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 > 正文
 

創意產業奠定中國制造業的創新之路(3)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09日 14:26 《中國投資》

  創意改變制造業 自主創新實現“中國創造”

  加速我國制造業設計的成長不僅是提高我國現階段制造業水平的需要,更是不斷提高我國制造業自主設計能力、打造世界制造業強國的戰略需要。為此,應采取有力措施,積極推進工業設計事業。

  2004年12月29日,胡錦濤在中科院視察工作時指出:要堅持把推動科技自主創新擺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堅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作為推動結構調整和提高國家競爭力的中心環節。2005年“兩會”期間,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一個國家能否在國際競爭中長久地保持優勢,取決于科技進步的速度與自主創新的能力,并要求將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作為這項工作的重中之重。

  與此同時,許多企業已認識到,只有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做到高人一籌,中國企業才能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在衡量一國的制造業綜合能力和水平時,汽車制造業絕對是最好的標準之一。我國汽車制造業經過20多年的合資合作,確實呈現出一派繁榮,但關鍵技術的缺失注定讓外方賺走利潤的大頭。更要害的是,已經有專家指出,一旦市場徹底開放,外方完全有可能舍棄不掌握核心技術的中方合作者。

  中國汽車產業經歷了2002年之后3年的迅速發展后,行業內外資企業在中國

汽車市場所獲回報率已經達到甚至超過內資的三倍、國企的十倍以上。盡管內資與外資的資本規模為2:1,可盈利情況卻呈相反的1:2格局。這樣的慘痛局面不得不讓中國汽車產業開始由浮躁、幼稚走向冷靜、成熟。

  作為一個自主創新的企業,

奇瑞就不斷以自身的行動向世界證明中國汽車產業未來的真正出路。

  奇瑞汽車近幾年來在自主創新上的成果有目共睹,從剛剛上市的A5車,我們便可以清楚地看到。7大方面、56項技術進步、200多項單點改進使A5成為國內自主品牌高端技術的代表車型。更主要的是A5搭載了奇瑞自主品牌的中國第一款高性能的ACTECO發動機。ACTECO發動機與目前國內同級轎車使用的發動機相比,代表了同級車的最高水平。

  2005年我國國內的整車業毛利率已由上年同期的18.1%下降到14.9%;銷售凈利潤率由去年同期的8.1%下降到3.8%,各月利潤走勢始終處于負增長態勢,但奇瑞汽車在車市低迷的情況下依然屢創佳績,2005年奇瑞累計銷售突破18.9萬輛,在平均增速僅有20%多的市場上創造了118%的增長奇跡,在全國十大汽車集團中排名第一;年出口總量達1.8萬輛,連續多年蟬聯第一。正是自主創新讓奇瑞擁有了不斷發展的后勁,回顧整個2005年,奇瑞所取得的成功已成為業內奇跡。

  除汽車制造業外,自主創新也帶動了通信制造業的發展。也許是因為出身于“來料加工”,中興和華為比較早地預見到,要想在通信制造業這個行業長久立足,就必須走自主創新之路。

  從2001年起,華為在技術研發上的投入年均超過30億元。目前,華為在職的研發隊伍人數有13000多人。以3G研發為例,他們累計投入的研發經費超過60多億元,參與的研發人員多達6000多人。高投入使華為在短短的3年內擁有2700多項3G專利,其中94%為發明專利。

  在剛剛過去的2005年,華為自主創新的無線終端產品銷售逆市而上,銷量首次突破千萬臺,與2004年同比增長超過100%,先后突破亞太、西歐、中東市場,其中UMTS/HSDPA終端已突破Vodafone等全球一流運營商,呈現快速增長的良好勢頭。在西歐這個全球經濟最發達的頂級市場中,華為成功地躋身于英國電信、法國電信、德國電信、荷蘭的KPN等全球頂級通信運營商的供貨商行列。

  與華為一起挑起通信制造業脊梁的中興要求骨干研發人員花50%的時間去接觸市場,以做到“研發平臺前移”。他們還在美國、印度、瑞典等地設立了13個研發機構,除承擔3G、NGN、CDMA、手機等的研發之外,同時還起到了跟蹤世界最新技術成果與前沿技術發展方向的作用。

  隨著技術地位的提升,中興通訊不僅涉足國際通信專利和標準的角逐,并且成為國際通信專利和標準領域的一支重要力量。截至目前,中興通訊已經累計申請核心專利突破3000項,其中大部分為發明專利申請,并首開了中國企業向國際同行進行系統設備專利授權許可的先河。在手機領域擁有專利190多項,占全部國產手機專利擁有量的1/3。中興通訊還加入了ITU、3GPP、3GPP2、CDG等40余個國際標準化組織,獲得NGN、光傳輸、信息安全、網關及3G終端等多個領域的國際標準起草權和編輯者席位。成為標準制定領域不可忽視的“中國力量”。

  與此同時,各個城市也開始規劃制造業創意產業發展。2005年6月成立的北京DRC工業設計創意產業基地,通過集成和有效利用北京地區現有的設計產業信息、技術、人才等優勢資源,以基地為產業聚集區,以促進首都現代服務業為發展方向,優化設計產業資源配置,構筑全新的設計產業化發展的資源共享模式。通過輻射帶動效應,為企業創新和設計創意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資源保障。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民族繁榮復興的不竭動力。創意是創新和創造的精髓,在經濟轉型期,創意產業讓人們更加關注“品牌”與“設計”的價值,并引領中國走出“世界工廠”的藩籬,走向“中國創造”的大路。

[上一頁] [1] [2] [3]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