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第一金礦合資生變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1日 13:12 中國經營報
地方政府反思“招商引資” “中國第一金礦”合資生變 李國華 貴州報道 (本文刊發于2008年7月7日《中國經營報》) 編者按 數年前,還是皆大歡喜的中外合作,突然間成為千夫所指。 澳大利亞一家黃金公司自從2005年圈占“中國第一金礦”以來,一直沒有遇到什么麻煩,甚至連稅費也不用上繳,直到他們煉出1.5噸黃金,情況發生了逆轉。 當地政府開始不停地與這家外資公司談判,力圖使對方讓出部分利益。 最后,這場爭斗以外資公司妥協告終。但中國第一金礦控股股權旁落、大部分財富拱手讓人的事實依然沒有改變。 本報記者調查發現,在合資協議生變的背后卻浮現出這樣的隱憂:在資源開發和利用上,地方政府從戰略眼光、全局觀到技術細節等各個環節都存在短視行為。而這樣的短視至今還沒有根本性解決的跡象。 一線調查 中外合資協議遭遇地方政府“反悔”幕后 談判,談判,再談判…… 針鋒相對的談判成了蘭昭耀這位貴州省黔西南州黃金管理局局長在這半年以來的主要工作。 談判雙方分別是:貴州省黔西南州政府和澳大利亞澳華黃金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澳華)。雙方談判的焦點在于,開發中國第一金礦——貴州省黔西南州貞豐縣沙坪鄉爛泥溝金礦的這家澳大利亞公司,該不該向當地政府繳稅? 7月3日,記者獲悉,強硬的外資公司終于妥協了。 經過大半年的艱苦爭奪,完全為外資所控制的中國黃金礦不得不以繳稅的形式,向貴州省黔西南州政府讓出部分利益。但是,每噸黃金1800萬元的稅收,并不能改變中國第一金礦絕對股權旁落、大部分財富拱手讓人的事實。 中國第一金礦的命運依然被外國人所掌握。 金價飆升令協議失衡 “3年前,貴州省正處在招商引資大潮的浪尖上。” 一位當地官員介紹,當年出臺的《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做好引進外資工作的若干規定》提出,允許外商投資礦產資源風險勘探并依法享有優先開發權,并享受多項優惠稅收政策,“不僅是貴州,整個中國在當時都處在招商引資的亢奮中,招商數量和引資額度是地方官員衡量政績的最重要指標,因此,給予外商的投資政策優惠之高可想而知。”這位官員說。 記者看到,在貴州省人民政府2003年發布的《關于西部大開發若干政策措施的實施意見》中明確列出“免三減二”優惠,即外資企業可以享受前3年免交企業所得稅,第4和第5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政策。正是這些政策使控股爛泥溝金礦的澳華,在大量收獲金子的同時,絲毫不用操心繳稅的事情。 當地政府沒有料到,2005年,也就是金礦開采第一年,黃金市場的走勢發生了巨大變化。國際黃金價格從2001年260美元/盎司,一度沖到了2008年3月份1032美元/盎司。這意味著7年內黃金價格上漲了將近4倍。爛泥溝金礦于2007年6月份正式煉出黃金,正好趕上了近年來黃金市場的“黃金”時代。 但澳華拿出的財務報表卻顯示:半年時間煉出1.5噸黃金的爛泥溝金礦,在黃金價格飆漲的背景下,卻是虧損的。這樣的財務業績意味著,爛泥溝不僅可以繼續免稅,就連6元/噸的礦產資源補償費也無須繳納。 飆升的金價,讓澳華和當地政府當初所簽署的協議失去了平衡。 按照此前雙方的協定,于2005年開工的這個金礦,其稅收優惠政策可以延續至2010年。爛泥溝金礦,號稱全國第一大金礦,但其稅收貢獻卻是零,當地政府豈能滿意?黔西南州參加談判的一位官員直言,爛泥溝所在的貞豐縣、黔西南州政府乃至整個貴州省政府,對澳華都頗有看法。 當地政府對爛泥溝金礦財務報表產生懷疑的依據之一是,澳華在金礦煉金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化學品氰化鈉的消耗量存在疑點。 氰化鈉,這種劇毒化學品必須經由貞豐縣黃金管理局下屬的黃金投資開發管理公司提供。據這家專營公司的一位內部人士透露,爛泥溝金礦購買的氰化鈉比附近的另一個金礦——水銀洞金礦多得多。 當地政府由此推論,爛泥溝所產黃金比水銀洞只多不少。然而,兩家公司的報表數據分別顯示,2007年水銀洞金礦純利潤2.7億元,而爛泥溝金礦卻是虧損,“雖然礦石品位不同,所消耗氰化鈉不同,但也不可能利潤相差幾個億。” 一位當地官員說。 貞豐縣政府認識到,在優惠政策的庇護下,將來澳華把金礦開采完了,當地政府就什么都沒有了。于是,貞豐縣和黔西南州政府抽調精干力量和澳華展開了談判。談判的目的,就是讓澳華為當地政府貢獻稅收,而這又有悖于當初的協議,由此,談判一次次地陷入僵局。 根據參與談判的貞豐縣當地政府官員的描述,澳華方面態度起初比較強硬,即使是當地政府官員也不能隨便進入爛泥溝金礦礦區內。 上述官員回憶,有一次貞豐縣政府和澳華方面的談判進行到關鍵階段,雙方互不相讓,談判無法繼續進行下去時,澳華代表曾毫不示弱地表示:“我們要直接給國務院打電話。”澳方代表一邊大喊,一邊將當時國務院給他們的優惠政策文件拍在談判桌上。 事實上,澳華的背景確實令當地政府有所忌憚。據當地官員透露,澳華的高層中不乏人脈關系深厚之人。例如,其創始人之一的徐漢京,曾先后出任中國有色工業總公司外事局局長和中國有色金屬進出口公司總經理,曾在澳大利亞積累了豐富的礦業風險勘探經驗。2002年,徐參與創立上市公司澳華黃金,他目前的身份是澳華董事會執行董事。 另據知情人士透露,當初澳華投資爛泥溝的牽線人,亦為當時中國黃金總公司的高層,而今已成為國家礦業監管部門的高層。 “州政府領導不得不親自抓此事了。”負責談判的蘭昭耀強調,政府對談判很重視。談判中,政府的參照樣板是,同在貞豐縣境內的貴州紫金水銀洞金礦從2001年建成以來,已向貞豐縣繳稅1.4億元;而2007年,貞豐縣稅收的四分之一,即6000萬元皆來自其境內大大小小的金礦。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