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部已有防范
不過,現在談收購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二級市場收購,還要考慮到國內企業地方政府的態度問題,以及內部人控制問題,因此,即使成為大股東也不一定能控制企業。”鄭培敏表示。
事實上,此前就曾有呼市投資高層明確對記者表示:“呼和浩特政府永遠不會放棄對伊利的控股地位!”而在此前的股改方案中,呼市投資的實際控制人——呼市國資委承諾,為保證股改后其長期保持對伊利股份的控制地位,將永久持有呼市投資51%以上股權。
早在2006年初,伊利也開始針對惡意收購修改《公司章程》。新的公司章程約定,只有持有或者合并持有公司發行在外有表決權股份總數的10%以上、且持有時間270天以上的股東,才有權向公司提出新的提案。而原章程對此的規定是5%,且沒有持有期限的限制。新的公司法對股東發表提案的持股比例方面的規定是大于等于3%。新章程還新增規定當有人在二級市場收購10%流通股后,若想再多買,需報公司董事會批準。
不過這一章程遭遇中小股東強烈抵制最終再次被修改。但伊利隨后在股權激勵計劃中又安排了“反收購”計劃。即管理層激勵計劃實施后,管理層可以迅速以較低價格(股票期權的執行價格)買入大量股票,與第一大股東的股份一致行動共同抵抗收購者。
而伊利股改項目負責人,中信證券的伍忠良就曾坦言,除了激勵高管外,“公司管理層持股,也有利于遏止市場對公司股權的惡意收購”。
11月4日,記者致電蒙牛董秘辦,其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在他看來,蒙牛被收購可能性很小。首先,目前管理層等一致行動人的股份近27%,要收購超過這個比例的股權不是易事。根據香港聯交所的規定,社會公眾股必須要達到25%以上,一旦有增持成為大股東的行為,都會影響到社會公眾股比例的減少。同時,聯交所還規定,每增持2%都需要公告。
“我們內部也會有一些防范的。”他說。
“事實上,目前伊利股份的股價已經比較低了,無論是增持還是回購一方面可以增加持股比例,另一方面也可以給予包括我們在內地投資者信心,從而起到穩定股價的作用。”上述基金經理建議道。
但帶給外界擔心的還有目前伊利、蒙牛等企業危險的資金狀況。此前有數據顯示,伊利、蒙牛下架產品價值已達64億元,預計未來還將損失36億元人民幣,企業訂單減少八成,日收奶量不足原來的五分之一。
伊利三季度顯示凈虧損2.26億元,應付賬款34億元,而現金僅25億元。而在牛根生含淚求援的事件爆出之前,還有消息稱蒙牛因為三聚氰胺事件影響資金缺口有30億元之巨。
廣東奶協理事長王丁棉表示這樣的資金缺口與自己在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不久所做的預測基本一致,他還表示,伊利、蒙牛此前有二三十億的產品積壓,資金鏈非常緊張。
不過,國泰君安香港研究所分析師羅磊認為,30億元的資金缺口說法過于夸張。如果這30億元是按照原料采購的金額來計算,以去年為例,蒙牛的銷售成本為160億元左右,今年即使高一些,也就在170億元左右。
在銷售成本中,一般有45%-50%為原奶采購的成本,大概為80-90億元左右,但還要考慮到蒙牛有一小部分自有牧場的奶源,這樣算下來,蒙牛一年最多支付給奶農方面的采購資金為80億元左右。
這80億元平攤到每個月,那么,從9月開始這三個月的采購資金為20億元。這相比此前提出了蒙牛未來三月所需30億資金就少了整整10億元。
但羅磊認為還要考慮到蒙牛盡管受到三聚氰胺事件的打擊,但并不僅僅只有出項沒有進項,9月份的銷售應該有平時的20%-30%,而10月份應該會達到40%。這又會抵消掉一部分資金缺口。
同時,有來自企業方面的最新消息指出,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目前伊利蒙牛企業的奶制品銷售均已恢復到正常水平的八成。
“蒙牛算恢復比較快的企業了,情況目前還不錯。”另一位行業的資深分析師也對記者表示。
事實上,讓分析師對蒙牛前景感到相對樂觀的還有其此前財報中反映出來的一些數據。根據蒙牛今年半年報顯示,截至6月30日,蒙牛的現金與銀行結存為22.7億元人民幣,同時,蒙牛尚未償還的銀行貸款為2.659億元,負債率為4.2%。
(本報記者龍麗對此文也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