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動態 > 正文
 

地方政府面臨能源安全大考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21日 18:56 《財經時報》

  在這場尚未落幕的液化氣價格戰中,一定程度上已經把保證能源安全的擔子,落在了地方政府的肩上,使他們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需要扮演的能源角色

  □ 本報見習記者 張廣明

  或許沒有哪個地區的居民能像廣東那樣切實體會到“能源安全”這幾個字的真正分量
。就在狗年春節即將到來的前幾天,廣東居民繼“油荒”之后又切實的嘗到了“氣荒”的感覺。

  不過,他們或許還是可以安穩過這個春節。根據地方媒體的最新消息,廣東省物價局副局長馬壯昌在“液化石油氣價格問題”通報會上認為,液化氣價格即使短期內還很難跌破一百元,但拐點已現。

  在這場尚未落幕的液化氣價格戰中,一定程度上已經把保證能源安全的擔子,落在了地方政府的肩上,使他們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需要扮演的能源角色。

  能源荒“偏愛”廣東

  2005年8月的情景或許還沒被人忘記。突然之間,廣州各個加油站前擠滿了等待加油的各等車輛,但他們看到的卻是“油已售磬”的醒目牌子。就在時隔半年之后,同樣的場景又在液化氣上顯現。

  只要稍微聯系,人們就要不禁問這樣簡單的問題,能源荒為什么“偏愛”廣東?廣東省技術經濟研究發展中心能源技術經濟研究所李建華在接受《財經時報》采訪時分析說,出現這種原因的關鍵在于廣東的能源對外依存度比例過高,而國內石油、天然氣等能源在價格上比國際低很多。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很難有進口的積極性。

  他以液化氣為例向記者做了更進一步的說明,廣東一年的需求量大概在500多萬噸,中石化(資訊 行情 論壇)三個在廣東的煉廠每年可以提供80多萬噸,有近400多萬噸的缺口。另外,即使是這80多萬噸,還得服從中石化整個集團的調度,最后的供應可能還達不到這個數量。不過,他又補充到,就這次液化氣價格事件而言,人為的成分也不小。

  中國能源網CEO韓曉平認為,近期廣東出現的液化氣價格瘋長情況與季節因素有關,隨著冬季對液化氣需求量的加大,價格自然就會上漲。

  國家海關總署的分析報告也顯示,2005年1-11月,中國累計進口液化氣571萬噸,價值25.7億美元。數量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了4.9%,而支出卻較同期增長15.7%。報告同時表明,2005年中國對液化氣的需求將達2000萬噸,國內供應短缺在700萬噸左右。

  還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這是某些企業為了達到漲價而采取的一個策略,廣東這個油氣需求占全國1/3的大戶,同時又是對外依存度較高的省市,正符合他們的胃口,可以很容易地 達到漲價的目的。

  地方政府“手中無糧”

  盡管在新聞通報會上,馬壯昌對政府的價格管制造成了液化氣供應偏緊的情況予以否認。但有一個事實卻又很能說明問題,自2005年12月24日廣東省出臺《關于進口液化石油氣實行提價申報制度的通知》以來,液化氣價格并沒有停止上漲勢頭。2006年1月,15公斤瓶裝氣價格突破100元/瓶后,曾達到130元,而直到近期出現的部分加油站停售,由價格瘋漲變成了無貨可供。對此馬壯昌認為,這是由于一些經營企業趁機投機炒作。

  對于政府在此次價格管制中的失靈,韓曉平認為,由于政府缺少相應的液化氣儲備,簡單的應用行政措施很難達到平抑價格的作用,尤其是對這些事關普通百姓生活的必需品而言。

  此種說法也得到了李建華的認可,但他同時表示,并不僅廣東存在這個情況,全國各地大體都如此。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趙宏圖則認為,按照國際慣例,由于價格所引起的供求問題應該屬于企業儲備(通稱的商業儲備),如果是供應中斷,則應該由國家儲備來負責。不過,他同時表示,在中國這個問題比較復雜,地方政府對能源企業的控制力并不強。

  重思政府能源角色

  對于自己的能源軟肋,廣東省可能比誰都清楚。這可以從一份相關資料中得到證明,2004年,直屬廣東省科技廳的廣東省技術經濟研究發展中心,曾就石油儲備專門召開了一個座談會。作為與會代表的李建華曾直陳,廣東能源存在的三個問題:對外依存度過高、石油應急保障體系薄弱、石油儲運基礎設施存在結構性矛盾。

  對于廣東的石油儲備,李建華坦稱難度很大,既有市場、資金方面的困難又有體制上障礙。他認為,現在油價是步步看高,當下很難找到一個適合的儲備時機。另外,100多億元的資金地方財政也很難支撐。但他又表示,如果廣東自己不做相應的儲備,也很難指望中石油(資訊 行情 論壇)、中石化兩大石油公司,他們對此并沒有積極性。

  有媒體報道并為證實的消息稱,在近期召開的廣東省長常務會議上,已經取消了這一能源儲備機制的規劃。原因是地方政府并不想通過政府出資來解決應由石油公司承擔的責任。

  盡管地方政府與兩大石油公司在儲備上存在利益博弈,但對于地方政府來說,一些花費是必不可少的。就在這次液化氣問題上,根據廣州市政府公布的對低收入者、

公共交通部門的財政補貼規劃,在接下來的三個月中將合計補貼4600多萬元。

  對這次“氣荒”,廣州市政府則表示,會針對電、油、氣這些能源問題,抓緊研究建立戰略能源長效保障機制,確保廣州能源供應的長期穩定。

  看來,本來一直在國家層面議論的比較熱的能源安全已經無可避免的落到了每個地方政府的頭上,剩下的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財經時報》,中國人首選的經濟周報!
全年定價:98元
電話訂閱:010—87762866轉8011、8017
網址訂閱:#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693,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