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 > 正文
 

汽車零部件在洗牌中尋找機會(2)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09日 14:01 《中國投資》

  綜上所述,拉動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快速發展的因素主要有三個:

  第一,快速發展的國內汽車制造業。未來中國汽車業將以高于國內GDP增幅的水平持續增長,這使中國成為全球汽車零部件廠商搶奪的目標市場。

  第二,成本因素導致的國際間產業轉移。跨國公司將零部件行業中的勞動密集型產品
向低成本國家和地區大量轉移,中國勞動力成本偏低的競爭優勢,使國外的零部件商向中國轉移生產基地成為最為可行的選擇。

  第三,規模化生產成為可能。整車市場的激烈競爭,迫使整車企業調整與零部件廠家的戰略伙伴關系,在降低采購價格的同時,通過提高國產化率,加大國內采購量等降低其成本,這會給零部件廠家擴大配套帶來契機。2007年前,汽車業巨頭在低成本國家的零部件采購額累計將達500億美元,其中70%計劃瞄準中國。

  以技術創新突破自身缺陷

  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魯冠球認為,國內零部件企業存在規模小、成本高、技術含量低、研發能力不足等劣勢。因此,有業內人士把汽車零部件業視為中國發展民族自主汽車品牌最大的軟肋。

  雖然發展潛力巨大,但中國零部件產業需要克服的困難還很多,在整體規模及產業結構、質量控制、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還面臨很大的挑戰。與國際巨頭相比,中國零部件企業的實力差距很大——普遍存在廠家規模小、技術含量低的特點,處于跨國零部件巨頭的二、三級供應商地位,不少企業出口產品的80%~90%是供向售后服務市場,很難進入利潤豐厚的高端市場。

  汽車零部件業的投資應為整車企業的約1.5倍,而我國只在0.3倍以下。研發和產業的低投入率,使企業不可能在技術開發和產業開發上有較大的力度,中國零部件企業能從事一般性開發的就很少,在這些具有開發能力的企業中,能從事超前開發、高科技開發和系統開發的企業少之又少。

  目前,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存在“低技術含量-低利潤率-低研發費用-低技術含量”的惡性循環。突圍的路徑有三條:第一,實施海外并購獲得技術;第二,依靠低成本優勢開拓海外市場;第三,堅持搞自主創新。

  前兩條似乎是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突圍的捷徑。不過,海外并購既要耗費大量時間,又要交更多的學費,關鍵在于能否真正掌握核心技術。而僅僅依靠價格優勢很容易引起反傾銷制裁。因此,專家建議零部件企業可以與科研機構合作來提高自己的技術含量,走自主創新的路子。

  集群化的投資策略

  本土零部件企業要想和跨國巨頭競爭,想迅速而徹底地改變規模小、研發能力不足、價格競爭過度的局面并不容易,建立零部件基地、形成產業集群是一個可行的辦法。

  產業集群有利于就近配套,降低成本,使主機廠和零部件企業達成雙贏,對產業形成規模優勢很有好處。值得一提的是,形成產業集群,可以得到當地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享受產業集群發展的優惠政策和各種全面優質的服務,同時,汽車零部件企業還可以把主要力量集中到自己

競爭力最強或附加值最高的核心業務或價值鏈核心的環節上。這樣,同行業的一些企業聚集在一起,必然會向業務做專、做精的方向發展,求得生存和發展壯大。

  而集群化發展的投資策略已經初見成效。山東省青島市政府將位于平度的同和汽車零部件產業園作為該市汽車產業集群中的“汽車產業區”重點發展。

  截至目前,平度市同和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內共有48家汽車零部件企業,涉及

汽車配件生產的十幾個環節,可生產汽車上下游零部件六大類180多個品種,形成了完整的汽車配件產業鏈。

  據平度市政府提供的最新消息,同和汽車零部件產業園招商辦剛剛與總投資1億歐元的歐洲某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生產項目達成投資框架協議,并正在與來自韓國、法國等3個投資過500萬美元的汽車配件項目和兩個投資過3000萬元的內資汽車配件項目保持密切聯系。新項目帶動了大股資金的流動。也預示著,平度市汽車產業已經告別起步階段,步入了收獲期。

  據悉,我國將培育100個國家級的汽車或汽車零部件出口基地,商務部將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選擇100家左右有一定規模、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汽車和零部件企業,授予國家級汽車或零部件企業出口基地企業稱號,從而培育國家級的汽車或汽車零部件出口基地。

  國務院已原則同意設立若干國家級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并扶植一批國家級的汽車及零部件出口企業。國家還將在最近出臺相關政策,主要包括幫助汽車及零配件企業構建公共的研發平臺、在出口信用保險方面增加新的險種、適當降低保險費率、鼓勵技術引進、鼓勵汽車零部件行業與大型運輸企業建立戰略聯盟等,對汽車企業給予大力支持,力爭將我國打造成世界上重要的汽車及零部件供應基地。

  目前,我國零部件產業發展迅猛,基本形成東北、京津、華中、西南、長三角、珠三角六大零部件產業集群。

[上一頁] [1] [2]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