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 > 正文
 

中國經濟版圖上的電力——江蘇篇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19日 09:40 中國電力新聞網

  調整經濟音符

  

中國經濟版圖上的電力——江蘇篇

  本網記者管永生

  沿著滬寧

高速公路向上海進發,在兩個多小時的行程中,鎮江、常州、無錫、江陰、蘇州、昆山等城市的指示牌,在視線中接連閃過,就像是江蘇經濟樂譜上一個個跳動的音符,令人砰然心動。無疑,這串音符是江蘇經濟的高音部,快速而激越。

  蘇南是江蘇經濟發展中的亮點,令世人注目。然而,GDP的增長速度與社會經濟發展不協調,已經成為江蘇經濟發展的瓶頸之一。目前,調整經濟發展的方式寫上了江蘇的日程表,或許“吳儂軟語”式的低回婉轉旋律,更能體現經濟與社會的琴瑟合鳴。

  高昂的前奏

  在中國經濟舞臺上,江蘇是聚光燈下耀眼的明星。2002年,江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萬億元,成為繼廣東后全國又一個GDP超萬億元的省份。從那時起,人們的目光就開始從“珠三角”移向“長三角”。江蘇省這一次是以經濟強省的身份,而引人注目。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江蘇從來就是一塊不甘寂寞的土地,政權的更替,讓省會南京贏得“六朝古都”的別號,至今仍被南京人津津樂道。京杭大運河的開鑿,又曾使揚州經濟傲首東南,名揚宇內。“蘇常熟,天下足”。江蘇省舉足輕重的政治經濟地位讓舉國上下矚目。

  改革開放初期,“珠三角”以其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誘人的投資政策,迅速引來八方來客,經濟發展高歌猛進。當時,在中國的經濟版圖上,江蘇省與其他內陸省份一樣安靜。然而,大街小巷里,雨后春筍般的粵味生猛海鮮飯館,分明昭示著江蘇人按捺不住的財富鼓噪。

  十多年前,中央決定開發上海浦東,以上海為區域中心帶動“長三角”發展。當時,在“蘇南

中國經濟版圖上的電力——江蘇篇
模式”已經日漸式微的情況下,江蘇人看到的不僅僅是日益增高的浦東金茂大廈,更是其身后巨大的可利用資源。

  蘇州的小橋流水,讓人留連忘返。然而,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并不能讓“急功近利”的外方資本心甘情愿地踏過重重疊疊水,曲曲折折橋。于是,蘇州人斥巨資修建了一條直達上海虹橋機場的高速路。這一聰明的舉動,讓人難以分辨虹橋是上海的,還是蘇州的,抑或虹橋就是虹橋,它只是一個“三岔口”上的驛站,下一步的走向由你而定。

  在蘇州人不懈的努力下,外方資本長驅直入,集結蘇州。有人開玩笑說,現在蘇州的大街上,操著本地話與你擦肩而過的也許是位臺商。

  2005年的統計數據顯示,蘇州GDP增速位列“長三角”地區15個城市之首,在全國大中城市GDP排行榜上居第四位,名列上海、廣州和北京之后。

  同處“長三角”的腹地,蘇州經濟的一飛沖天,在蘇南地區引起了強烈的震動。于是,蘇州以引進外資點燃“經濟引信”的做法,引來了江蘇各地乃至全國效法。與當年的“溫州模式”一樣,蘇州的“外資模式”再次成為推進地方經濟增長的有效途徑。

  在“長三角”的城市群中,江蘇沿江八市———蘇州、無錫、南京、常州、南通、揚州、鎮江、泰州,引進外資總額獨占鰲頭。有人認為,沒有外資就沒有蘇州的今天,沒有“蘇州模式”,也就沒有江蘇省的今天。從某種意義說,“蘇州模式”成就了江蘇經濟,成就了“長三角”經濟。

  尋找發展的韻律

  就像青春期的孩子一樣,成長總是伴著煩惱,江蘇省經濟的高速增長也引來各種議論。有人認為,盡管江蘇的GDP增長快,但人均收入與GDP大不相稱,增幅遠遠低于GDP增幅,老百姓從引進外資和經濟增長中得益不多,屬于典型的“只長骨頭不長肉”。

  更為重要的是,在“長三角”經濟結構中,江蘇一直扮演著國際工廠的角色,承接著上海、乃至國際制造業的轉移。然而,國際產業資本遵循著性價比最佳的遷徙路徑,從國外到中國,從“珠三角”至“長三角”,盡管有章可循,但又有誰知道他們的下一個“棲息地”將在何處?一旦外資轉移,對外資依賴性極強的江蘇經濟何去何從?

  也許這樣的問題提得過早,而最現實的問題是,外向型經濟已經使人口眾多的江蘇省,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首先是資源空前緊張。據了解,江蘇省人均耕地面積不足1畝,其中有14個縣(市)的人均耕地低于0.8畝的全國警戒線。同時,該省83.7%的能源消費量需從省外調入。能源綜合利用效率有所下降,一次能源自給率繼續下跌。煤、電、油等生產要素供應不足已成共識。

  其次是環境承受能力將到達極限。江蘇近年來出現水質性水荒,污染十分嚴重,許多二類水質下降為三類乃至四類。昔日讓人不忍還鄉的小橋、流水、人家,可能真的要永遠成為“夢中水鄉”。

  盡管這只是江蘇經濟中的“白玉微暇”,但是,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這些問題不解決,省政府提出的“兩個率先(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將失去基礎,江蘇經濟交響曲也難以奏出和諧悅耳的聲音。

  在今年江蘇省政協九屆四次會議開幕式上,省委書記李源潮提出了“四優先”的發展方針。他認為,特殊的省情特點和現實的發展需要,決定了江蘇必須以富民優先作為發展政策導向,以科教優先作為發展戰略選擇,以環保優先作為發展價值取舍,以節約優先破解發展約束難題。顯然,江蘇的決策者已經將科學發展觀具體化。

  同時,地域經濟發展不平衡也使得江蘇經濟騰飛的翅膀變得沉重。與蘇南相比,蘇北的經濟一直抑郁不振,而時勢造就的“蘇州模式”不可能拷貝到蘇北。江蘇省審時度勢,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沿江、沿海、沿滬寧線、沿東隴海線的產業帶的“四沿”開發戰略。一旦成就大事,整個江蘇的經濟將會“井噴”。

  實際上,江蘇的省情同樣也決定了江蘇電力必須走集約發展的道路。曾經經歷過的那場“電荒”噩夢,讓江蘇電力、乃至全社會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電力之于經濟的作用,也在那場“電荒”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十一五”期間,建立和諧社會的序曲已經在江蘇大地奏響,電力或許就是這場合奏中的那把首席提琴,將先行拉響和諧的樂章。

  江蘇經濟春江水暖 電力踐行和諧節約

  本網記者管永生張耀平通訊員沈偉民

  

中國經濟版圖上的電力——江蘇篇

  “百日練兵”競風流。蘇通攝

  4月1日晚,記者急趕從揚州開往北京的火車,車過潤揚大橋,感受到這座氣度非凡的現代化橋梁風采:明亮的燈光劃破夜空,如長虹臥波。悠悠江水已經與夜色渾然一體,只看見燈光的倒影在水波中跳動,給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就像江蘇的經濟一樣,一面是熠熠生輝的經濟光環,一面是隱隱約約的潛在危機。

  不過,江蘇人現在終于確信,改變經濟的增長方式,實行節約和集約發展,才是實現“兩個率先”的根本保證。

  春江水暖鴨先知。無論是作為先行者,還是作為“電荒”的直接受害者,江蘇電力都更能深刻領會政府的良苦用心。于是,建設和諧節約的江蘇電力應運而生。

  噩夢醒來

  2003年,江蘇省實現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3.5%,增幅提高1.9個百分點。實際上,當時整個“長三角”的經濟都熱得燙手。外界評論認為,引熱“長三角”的能量是引資和投資,以及以路橋為代表的區域性基礎設施建設。

  就在江蘇經濟一路高歌時,“電荒”的陰霾開始籠罩在“長三角”的上空。2004年,江蘇省最大電力缺口超過800萬千瓦,比上年增加一倍多,位居全國之首。

  “經濟發展,電力先行”。這一句老生常談的大白話,此刻,讓政府、企業真真切切地感到了篤實和分量。面對重多企業的叫苦不迭,江蘇省有關領導“一聲嘆息”:缺電已是經濟發展的最大瓶頸。據不完全統計,缺電當年影響江蘇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10%左右。

  缺電成了江蘇的切膚之痛,也向市場發出一個明確的信號:地方經濟發展需要強大的電能的支撐。一時間,嗅覺靈敏的資本聞風而動,在“長三角”腹地掀起了一股電源建設熱潮。

  然而,由于投資性經濟的高速增長,資源、環境等方面的壓力已經令江蘇感到了力不從心。而90%以上是火電的電源結構,客觀上又增加了江蘇省的資源負擔。首先是作為用煤大省,江蘇的電煤供應問題。其次是作為“世界工廠”,江蘇的環境問題。“三高”(高投資、高能耗、高污染)到“三荒”(煤、電、油),江蘇經濟經歷一個又一個考驗,可謂“噩夢”連連。走出“暗夜”,江蘇期待著一個鳥語花香的早晨。

  江蘇省的“十一五”規劃綱要中有這樣一段話: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加大環境保護、修復和建設力度,實行節約和集約發展,大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顯然,江蘇省仍然瞄準著全國經濟“領頭羊”的目標,只不過他們了換一種“玩法”。

  作為中國最活躍的經濟圈,“長三角”的任何風吹草動都讓國人無法漠視,而身居其中的江蘇電力,在這一次江蘇經濟的轉軌過程中如何先行,也讓業內人士密切關注。

  今年3月17日,“和諧節約,電力先行”主題活動在江蘇省啟動。表面上看,這似乎只是江蘇省電力公司多年來供電優質服務活動的一個延續。然而,鮮明的活動主題實際上已經向人們傳遞著一個信息:江蘇今后的電力發展將走上一條新路。

  節約之路

  就像四車道的滬寧高速如今被擴建成八車道一樣,整個滬寧經濟帶的電力也在感受著經濟發展的脈動。

  江陰只是長江邊上的一個縣級市,兩年前,其全社會用電量就突破了百億千瓦時。而高速路另一邊的蘇州市,去年全社會用電量更高達566億千瓦時。地方經濟對電力如此依賴,以致“電力打個噴嚏,經濟就會感冒”。

  在經濟大發展的強烈輻射下,江蘇電力走上節約發展的道路實際上是一種必然。2002年,中國第一部《電力需求側管理辦法》在江蘇問世,通過需求側管理來“彌補”電力缺口的做法,首次在實戰中顯示出威力。連續四年,作為電力需求側管理的主體之一,江蘇省電力公司在全省全面實行“錯峰用電”,將缺電對地方經濟的影響降到了最低,用真誠的服務留住了在蘇投資的廠商。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張顥瀚認為,江蘇經濟發展正處于轉換和提升時期。這一時期,難免會遇到障礙和制約因素,只有通過轉換和提升才能解決這些瓶頸問題和制約因素。

  通過需求側管理,江蘇電力似乎已經找到了破解資源與發展矛盾的鑰匙。然而,隨著需求側管理的推廣,很多專家對缺電狀態下的需求側管理提出了質疑,認為這更像是計劃經濟下的計劃用電。

  從今年開始,江蘇電力供需關系將出現平衡,江蘇需求側管理是否因此“壽終正寢”,成為人們關注江蘇電力如何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切入點。節約或是粗放,短期或是長效,人們拭目以待。

  2005年8月,我國首個能效電廠項目在江蘇省正式啟動,確定容量為30萬千瓦。此舉被認為是江蘇省電力需求側管理的長效手段之一。與“錯峰”相比,能效電廠更注重電能利用效率的提高,通過推動用戶采取種種節能措施,減少電力消耗,以達到與建設電廠相同的目的。也就是說,能效電廠是一種虛擬的電廠。

  接著,2006年4月,全國節電技術研討會在蘇州召開。吸引專家聚首蘇州的是一種被稱作單相配電的新技術。與傳統的三相變壓器相比,這種變壓器具有可靠性高、安裝方便、噪音低等特點。更為重要的是,它能大大降低損耗。據統計,到今年3月底,蘇州供電公司安裝了1175臺單相變壓器,僅相應的配電線損就下降了一半。

  江蘇省電力公司在節約之路上的種種努力,已經讓外界隱約地看到一個新型電力發展模式的影子。因而,也讓江蘇各界更清晰地認識到,面對資源與環境的壓力,電力與地方經濟一樣,必須步入和諧節約發展的軌道。

  今年初,江蘇省物價局、江蘇省經貿委和省電力公司聯合下發了“關于明確自備電廠收費有關政策的通知”,明確了向省內自備電廠收取三項基金和系統備用費的有關問題;4月底,江蘇省物價局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熱電聯產電廠上網電價管理的意見”,明確按照“以熱定電”要求,對熱電廠規范管理、合理引導。

  “前者的目的是將自備電廠與網內的公用機組放到一個平臺上競爭,體現公平,鼓勵降耗;后者的目的則是鼓勵符合國家熱電聯產要求的熱電企業健康發展。”一位業內人士如此解讀。

  其實,透過這一個通知、一個意見可以發現,其用意都是用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引導最大的一次能源消耗單位———發電企業節能降耗,并通過競爭淘汰高耗能的小機組。

  路阻且長

  實際上,在江蘇經濟大船轉舵過程中,留給電力轉型的時間并不多。半年多過去了,能效電廠項目并未迎來預期中的“成果”。一個新生的事物在充滿矛盾的創新道路上小心翼翼地探索,需要太多時間。

  然而,時不我待。有關專家已經將一串問題列在了清單上:

  首先,相關的配套政策仍未出臺,電價政策、貸款發放、稅收優惠、產業政策等問題依然懸而未決。所以,項目涉及到的各個主體躊躇不前。

  其次,電網企業面臨困難。作為電能的出售者,如果沒有相關的激勵機制使其在節能項目中拿到自己應得的那一份,結果必然是不但得不到收益,反而會因節能而減少了收益,給其經營帶來困難。

  再次,配套措施不健全。目前,我國在強制推行建筑節能標準這個重大的節能領域上剛剛起步,做得遠遠不夠。此外,還沒有全面推行電機電器能效標識系統,節能認證體系也還有待發展,而且節電服務公司或能源服務公司的力量還相對較弱。

  如果沒有完善的機制,能效電廠無異于畫餅充饑,“虛擬”終將轉化為“虛無”。而此時此刻,江蘇的各個節能主體正在引頸期待道道“令牌”。

  同時,對于電源結構的調整,也擺在了決策者的面前。江蘇是火電大省,各種各樣的“煙囪”分布在江蘇經濟的“九宮格”上,令決策者在經濟發展與和諧節約的問題上傷透腦筋。幾年來,江蘇省就試圖通過發展核電以及新能源來改變失衡的電源結構,但是,由于技術、自然條件等原因,使其短時間內不可能得到大規模發展。

  火電不允許大規模發展,新能源不可能大規模發展,而高速發展的江蘇經濟急需電力的支持,怎么辦?

  所謂“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優勢互補,借力發力,或許就是江蘇電力和諧節約發展的有效路徑之一。若干年前,由江蘇和山西攜手共建的山西陽城電廠已經證明了這點。

  和諧節約,電力先行,只有穿過厚厚的陰云,沉重的翅膀才會變得輕盈。

  履行先行責任 助力“兩個率先”

   ———訪江蘇省電力公司總經理費圣英

  本網記者管永生;張耀平通訊員沈偉民

  

中國經濟版圖上的電力——江蘇篇

  江蘇省電力公司總經理費圣英。周以欣攝

  近年來,江蘇省電力公司從江蘇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出發,面對電力供需矛盾突出的困難,千方百計做好增加供應和加強需求側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滿足了社會各方的用電需求,有力地服務和支撐了江蘇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得到了江蘇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今年初,江蘇省十屆人大四次會議審議批準的《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了江蘇“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總目標是:到2010年左右總體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蘇南等有條件的地方率先向基本實現現代化邁進。江蘇省電力公司如何結合工作實際,堅持“四個服務”宗旨,更好地履行電力先行責任,為江蘇實現“十一五”發展總目標作出新貢獻?圍繞這一問題,本報記者采訪了江蘇省電力公司總經理費圣英。

  記者:“十一五”期間,江蘇省電力公司為江蘇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服務的著力點在哪里?

  費圣英:作為國民經濟基礎產業中的國有重要能源企業和江蘇電力工業的核心企業,面對江蘇“十一五”期間把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軌道,實行富民優先、科教優先、環保優先、節約優先方針,在更高層次上推進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我們江蘇公司決定始終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按照以電網發展帶動公司發展,以公司發展保證電網更快更好發展的原則,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抓住企業的根本,努力建設堅強的江蘇電網。我們明確提出,加快構建“四縱四橫”的500千伏主干電網,重視城鄉電網建設改造,促進各級電網協調發展,在“十一五”期間初步建成“一強三優”現代公司。

  記者:如何推進電網的科學發展、和諧發展?

  費圣英:戰略制勝,規劃先導。我們將國家電網公司和江蘇省經濟社會“十一五”發展規劃作為公司規劃的出發點,堅持以科學的規劃為指導,按照江蘇“十一五”經濟還將快速增長,年電力需求將由2000億千瓦時增加到3400億千瓦時左右,增長約70%的規劃,以及國家電網公司大力推進特高壓電網建設的部署,提出了“四個有機銜接”和“一個重點落實”的電網規劃思路和原則。“四個有機銜接”,即與國家電網公司電網規劃有機銜接;與江蘇省經濟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有機銜接;線路走廊與交通規劃有機銜接,盡量沿路架線,以減少土地占用,降低工程造價;13個地級市城市電網規劃與其城市發展規劃有機銜接,主動將規劃及項目建設納入地方規劃之中。“一個重點落實”,即按照國家電網公司的部署,就特高壓電網在江蘇境內線路走廊、落點等積極開展選址及保護工作。

  記者:“十一五”開局之年已過去了近1/3的時間,這一規劃思路和原則的落實情況如何?

  費圣英:其實,早在去年,我們就開始落實這一思路和原則了。從電力建設適度超前和貫徹資源節約型社會要求出發,我們不斷優化和完善電網結構,加大電廠送出配套工程建設力度,去年確保了超過總容量1000萬千瓦新投產機組的順利并網運行,并盡量使輸電線路走廊與交通規劃緊密結合,避開人口密集的城鎮和村莊,同時大力推廣應用典型設計,推廣應用多回路桿塔、緊湊型設備、倍容量導線,優化基礎型式、鐵塔結構、總平布置等,少占土地,少占通道,少拆房屋。據統計,合計減少土地資源占用3500畝。

  我們推進電網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得到了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去年5月,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專門發出“關于加快電網建設的通知”,分六個方面提請有關各方及時解決電網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為加快電網建設提供了支持和保證;9月15日,全國第一個《居住區供配電設施建設標準》由省建設廳、經貿委審定并作為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在全省發布施行,從而圓滿解決了大量新建居民住宅區存在的供配電設施配置水平過低可能導致電力可靠供應難以保證的問題;12月13日,全國首個《35千伏及以下客戶端變電所建設標準》由省建設廳、經貿委聯合向社會頒布,將進一步推進客戶端變電所建設向安全、節能、經濟和標準化方向發展,提高供電系統的安全可靠性。應該說,政府的支持又促進了電網的科學發展、和諧發展。

  記者:今年初,江蘇公司策劃并啟動了“和諧節約,電力先行”供電優質服務主題活動。請問,開展這一活動的目的是什么?活動的內容有哪些?

  費圣英:我們開展“和諧節約,電力先行”主題活動的目的在于,積極響應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號召,助力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發揮電力先行作用,不斷提升供電服務水平,主動服務于江蘇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服務于江蘇“兩個率先”,服務于江蘇沿江、沿海、沿滬寧線、沿東隴海線開發戰略,服務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活動內容包括“綠色節能”、“親情電力”、“惠及鄉村”、“誠待電廠”、“強網建設”、“品牌服務”等六個專題,可以說涵蓋了我們江蘇省公司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我們將通過這項涉及面廣、貫穿全年的主題活動的有序開展,按計劃、有重點、分階段推進,把供電優質服務工作推上一個新的平臺。

  記者:看來,主題活動的內容非常豐富。請具體介紹一下“綠色節能”專題活動的內容。

  費圣英:堅決落實節約優先的方針,充分挖掘各個方面節約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潛力,對于江蘇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2010年單位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力爭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目標的意義重大。這也是電網公司履行社會責任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為此,我們將向社會宣傳科學用電、智慧用電的經驗和成功做法,加快推進能效電廠項目建設,推廣綠色節能產品的應用,落實轉移空調高峰負荷的措施,重點建設一批行業和節電技術典型示范工程,以此促進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我們還將從自身做起,大力推進低能耗的單相變壓器和非晶合金變壓器的推廣應用,計劃用三年時間將高耗能的老舊配電變壓器全部更換完畢;按照省政府要求,加強對企業自備電廠的管理,用市場手段促使高能耗的小火電廠退出運行。

  記者:如何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費圣英:一方面,加快農村電網發展,今年計劃投資20億元用于農村配電網的建設與改造。目前,公司已出臺《農村中低壓配電網建設與改造技術導則》,據此大力推進農村配電網的標準化建設,推廣應用節能型設備,進一步提高農村供電質量。另一方面,以推進農電專業化管理為抓手,加強精細化管理,不斷提升農電優質服務水平,共塑“國家電網”品牌。目前已出臺《關于進一步規范農電管理的若干意見》和實施細則,將按照專業化、集約化、規范化的管理要求,將城市供電優質服務標準、要求全面導入農村供電所,縮短農村用電故障搶修時間,提升農村供電可靠性和電壓合格率,在實現城鄉各類用電同網同價的基礎上,到“十一五”末,使全省農村全面享受到與城市同標準的用電服務。

  記者:江蘇省電力公司“十一五”期間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確實很重,也很艱巨,但記者相信,你們一定會一如繼往地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銳意創新,開拓進取,出色地完成各項任務的。祝你們成功!

  費圣英:謝謝!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