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脈萬里行•石油2008”特別報道③
還沒到哈密,就聽說到巴里坤路遠道險。12月9日,記者所在的“國脈萬里行·石油2008”新聞行動第一小組早早起程,沿東偏北方向直奔巴里坤。
巴里坤全稱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系蒙古語“巴爾庫勒”的諧音,意為“虎前爪”,以地勢險要得名。
當地地方志說,早在漢唐時期,巴里坤就是絲綢之路新北道的重鎮,悠悠駝鈴聲不絕于耳。即便到了清末民初,這里仍有駱駝1萬多峰,人稱“萬駝城”。
響徹千年的駝鈴,如今已難尋覓。寬闊的柏油馬路代替了昔日的小道。雖然搭乘性能卓越的“沙漠王”越野車,300公里的道路還是花去了記者一行5個小時的時間。
同行的記者蘇稻香來自廣東,穿越天山時,被茫茫雪海感動,趕忙拍照留影,說“從來沒見過這么美的雪景”。然而,這壯觀的雪景在當地農牧民和石油人眼里并不浪漫。
來自油田的司機師傅告訴記者,暴風雪往往會中斷交通,圍困車輛和牧民。2008年3月12日,在天山上勘測輸油管道路線的14名石油人就被風雪圍困在天山廟,后經油田和當地牧民多方營救才幸免于難。
50年前,22歲的楊拯陸在勘查巴里坤三塘湖盆地時,因遭遇暴風雪而長眠于此。楊拯陸是愛國將領楊虎城將軍的女兒。
在三塘湖采油廠牛圈湖聯合站門前,記者看到了楊拯陸銅像,身挎地質包,左手拿圖紙,右手緊握地質錘,永遠保持著昂首闊步的青春形象。三塘湖采油廠黨委副書記杜安全說,2008年11月28日落成的楊拯陸銅像已被集團公司命名為“企業精神教育基地”。
能夠告慰楊拯陸等老一代石油人的是,50年來石油人在三塘湖的勘探沒有停歇。如今,在這里已建成日產原油1000多噸的油田。
幾十年過去了,三塘湖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很大改善。戈壁大漠,修建中的柏油馬路正在延伸,采油廠新建的宿舍樓替代了以往的鐵皮房,房間內網絡、電視一應俱全。
但三塘湖的惡劣氣候卻無法改變。這里最低氣溫零下43.6攝氏度,滴水成冰,生產管線極易出現凍堵。每次發生凍堵,石油人都搶險在現場,保障了油田安全平穩生產。
在牛東工區的一間野營房里,記者看到一塊鋼化玻璃被打破,呈現連片晶體狀。房間主人是48歲的采油工呂振榮。他淡淡地說,這是幾天前晚上刮風,飛起來的石子“像子彈似的”打破了玻璃。見記者吃驚的樣子,呂振榮說,這還不算啥,在吐哈油田,大風曾經刮倒兩座數十噸重的抽油機。
呂振榮負責16口井的巡檢,既是采油工又是駕駛員,每天駕駛自己的小越野車巡井,早晚各一次,往返有30多公里,光是花在路上的時間就超過兩個小時。
在三塘湖,寂寞是最大的艱辛。有人說是“氣候干燥,生活枯燥,心情煩躁”。三塘湖遠離吐哈油田生活基地,在這里工作的員工沒有雙休日和節假日,每上30天班,回家休20天假。
呂振榮曾在戈壁灘上撿了一塊風礫石,拳頭大小,藍黑色,棱角分明。他把石頭放在靠窗的小桌上,小桌緊挨著床。他說平日閑下來時,喜歡把石頭握在手里玩。記者看到,這塊長相普通的石頭,表面已有些光滑圓潤。
隨行的杜安全告訴記者,近些年來采油廠逐步改善駐地條件,建起了簡易籃球場,經常組織開展攝影、唱歌等文化娛樂活動,豐富員工業余生活,還調整工作制度,讓員工勤休假、休短假,經常與家人團聚。杜安全說,自采油廠成立以來,沒有一名員工提出調離申請。
在杜安全的引領下,記者一行趕到了牛103井,位于楊拯陸銅像的右前方。在三塘湖石油人眼里,這是一口功勛井。得益于超前注水開發新模式,2004年4月10日完鉆的這口井,經壓裂技術改造后日產量超過10噸,成為三塘湖盆地首口自噴井,并由此掀開增儲上產的帷幕。
石油資源豐富的三塘湖盆地,歷來是石油人魂牽夢縈的希望之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