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業(yè)巨頭股權泥足:誰來狙擊門口野蠻人
本報記者 楊顥 李進
一些理論者們認為,只要通過二級市場的不斷增持,就能把目前陷入危機之中的乳業(yè)巨頭收入囊中。大光明意圖收購伊利,就是在這種理論背景下得以四處傳播。
這一傳聞得到了伊利二級市場異動的強化。9月22日左右,伊利股份(600887,SH)成交金額達到24.8億,然而次日竟然開盤旋即跌停,急劇放大的成交量似乎在暗示產(chǎn)業(yè)資本正在二級市場收集籌碼。
無獨有偶。蒙牛方面因為害怕4.5%的質押股權的歸屬帶來控股權的變化,近日也曝出牛根生淚灑飯桌四處求援的消息。
不過,雖然危機存在,但收購這兩大乳業(yè)巨頭并不是件容易的事。11月4日,針對“大光明收購伊利”的傳聞,光明食品集團副總裁葛俊杰斬釘截鐵地表示:“根本沒有這回事!”
本報記者在采訪中還獲悉,目前市場上有夸大蒙牛、伊利資金缺口的嫌疑。但是一位長期跟蹤伊利乳業(yè)的基金經(jīng)理對記者表示:“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再加上整個宏觀經(jīng)濟放緩的背景,包括乳業(yè)在內的消費類產(chǎn)品受到影響在所難免,像伊利股份這類在國內市場占據(jù)相當份額的企業(yè)通過適當?shù)姆绞椒乐箍毓蓹嗯月溥是需要的。”
二級市場導火線
伊利被收購傳聞的喧囂塵上,與其二級市場的詭異息息相關。
9月16日是伊利股份股價崩潰的第一天,當天參與交易的16個基金席位累計凈賣出6414萬元,按照當天均價約合500萬股左右;而一個代表保險資金的T類席位在當日還凈買入1304萬元伊利股份,然而,這并沒有阻止伊利股份的股價的大跌。
9月17日和18日連續(xù)兩個無量跌停。9月22日,在三大救市出臺大盤強勢小幅反彈背景之下,伊利股份當日以32.47%的換手率創(chuàng)下了24.8億的天量成交,股價微漲1.38%。
而記者從topview獲得的數(shù)據(jù)顯示,在9月22日至26日的幾天放量交易中,拋出籌碼的主要是基金和保險公司,而多頭則主要來自于券商營業(yè)部。
此后,伊利股份的股價下跌之勢并沒有因此延緩。據(jù)記者不完全統(tǒng)計,從9月16日至10月16日的一個月內,伊利股份從14.28元一路下跌至7.05元,腰斬之下57.8億元市值灰飛煙滅;在這一個月中,凈賣出8.427億元的基金成為主要做空力量,幾個保險席位凈賣出8714萬元。
事實上,伊利股份股價下跌的主要原因在于三聚氰胺事件使得上市公司三季報虧損,包括基金和保險等機構選擇了出逃。
但市值的大跌,成交量的異動,開始帶來一些關于機構增持伊利股份的猜測。有分析師就曾指出,不排除會有產(chǎn)業(yè)資本在二級市場收集籌碼,進而對公司提出并購要求。甚至有消息稱,國際某投行機構委托機構在二級市場收購伊利股份。
進入十月下旬,光明食品集團開始成為傳聞的主角,原因不外其擁有另一家國內知名乳企光明乳業(yè),且上海市政府做強做大光明食品的決心非常明顯。
不過,葛俊杰對記者明確否認了這一傳聞。“伊利這么龐大,不可能的,根本沒有這個想法。”
股權結構軟肋
這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針對伊利控股權發(fā)生變化的大規(guī)模猜測了。2006年的11月,也曾傳出達能在二級市場增持伊利股份并有望成為二股東的消息。
事實上,伊利的被收購危機由來已久,這主要來自于其股權結構的分散與不穩(wěn)定性。
1996年3月,伊利股份在上海交易所掛牌。當時第一大股東呼和浩特市國有資產(chǎn)管理處持有占總股本25.32%的國有股。
在鄭俊懷時代,伊利股權結構的不穩(wěn)定就已經(jīng)引起管理層警惕。經(jīng)過1999年和2002年的增發(fā)和轉讓,伊利第一大股東的持股比例已經(jīng)下降至14.33%,后來鄭俊懷利用金信信托等三家公司曲線MBO,也被認為是為了提高自己控制力,防止被他人收購的險招。
在鄭俊懷事件曝光后,為幫助伊利擺脫困境,2005年4月6日,呼市國資委利用其獨資的呼和浩特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呼市投資”),回購金信信托持有股份,重新成為伊利第一大股東。
早在2005年,市場一直在傳言伊利可能會被對手惡意收購。按照當時的每股凈資產(chǎn)和大股東14.33%的持股量計算,6億元就可以拿下伊利控股權。
截至今年9月30日,控股股東呼和浩特投資有限公司持有伊利股份8391.76萬股,占總股本10.5%,其中2.47%的股權已經(jīng)度過了限售期。
“理論上講,伊利被收購的可能性很大。”上海榮正投資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培敏認為,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伊利的總市值不到70億元,要超過第一大股東,理論上7億元就可以成行。但另一方面,按照相關規(guī)定,增持超過5%就要公告,股價一般會有一兩個漲停板,收購價格會提升,“但10個億肯定能打住了”。 這對于實力雄厚的外資或國內企業(yè)來說,并不困難。
而同在大草原上的兄弟企業(yè)蒙牛如今也面臨這種狀況。
在蒙牛上市之前,金牛乳業(yè)和銀牛乳業(yè)分別持有蒙牛21.1%和44.8%的股權。據(jù)記者了解,金牛乳業(yè)、銀牛乳業(yè)都是在英屬維爾京群島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2002年9月,蒙牛發(fā)起人注冊成立了金牛乳業(yè),蒙牛的投資人、業(yè)務聯(lián)系人和雇員注冊成立了銀牛乳業(yè)。
不過,上市之后,蒙牛管理層便不斷出售股權。今年8月4日,金牛乳業(yè)、銀牛乳業(yè),再次通過摩根士丹利出售了3.65%上市公司股權,套現(xiàn)12.55億港元。而記者查閱香港聯(lián)交所最新信息顯示,牛根生等一致行動人的股份已經(jīng)降至26.27%。
另一方面,目前境外機構所持蒙牛乳業(yè)股權已經(jīng)不容小覷。根據(jù)截至11月3日的香港聯(lián)交所最新信息顯示,摩根大通加上借出在內的所有股權為9.78%,花旗為8.8%,而未來資產(chǎn)環(huán)球投資(香港)則持有4.54%。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瑞銀,在蒙牛復牌之后逆市增持,目前持股比例達到12.23%。
目前,就上述幾所機構持股份額已經(jīng)達到了46%左右,遠遠超過了蒙牛管理層方面所持股份。因此,無論誰獲得牛根生之前質押的4.5%的股權都意義重大。
在這些機構的背后還隱藏著不為外界所知的神秘客戶,他們如果一旦通過摩根大通或者瑞銀同時增持,影響力更加巨大。
相關專題:蒙牛遭遇外資并購危機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