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質疑其目的一為低價收購大豆,二為打壓對手
本報記者 陳鋒 楊仕省 深圳 北京報道
一個正常的市場行為,被解讀為“狼子野心”后,一慣低調的益海嘉里糧油公司罕見地向媒體發聲。
“假如我們不主動降低食用油價格,不知道他們又會詆毀我們什么!又會向公眾誤導什么!”9月3日,在深圳蛇口的益海嘉里糧油(深圳)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對《華夏時報》記者無奈地表示。
對于益海嘉里表示的“委屈”,業內不乏同情之聲,但更多的人士認為,益海嘉里在壟斷國內食用油市場的棋盤上,已經落子中局。
益海嘉里對此深感無奈:“我們一貫遵紀守法、腳踏實地做利國利民之事,希望大家用事實說話,而不是聽風就是雨。”
降價意在低價收購大豆?
此番交鋒始于上月。8月14日,益海嘉里旗下金龍魚宣布下調部分產品零售價格,降幅超過10%,涉及大豆油、菜油和調和油等。受此影響,包括福臨門、魯花等市場主流品牌跟進調價,降幅與金龍魚相當。
前述益海嘉里負責人表示,降價是因為成本下降,企業根據成本變化及時下調產品價格,是對社會負責任企業的做法。
從今年7月初開始到8月13日,國內外期貨、現貨市場大幅下跌,現貨市場大豆油原料價格從11000元/噸左右降至8000元/噸左右,而原料油成本占小包裝油價格的80%到90%。
“中央政府高度關注通貨膨脹之時,我們根據成本變化及時降價,對消費者、對政府控制物價均有利,沒想到被少數人刻意解讀。”益海嘉里說。
據了解,刻意解讀包括兩項:一方面,因為油價下調,油料加工企業收購原料時順理成章地降低價格。金龍魚選擇在大豆收割前降價,意在低價收購大豆。另一方面,由于今年上半年大豆價格飆升,一些企業高價囤貨,金龍魚率先降價,能套牢囤貨企業致其倒閉或破產,利于自己收購兼并、清盤壓榨企業。
益海嘉里認為,上述解讀經不起推敲。在大豆主產區東北,今年產量預計會超過800萬噸, 益海嘉里的收購量只有10%。更主要的是,東北大豆的價格是由供求關系和種植成本決定,主要用途是食品豆、油豆和期貨豆,后兩者全部與國際市場接軌,豈是一家企業所能影響?
況且國產豆10月中下旬才能夠批量上市,8月份調價到10月中旬還有兩個月的時間,市場行情千變萬化,任何企業都不可能做這樣的事情。對于所謂清盤壓榨企業一說,益海嘉里回應,此說法于理于法更經不起推敲,一是油脂壓榨業接近成熟,相對過剩;二是國家去年底對產業政策已做了調整,益海嘉里不能也不會做與產業政策不符的事情。
“益海嘉里無端遭遇諸多詰難,皆因企業系外資出身。”上述人士強調,實際上,益海嘉里是愛國華僑投資、經營和管理的企業。(來源:華夏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