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不支持Flash

零售業并購升級:外資力量終端倒逼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5日 09:41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周益廣

  “像家樂福這樣的外資零售企業,在我國進行的是一種掠奪式的資本積累,正在以倒逼的方式危害中國的消費品產業鏈。”上海市流通經濟研究所所長汪亮研究員如此認為。

  這種言論是否危言聳聽?

  在拉動國民經濟的投資、消費、出口這三駕馬車中,消費占據40%左右的比重,而零售業是消費鏈條的終端,是整個消費品產業鏈的“咽喉”。

  中國的出口產品,由于利潤不高、價格低廉而頻頻遭到“反傾銷”制裁,終極原因,仍在于沒有掌握國際貿易的定價權。而中國的消費品產業鏈,由于銷售終端逐漸被外資掌控,國內定價權也在逐漸淪喪。

  逐漸掌握定價主動權的外資連鎖企業,正在中國以倒逼的方式影響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和變革。而外資零售商在華跑馬圈地的方式,也從以前的單店快速擴張,迅速升級到企業并購的層面。

  “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再次呼吁加強產業保護,加快步伐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對行業進行規范,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

  并購戰升級

  2007年剛開春,沃爾瑪便宣布收購好又多,這無疑是中國零售行業中的重磅新聞,因為這個全球老大通過一樁企業收購便成就了中國老大的地位,大賣場門店迅速增加到174家。

  而曾參與競購好又多的本土領頭羊聯華超市(0980.HK),3月份宣布出售旗下的聯華快客便利店廣州業務,接盤者則為全球便利店行業老大“7-11”的經營商。

  隨著百聯集團的整體戰略調整,聯華超市或將收縮戰線退守華東,集中資源重點發展長三角市場。

  剛剛過去的2006年,TESCO完成對樂購的控股,家得寶7億元收購家世界家居,百思買(Best buy)收購五星電器……外資巨頭們在華并購的勢頭可謂來勢兇猛,頃刻之間即可吞并一個培育上十年的企業,成就行業領頭羊的位置。

  毫無疑問,外資搶奪中國市場有著巨大的優勢,有雄厚的資金和經營能力作為后臺支撐,同時“零售傾銷”造成的財務漏洞還可以通過在華跨國采購帶來的巨額利潤進行填補。

  “事實上外資零售商在中國投入的資金很少,都是使用我國銀行、供應商的資金來發展在華業務。”長期研究中國流通業的汪亮說,外資零售商在中國的資產負債率平均水平超過了80%,通過這個數據很容易得出這樣的結論。

  而反觀中國本土的零售商們,境遇則大不相同。

  傳統的老牌百貨店是這個行業的主體,在近年來外資連鎖企業沖擊中國市場的浪潮中匆忙應戰,紛紛加入超市行業的圈地運動當中去,取得了區域性擴張的良好業績,但能走出本省的跨區域連鎖企業猶如鳳毛麟角。

  此外,中國的本土零售企業,大多背負著歷史包袱,帶著濃郁的地方特色,難以越出“雷池”半步。他們資產負債率大都在50%左右,超過70%便被證券分析師們認為達到財務“警戒水位”,在投資上稍有不慎,或許就要帶來滅頂之災——倒閉或者被重組。

  本土龍頭企業百聯集團2006年營業收入僅為600億元,而年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的本土零售企業也屈指可數,共計僅為10家左右。本土企業“小而散”的局面,是整個行業的“軟肋”。

  而跨國巨頭們的營業收入則動輒上千億美元,家樂福、沃爾瑪等巨頭們在中國的零售業務,年營業收入也超過了200億元人民幣。

  在經過一輪單店擴張的傳統增長之后,如今零售行業的競爭已經進入到并購戰階段,外資憑借自身資金實力正在以“幾何級數”做大中國業務。而本土企業由于“小而散”的先天不足,舉債收購存在財務風險,自然擴張已經難以跟上外資速度。

  倒逼力量

  對零售業來說,網點資源至關重要,“選址,選址,還是選址”。

  2004年“兩會”時拋出“大店法”提案的全國人大代表王填,這次“兩會”時的提案還是催促《城市商業網點管理條例》盡快出臺,并建議實行大型商業網點聽證制度。

  王填創建的“步步高”連鎖超市,成為湖南超市業老大后,去年進軍江西。而在網點爭奪戰中,地方政府出于招商引資的需要而崇尚外資,“步步高”往往是外資超市的手下敗將。他們只能看著外資超市占據著各個城市最好的商業網點位置而“眼饞”。

  擁有了黃金位置的先天優勢之后,外資零售商在中國的日子自然是更加有滋有味,日益壯大的市場份額,成為向上游供應商漫天要價的“籌碼”。

  處于黃金商圈的銷售終端,自然寸土寸金,大大小小的供貨商們求之若渴。而打入外資連鎖企業的賣場,又讓各路供貨商們又愛又恨。愛的是跑貨量很大,恨的是要價太高。

  “羊毛出在羊身上,我們的銷售費用最終是打在商品價格中。”一位大米批發商如是告訴本報。

  “零售商為了獲得價格上的競爭力,只有向供應商壓價;而供應商為了賺錢,只有在產品質量上做手腳,只要表面上看不出產品質量問題,零售商也懶得去管。”一位曾在家樂福中國區供職多年的人士如此分析。

  顯然,通過快速開店和收購并舉,外資已在一些子業態中占據絕對優勢,如今的大賣場行業,外資已經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占據70%以上的份額。

  從中國去年7.6萬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以及12%的年增長來看,外資的份額確實很難超過10%。但是零售行業天然的特征就是完全競爭行業,大量市場份額呈分散狀態,在產業鏈中沒有話語權。而由于外資巨頭們都是大舉進入,他們具有的規模經營優勢和成熟的商業模式,卻很容易對上游產業鏈發生“杠桿效應”。

  汪亮認為,外資在我國肆無忌憚的掠奪式經營,根源在于我國在商業立法上嚴重滯后,缺少一部類似于《商法》的上位法以及《大店法》、《專賣法》等眾多的商業子法。用健全的法律制度去規范企業,才能給外資、內資企業一個公平競爭和經營的環境,也符合全球慣例以及加入WTO時的承諾。

  相關報道:

  外資并購的國家表情:一面是鼓勵 一面是規范

  凱雷醞釀再退一步: 外資并購圖謀戰術調整

  宗慶后:除了錢 什么都沒有

  費國平:經濟安全與姓什么無關

  桑百川:國企改制不能放棄控制權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16,3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