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解百納商標最終被判撤銷,受到傷害最大的將是中國葡萄酒業”
《上海國資》 記者 孫汝祥
2008年7月16日,國內12家葡萄酒企業聯合發表了宣言,聲討張裕試圖壟斷“解百納”,堅稱解百納為葡萄酒原料的通用名稱,不能被一家企業獨占。而在7月1日,中糧酒業有限公司、中法合營王朝葡萄釀酒有限公司、煙臺威龍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中糧長城葡萄酒(煙臺)有限公司4家葡萄酒企業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起訴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請求法院撤銷解百納注冊商標。
此前的2008年5月26日,國家商評委裁定,解百納為煙臺張裕葡萄釀酒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冊商標。
原本似乎已經塵埃落定的長達6年的解百納商標爭奪戰,在7月里卻以法律訴訟的形式燃起更濃的烽煙。
解百納,一個名詞,一個商標。背后是一場利益的糾結,一個行業的亂象。
爭奪
解百納之爭始于2002年。
2001年,張裕向工商總局商標局遞交解百納的商標注冊申請。2002年2月,張裕解百納商標得到國家商標總局批準。之后,張裕拿到了商標注冊證書。
然而,對此注冊,威龍、中糧長城、中法合營王朝葡萄釀酒有限公司等葡萄酒企業表示反對,一些葡萄酒企業向工商總局遞交了有關撤銷解百納商標專用權的申請書,理由是解百納是葡萄品種和品系,并非張裕所獨有。
2002年7月,商標局下發(2002)187號決定,撤銷解百納商標注冊。當時商標局認為,解百納是中文紅葡萄名稱,是我國葡萄酒生產企業釀造紅葡萄酒的原料名稱。
張裕隨即對此提出復審。
今年5月26日,國家商評委發出商標撤銷復審決定書和商標爭議裁定書,裁定解百納為張裕的注冊商標。
商標評審委員會認為,商品的通用名稱是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所規范的或者約定俗成的商品名稱。沒有證據能夠證明解百納是我國正式公布的葡萄品種名稱,以及現行葡萄酒國家標準及相關技術規范所規定的葡萄酒通用名稱,因此不屬于葡萄和葡萄酒的法定通用名稱。而解百納和“cabernet”之間也并未形成固定的對應關系。
此外,解百納并非漢語拼音固定詞匯,解百納一詞最早于1936年由張裕釀酒公司使用,并作為商標名稱的一部分出現在商標注冊文件中。多方證據表明解百納長期被張裕公司作為葡萄酒的商標或特定名稱使用,能夠起到區分葡萄酒商品來源的作用,具備商標的顯著特征。
2008年7月16日,以長城、王朝、威龍等為首的12家葡萄酒企業齊聚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指責“張裕的行為是霸權行為,是將全行業的公有資源據為己有”。眾家葡萄酒企業聯合重申:解百納商標目前在法律上還處于不確定狀態。
目前,法院已經受理此案,解百納的最終歸屬將由法庭作出判決。
利益
顯然,對解百納商標的爭奪源自利益驅動。
直至1998年以前,市場上生產解百納的企業僅有張裕一家。到1990年代末期,葡萄酒市場逐漸興起,其中張裕解百納成為國產紅酒的代表產品流行一時。與此同時,國內大大小小的葡萄酒廠的生產線上幾乎不約而同地出現了解百納葡萄酒,尤其在2003年商標案爆發之后達到高潮。
據了解,目前30多種解百納多為一些不知名的品牌,趁商標案之機撈一把。還有一些雖是大企業的品牌產品,但多走低價路線,有的甚至低至10余元,比一些小企業的產品還便宜。另有一些洋品牌,期望借解百納的知名度打開中國市場。甚至有很多廠家只需要在瓶標上印上解百納3個字,沒有任何推廣也能賣得很好。
這就是所謂的傍名牌效應。
據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葡萄酒專家委員會秘書長楊強介紹,我國葡萄酒年產量在50萬—60萬噸,其中,解百納的產量占到了12萬—15萬噸,約占總產量的25%。資料顯示,2007年中國葡萄酒的銷售總額為150億元,其中解百納占近30億元。
而據張裕上海營銷管理公司大客戶經理瞿德強透露,2007年,張裕解百納系列產品銷售額達到20億元,占整個解百納市場的70%。如此大的比重,對任何企業來說,都絕對是一塊大蛋糕。
行業分析人士認為,雙方為了解百納歸屬權大打出手,甚至訴諸法律,最主要的是看重解百納已經形成的品牌和市場。如果其他企業被禁止使用解百納名稱,那么很多企業的經營就會毀于一旦。
原國家商評委副主任楊葉璇表示,近幾年來,隨著我國消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習慣的改變,干紅、干白葡萄酒等高檔產品有了很大市場,高知名度商標能夠為企業帶來很大利益。也就是說,商標作為一種無形資產,跟大家利益有了直接關系。說穿了,解百納商標權糾紛其實就是利益之爭。
中華商標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董葆霖說,“人家幾十年創下來的一個商標,而且從未間斷使用的一個商標,費盡心血培育起來的一個商標,你前面幾十年沒有用過,到這個牌子有了聲譽以后你來用,你這是合理、合法使用嗎?不是。”
“如果解百納商標最終被判撤銷,受到傷害最大的將是中國葡萄酒業。”中國社科院財貿研究所劉彥平博士指出,“如果一個有著70多年生命力的原創品牌都得不到保護,還有誰愿意投入精力自主創新?葡萄酒業如何發展?”
北大縱橫管理咨詢公司高級咨詢師項凱標則說:“中國的本土企業太不重視自身的品牌建設,這是一個關鍵問題,特別是不具備產品研發能力的小企業,更愿意‘傍名牌’,只要能賺錢就好,這樣既不利于自身發展,也不利于整個行業的有序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