多公司。這3、4千家累計起來會怎么樣呢?是不是大部分不能退出呢?是不是大部分的錢不能拿回來呢?每家基金都會投有十幾家公司,到底多少年后有多少的公司可以退出來?這對于整個行業都是非常大的挑戰。”
李基培分析,07年做了很多的到香港和A股上市,但是到底有多少可以賺到錢?其實有很多的基金都是沒有完全退出,有幾家是投得比較早的,就是03年投的一些有退出,但是到07年上市的公司,大部分的基金都沒有退出。比如,06、07年上市的中國公司,現在的股價已經跌了60%以上。從上市的價格,一直跌到現在很多在現金值的價位。事實上,有超過50%的基金都沒有退出,有很多的股票價格都是低于投資基金進去的成本。所以,投資基金是虧本的。還有就是,盡管上市賺錢了,但交易量很低,要把百分之十幾的股份要賣出去,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李基培說了個例子:“我們是2000年3月投的攜程,2000年9月份攜程已經上市了,實際上是06年的時候才完成了退出工作。所以整個周期是非常長的,是6年時間。而且,攜程已經算是不錯的公司,也有很多其他的公司,他們本身的基本面不是特別好,其實有很多的VC是退不出的。因此,我們對于IPO的觀點可能是比較悲觀的,還是看退出的回報是怎么樣的。對于并購的退出方法,我們是一直比較看好的。”
有人說,能IPO退出的企業是明星企業,更多的企業將是通過其他渠道實現價值回報。在IPO放緩的同時,更多的VC/PE將會把眼光投向并購市場。事實上, VC/PE投資者也越來越多地采用并購手段來實現退出,從而獲得回報并規避風險。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