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油荒”再次來襲 考驗各方智慧(2)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9日 20:24 財時網
[接上頁] 為了保證成品油供應的穩定正常,廣東省經貿委與國家有關部門及中石油、中石化兩大石油公司建立起了協調供應機制。面對政府的頻頻出招,石油企業這次表現出了比以往更配合的態度。除了下令增產外,兩大石油企業還加大了進口進度,并調集有限的資源運往華東、華南等缺油比較嚴重的地區,優先保證加油站的供應。 考驗智慧 國內的“油荒”問題已經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11月21日,國內外媒體就該熱點話題采訪了正在新加坡出席東亞系列峰會的國務院總理溫家寶。 溫家寶表示,成品油供應問題,根源在兩方面,包括供求關系和價格因素。政府正在著手解決問題,包括開辟多種渠道保障原油供應,尤其是柴油的保證能力;另一方面,會讓現有的煉油廠提高加工能力。溫家寶承認,中國煉油廠原本有充足的加工能力,過去只因為價格因素,使許多煉油廠未開足馬力。 業內人士分析,溫家寶總理的這一講話表明,政府已經充分認識到了這一問題的嚴重性,近期很可能再度上調成品油價格。“由于國際原油價格逼近100美元關口,國內成品油價格與國際市場仍有1100元/噸的差距,從長遠看,成品油仍有上調的空間。”在媒體報道中引用了溫家寶這樣一段講話,有專家認為,除了國際原油價格不斷攀升導致供應趨緊,中國近年來頻現“油荒”與成品油定價體系改革不利有必然聯系。 事實上,中國在1998年就正式引進了與國際油價掛鉤的定價機制,到2001年已經有所突破,定價掛鉤對象確定為新加坡、鹿特丹和倫敦三地綜合加權的“一籃子價格”。然而到了2003年國家發改委卻開始實行“暫時終止油價掛鉤機制”的政策。直到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表示,正式采用新的成品油價格機制,以布倫特(Brent)、迪拜(Dubai)和米納斯(Mi-nas)三地原油價格為基準平均值,再加上煉油成本和適當的利潤空間以及國內關稅、成品油流通費等,共同形成國內成品油零售基準價。 然而,峰回路轉的好景并不長,機制改革一直沒有實質性推進。今年1月到10月,國際油價從每噸50美元一路攀升至90美元,國內成品油價格卻一直按兵不動。而彼時,中國的原油對外依存度已接近50%。 毫無疑問,國際油價升得越高,國內成品油價格改革的壓力越大。只靠行政指令也許可以緩解暫時的社會危機,但很難從根本上解決油荒問題。溫家寶新加坡的一番感言能否成為成品油定價體系改革進一步深入的契機,各方拭目以待。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