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盛潔
自1998年國家取消福利分房制度之后,經濟學家及開發商幾乎一致認為房地產業將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十年”。實際上,“黃金十年”的判斷并不限于“十年”時間,只是代表一種趨勢。但十分巧合的是,進入2008年,房地產業的整體生態環境驟然變化,無論從宏觀經濟還是企業微觀層面,都已基本宣告了房地產“黃金十年”的終結。
房地產市場化十年以來,各路資金爭相涌入及行業產值的迅速增長,使得房地產業成為名副其實的“聚寶盆”。“刮臺風的時候,連豬都會飛”一度成為這個行業的真實寫照,去年這種情形更是被演繹到極致,巨大的賺錢效應令開發商處于集體癲狂狀態,很少有人預測到,一場風暴正悄悄襲來。
管理層在2005年和2006年動用稅收、土地、行政等諸多手段對房價進行兩輪“圍剿”皆未見效后,從去年9月底轉向了以金融調控為核心的政策組合,提高二套房貸首付比例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而保障性住房政策頻出也使得購房的心理預期發生了改變。
在政策的疊加效應下,今年市場交易量大幅萎縮,國內很多地方的樓市不僅出現了十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觀望期,且房價首度打破只漲不跌的“鐵律”,廣深等地甚至出現深幅下跌走勢。
房地產市場的持續調整并不像一些業內人士認為的“房價狂飆后的理性回歸”這么簡單,其背后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之一,房地產會受宏觀政策、金融市場及全球經濟走勢等多種因素影響。目前,國內宏觀經濟已進入本輪經濟周期下行區間,且面臨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速下行雙重壓力,過去幾年低通脹高增長的模式已難以繼續。而宏觀調控則可能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都需在“保增長”和“控通脹”之間艱難尋找平衡點。盡管最近貨幣政策從年初“從緊”策略轉為“有保有壓,區別對待”,但對房地產行業并未產生實質性影響。
眾所周知,房地產是典型的資金密集型產業,由于融資渠道過于單一的狀態一直未有根本改變,導致開發商高度依賴銀行貸款。緊縮的貨幣政策“掐斷”了一些開發商的融資“命門”,“缺錢”幾乎成為全行業通病。資金也首次超越土地,成為房地產開發的首要條件。
對于一直“野蠻生長”的國內房地產企業,過去十年從未經歷如此的“艱難時世”,于是,不少開發商熱切盼望政策能對房地產業另眼相看、單獨松綁,他們像“等待戈多”一樣等待政府救市,但“戈多”會來嗎?有媒體報道,奧運會之前,中房協召開了由主要會員單位參加的“閉門會議”,中房協副會長兼秘書長朱中一提醒開發商“不要光發牢騷,而是要立足現有政策考慮未來”,政府短期內不可能出政策解決房地產市場困難。
最近大聲疾呼“冬天已到來”的不只房地產業,紡織、汽車甚至互聯網業備戰“寒冬”的聲音不絕于耳,多個行業都面臨結構調整和轉型難題。
從國際大背景看,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及油價的高企,令全球多國房地產市場“牛市”基本宣告終結。目前除一些石油輸出國外,部分發達國家的房地產市場均是疲態盡顯。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籠罩在房地產行業上空的陰霾不會短期內就散去。國內某龍頭房地產企業老總認為,此輪樓市調整至少持續三年,現在才剛剛開始,明年將是最艱難的一年。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判斷,如現有政策不調整,地產商要恢復好日子可能要等到2010年。
中國房地產業已然減速,“黃金十年”漸行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