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聯三次換帥四大集團仍各成一派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3日 07:27 中國經營報
張淑芳 2008年前后,上海國資改革一再出現加速信號。近半年來十多個國企高管被調動。其中包括上海市國資委副書記馬新生被任命為百聯集團董事長,接替自2006年4月起擔任這一職務的薛全榮。 近日,位于上海奉賢的百聯南橋購物中心開業。這是馬新生上任后的重要動作,購物中心業態被認為是百聯頗具增長潛力的一個重要業務。百聯集團自2003年4月成立以來三次換帥后,這個政府主導下成立的商業航母在“馬新生時代”會駛向何方? 政府意志的產物 曾在百貨業供職多年的李竹(化名),對百聯的歷史頗為熟悉。“在2002年下半年到2003年上半年,業界普遍擔心百貨行業開放之后,國外強勢的商業集團進入,會擠垮國內的商業零售企業。” 于是政府主導下的商業航母誕生了——2003年4月24日,百聯集團正式揭牌開業,由上海一百集團、華聯集團、上海友誼集團、上海物資集團等四大集團公司歸并而成,注冊資金為10億元人民幣。 在建立最初架構時,華聯集團提出要使集團負責人成為百聯集團的總經理。“這招致了一百集團和友誼集團的強烈不滿。因為以2002年為例,一百的年營業額有22億元,華聯大概還不到10億元,友誼位居中間。”李竹表示,解決這個問題花了將近七八個月。最終百聯董事長由原一百集團董事長張新生擔任,原上海友誼集團總裁王宗南出任百聯總裁。 但類似這種各個品牌的利益博弈卻難以消除。一位與百聯有商業往來的合作伙伴說:“2004年底物資集團加入百聯后,四大集團公司仍是各成一派。” 為了統一定位,百聯曾將旗下的百貨業態重新劃分商號。然而,取消哪個,用誰替代,又引發了原有利益集團之間的矛盾,各種爭奪相持不下。“拉鋸戰”足足持續了半年之久。 整合不外乎兩種:一種是通過兼并收購,在財務報表上加強聯系;另一種是從市場布局、定位、結構上進行整合,是對進貨方式、管理模式等具有深刻意義的整合。 而無論是財務整合還是業務整合,百聯集團似乎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報道: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