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正悄然推進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04日 16:42 南方日報 | |||||||||
呂天玲 王丹黎 蘇稻香 今年我國石油定價機制肯定會繼續調整,但考慮到這是影響到國計民生的一件大事,所以政府在這件事上會十分審慎,最大可能采取的做法是“微調”,逐步到位。 通過微調 逐步到位
“盡管盛傳已久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沒有對外公布,但是,其實已經在悄然推進。”昨日,國家信息中心能源專家牛犁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改革的思路已經越來越清晰。 3月26日零時起,成品油價格再次提高。時隔6天,發改委再次宣布,調整國內航線旅客運輸燃油附加標準,收費標準上漲50%。同時,國家鐵路貨物統一運價由現行平均每噸公里8.61分調整至9.05分,平均每噸公里提高了0.44分。 一些業內人士將政府最近的種種舉措理解為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大鼓已經敲響。此前,曾有消息透露說,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方案將會在3月底出臺。 事實上,如果仔細研讀發改委在調整成品油時發布的文件,能夠看出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的大體輪廓。發改委的文件中有這樣一段話:“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完善石油價格形成機制綜合配套改革方案和有關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6]16號)……”。接近發改委的人士告訴本報記者,這個文件其實就是前一段時間盛傳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的方案。其實,在內部這個文件已經得到了國務院的批準。 牛犁也認為,發改委前一段時間上報的成品油定價機制綜合改革方案雖然沒有大張旗鼓地宣布,但是仍然可以看出,最近的一系列動作都是按照這個文件進行操作。 油價還應繼續調整 在最近的一次能源會議上,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周大地對記者表示,相關部門正在考慮與國際原油市場接軌。在商務部研究院石油專家童莉霞看來,今年我國石油定價機制肯定會繼續調整,但考慮到這是影響到國計民生的一件大事,所以政府在這件事上會十分審慎,最大可能采取的做法是“微調”,逐步到位。 發改委去年12月曾表示,今年我國將進一步理順成品油價格關系,綜合考慮國際市場油價變動等情況,合理安排國內成品油價格,“不會集中出臺漲價措施”,“既考慮民眾承受能力,亦考慮社會承受能力”。 銀河證券石油行業分析師李國洪認為,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的確是正在一步一步地向前推進。他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估計,政府下一步的舉措仍然會是進一步調整國內成品油的價格。 “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看到任何一項新的制度性措施出臺。”他告訴記者,3月26日國內成品油漲價后,政府所采取的一些補貼辦法并沒有任何制度性的改變,僅僅是一些彌補性的措施。政府在每一次漲價之后都會采取類似的措施,這次也沒有任何創新的地方。“如果僅僅像以前一樣,哪里少了就補一補,這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先把國際國內的鴻溝拉平后,再進行市場化改革,這是總基調”,李國洪指出,調價后,國內與國際油價每噸的差價還有將近400至500元人民幣。所以這次調價只是第一步,需要再走一兩步,才能實現跟國際接軌。 發改委的一些表態似乎也預示著國內油價仍將可能進一步調整。在這次調價時,發改委的通知上說:現階段國際油價居高不下,國內價格要與國際接軌,必須有較大幅度的上漲,不可能繼續“穩定”在較低價格。 李國洪認為,按調價后的成品油價,煉油企業基本上可以扭轉全面虧損局面,實現略有盈利。這樣可以有效調動煉油企業的生產積極性,緩解國內成品油供應偏緊的格局。 縮短調價周期和改變計價基礎 對于成品油定價機制究竟能何時出臺,中國能源網CEO韓曉平的回答是:“應該在今年出臺,但是這個問題也不能著急。”韓曉平說,現在仍在關注政府近期是否會有一些重大政策出臺。他所說的重大政策涉及到成品油的定價機制會否有一個大家能夠了解并且愿意接受的公式出臺,使得人們可以預測到國內油價未來的走勢。其次,必須在國內建立石油期貨市場以增加更多的競爭來應對能源安全問題。 他強調,定價機制改革不應該僅僅局限于油價的上調,關鍵是政府應該在供需雙方之間進行資源配置。但是,這個配置最終必須要過渡到市場配置資源。“政府定價不可能永遠走下去,必須在終端市場上有所突破。” 一些業內人士預測,縮短調價周期和改變計價基礎可能是發改委所能對成品油定價機制做出的最大改變。 對油價改革的具體方案,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司長趙小平有一個詳細的解釋。他說,在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中,要改進采價期的計算方法,調整成品油調價參考的外部條件,靈活反映國內外市場供求和價格狀況,抑制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滯后可能帶來的投機行為。 他還說,要解決成品油供應的問題,在推行價格改革的同時,還要通過財稅手段調整石油行業內部上下游的利益分配,對石油企業漲價超額收入進行調節。 相關報道 中石化凈利潤近400億 石油三巨頭去年盈利2000億 在去年國際油價連續攀高的情況下,國內三大石油巨頭賺得盆滿缽滿。中國石化(600028.SH)昨天披露了2005年年報,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利潤、凈利潤和每股收益等各項指標同時飄紅,去年凈利潤將近400億元。 至此,國內三大石油公司均已公布2005年年報。此前,中石油(0857.HK)和中海油(0883.HK)分別盈利1333.6億元和253.23億元,同比增長28.4%和57%。中國三大上市石油巨頭去年凈利潤接近2000億元,占全國國有企業總利潤9047億元的21.9%。 中國石化2005年年報顯示:去年該公司主營業務收入7991億元,同比增35.3%;利潤總額615億元,同比增14.84%;凈利潤396億元,同比增22.57%;每股收益0.456元,同比增22.58%。全年每股派發紅利0.13元,扣除中期已派發紅利每股0.04元,年末派發紅利每股0.09元。 此外,中石化去年全年成品油經營量也首次突破1億噸,按年增10.54%,其中零售量按年增19.29%。 中石化表示,目前正積極整合內部管理體制,為股改創造良好的條件。并稱,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對中國石化的股改目前尚無具體計劃。 由于國內外成品油價格嚴重倒掛,中石化去年煉油和銷售板塊的經營收益率連續8個季度下滑。單從煉油板塊來看,盡管2005年底中央財政補貼了94.15億元,全年經營收益仍同比下降了94億元,導致35億元的經營收益虧損。此外,公司銷售業務板塊經營收益同比下降了44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