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金融危機來臨,等待民營航空的是自救或者自裁。而國有航空則獲得了國有資本伸過來的溫暖援手。
□本報記者 歐陽波
在奧凱航空因為股東9000萬資本金到位爭論導致停航的同時,東方航空和南方航空卻傳來均得到國家30億元注資的消息,更給民營的奧凱航空停航抹上了一絲悲情色彩。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人民幣近期的貶值,去年成為國有航空公司盈利來源的匯兌收益將起反作用,同時國有航空公司押注燃油價格上升,近期一路下跌的油價讓國有航空公司套期保值損失慘重。在金融危機中很受傷的國有航空公司,很快就迎來了政府的出手相助。
當金融危機來臨時,當公司經營出現困難時,等待民營航空的是自救或者是自裁,等待國有航空的是“他救”,國有資本在關鍵時刻伸過來一只溫暖的手。
奧凱航空的停航,讓民營航空這個群體的生存狀況再次受到公眾的嚴重關切,在國際和國內航空業普遍都感受經營寒冬的當口,民營航空更是舉步維艱,民營航空不僅存在著內憂,而且還面臨著外患。市場關注的是,值此內憂外患煎熬的悲情歲月,會否讓民營航空相繼倒下?奧凱會否成為第一個倒下的民營航空公司?
相比國有航空公司受到的眷顧,民營航空就不會那么幸運了,不會享受到同國有航空一樣的“國民待遇”,唯一的方式就是自救。金融危機來臨,讓很多企業“很受傷”,讓平時隱藏著的矛盾開始集中爆發出來。
市場人士認為,奧凱航空停航,除卻股東層面的矛盾外,金融危機可能導致民營公司現金流緊張,不然不會采取這種極端方式來獲得兩敗俱傷的結果。
航空業是一個高投入和高風險的行業,航空業是典型的吸金行業,中國民營航空公司的股東在資本實力上都不夠雄厚,具有先天性的不足,融資渠道困難,不然也不會出現奧凱航空股東為了注冊資本金而大打口水仗。
從奧凱航空這個范本上不難看出,民營航空存在著飛行員短缺、公司股東變換頻仍、公司治理結構混亂等內部問題。民營航空飛行員都是從國營航空公司挖過來的,每次挖人都需要支付高昂的費用。由于股權方面的交易,民營航空的股東變化較多,在經營理念上容易產生分歧;同時,股權變換頻繁,將導致公司治理結構比較混亂。
民營航空還需要面臨來自國有航空競爭、金融危機、銀行惜貸等強大外部壓力。中國民營航空誕生之日起,就需要直接面臨近乎壟斷的國有航空公司的競爭。國有航空擁有北京、上海、廣州等熱門航線,民營航空根本無法插足熱門航線,只能夠劍走偏鋒,跑一些冷門航線。
航空市場是高度講究安全的市場,民營航空當初進入這個近乎壟斷的市場時,市場人士一片叫好,畢竟給這個壟斷市場帶來了競爭的氣息,從市場競爭的正面角度出發,多個市場主體存在將激活整個市場。
讓市場人士可惜的是,此次奧凱航空的自裁,讓民營航空的生存環境更加艱難,管理層近期更是表態,在2012年前,禁止新的企業進入航空業。所有跡象表明,航空市場似乎將會回歸到原點。
民營航空走到今天實屬不易,因此,處在危機時刻的民營航空公司更應該直面內憂外患,積極自救,但愿奧凱航空“不拋棄,不放棄”,別倒下;努力度過“悲情歲月”,步入“燃情歲月”。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