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路何在
涉“毒”企業的停產、禁售、退貨、賠償損失等短期就能達到數十億,但這不過是后期的網絡建設和討回市場面臨巨大障礙的冰山一角。
更多人在唾罵之余,認為三鹿等應該徹底倒閉,但這對 “結石奶粉”受害者并不是最好的選擇。2006年“齊二藥”假藥事件,受害者索賠無門,至今仍陷入漫長的法律訴訟。同時,近年國人對于本土奶業的信任度已經很低,如果有能力與外資品牌抗衡的幾家民族品牌也陷入困境,中低端消費者的需求必然難以得到有效保障。另外,這些企業,畢竟也維系著相當大規模奶農、供應商和百姓的生活,只想著“先搞死再問責”并不明智。
洋乳品其實也出過不少問題。譬如美贊臣金屬污染、雀巢碘超標、雅培氧化、惠氏結塊、多美滋生蟲,等等。這些事件充分說明,消費者也不能完全迷信進口奶粉。現在的當務之急是,“三鹿們”需要以最真誠的態度積極承擔責任,切實悔過、合理賠償、加強自檢,并真正取得受害群體的原諒,改變不顧后果的瘋狂擴張,這是目前最好的也是惟一的出路。
唇亡齒寒,原料方面除了按照常規方式供給外,乳品企業還要考慮是否有更多方式來控制。今年世界范圍鐵礦石漲價,直接影響了中國鋼鐵企業,但日本鋼鐵企業在這些鐵礦石企業中占有股份,獲利的方式有差價、股份還有成品價值,因此影響不大,這種方式可以供中國乳品企業借鑒。另外,生產其他環節也要求立法和監管同步到位,出廠質檢尤其要嚴格!敖Y石門”事件會讓企業明白:如果為賺錢丟了良心,消費者就會毫不留情地封殺。世上比“利”更重要的是“道”,這一點,值得所有的中國企業牢記。
*作者系中國經濟研究評論員,上海勁釋管理咨詢首席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