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想競爭,前提是確保生存!
雖然,春秋航空以低成本運營取得快速盈利,但是成本控制潛力還是可再挖。王正華以一句老話向理財周報記者表示,“就算富日子也當窮日子過。”
張磊則告訴記者,“在經濟從緊形勢下,不僅航空公司加強內控挖潛,機場等相關航空企業低成本化發展,廣大旅客參與到減少非必要需求,配合航空保持或降低航空核心需求成本,開展滿足旅客個性需求輔業服務增收節支。”
張磊所指的,正是春秋航空最近準備考慮的一些收費服務。如現在免費托運行李為15公斤,以后可能會降到9公斤或7公斤。這部分差額的收取費用,春秋航空會進行一系列的測算,15公斤以上的收取費用,還是按照原費用標準執行。
張磊解釋說,正常客座率下,一次航行的盈虧臨界點與行李總重的關系;如何制定收費標準才能不損害到旅客從低廉機票價格上獲得的利益,以上因素都需要通過大量的統計數據支撐。
王正華則告訴本報記者,“收費一方面學習國外的成功經驗,另一方面要聽取旅客、政府的意見。”春秋航空將對機上旅客進行調查,了解旅客對差異化服務的態度。
“任何增加的服務費用,都是把票價降得更低”,堅持走差異化服務道路的王正華向記者強調,也許眼下正是推進差異化服務的好時候。
第一筆2000萬美元融資敲定
要說春秋航空的盈利之路,喜憂參半。
2005年7月8日,春秋航空首航。一年之后,即宣布2006年前八月已經盈利1000萬,即便算上開航半年虧損的800萬元,已有200萬元的盈余,一下子給還掙扎在虧損泥潭中的國有航空公司一記耳光。
2007年,春秋航空更是盈利7000萬。當年,春秋航空投入不到4000萬元便飛了起來。所以春秋航空引以為豪的是,一直保持著低負債、高現金的良好財務狀況。
但是,到了2008年,春秋航空的凈利潤銳減70%。“今年地震、奧運都給春秋航空的運營帶來一定壓力,上半年航油高企、現在市場不景氣,民航業的寒冬非常嚴冷”,王正華向記者表示,“今年春秋航空盡量做到保本微利。”
目前,整個航空業面臨的生存困境是,前幾年經濟高速增長,航空需求增長非常強勁,各航空公司大量引進飛機擴充機隊,由于飛機交付的滯后,使飛機實際交付高峰與需求下滑時間不幸重合。
“本來處于金融危機之時,正好是航空公司購買飛機的好時候,可以拿到更低的價格、利率,也有一些飛機會退出來,但是國內情況有所不同,航空公司購買飛機需要民航總局、發改委批準,需要一定時間。”王正華表示道。
本來打算2009年10月上市的計劃,王正華明確表示,現在資本市場表現低迷,上市計劃可能要推遲。
不過,國內外金融投資機構欲投資春秋航空的愿望反而比危機前更強烈,德意志銀行、花旗、建行等最近都與春秋航空緊密接觸,在好項目難找的局面下看中了春秋航空。
之前從來沒有向銀行貸過一分錢的春秋航空,最終選擇了德國北方銀行。王正華向記者透露到,“第一筆2000萬美元的融資已經敲定,用于支付明年一架飛機的最后付款。”當然,2000萬美金,對春秋航空來說,本來可以自己拿出來。但是,銀行給出的低利息,而且美金貸款,最終吸引了王正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