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謀求鐵礦石定價體系改革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11日 09:41 《財經時報》 | |||||||||
如果再次在鐵礦石談判中失利,中國很可能謀求全球鐵礦石年度談判體系的改革。最可能的改革方案有兩種,一是憑借中國是全球最大鐵礦消費大國的實力,確定國際鐵礦石談判中的“中國價格”,二是將“年度定價”的游戲規則修改為“半年或三個月定價” □ 本報記者 李文科
中國是全球鐵礦石的最大消費國,但在往年的鐵礦石價格年度談判中屢屢陷于被動,無法在談判桌上發出與其“消費實力”相當的聲音。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受制于現有的鐵礦石年度談判定價體系。 有跡象表明,中國或將謀求現有鐵礦石年度談判定價體系的改革。 舊體制惹的禍 盡管已過去7個月,中國鋼鐵業界對于年初那次鐵礦石價格談判依然耿耿于懷。是次談判中,中國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迫接受了71.5%漲幅的苦果。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一位高層領導曾指出,這一切都是現行價格談判機制惹的禍。 目前的鐵礦石價格談判始于1981年。根據傳統的談判習慣,國際鐵礦石市場分為日本市場和歐洲市場。每個財政年度在東方以日本鐵礦石用戶為代表,在歐洲以德國用戶為代表,與世界鐵礦石三大主要供應商澳大利亞必和必拓集團、力拓集團以及巴西淡水河谷礦業公司分別確定日本和歐洲市場的鐵礦石價格。 消費商中的任意一方與供應商中的任意一方價格達成一致后則談判結束,國際鐵礦石供需雙方均接受此價格為新的年度價格。 這樣的談判規則,造成了2005年中國的寶鋼連同國內各家鋼廠以及歐盟的鋼廠無奈吞下了日本新日鐵與淡水河谷公司談下的71.5%漲幅的苦果。 由于作為主要談判方的日本新日鐵公司在三大礦業集團的很多礦山中占有不少股份,因此其實際承擔的壓力要小得多。據一份未公開的統計數據,日本鋼鐵企業今年鐵礦石的實際進口價格比國際價格低25%。 日本陰影 盡管中國目前已取代日本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鐵礦石消費國,但并不能直接導致中國獲得2006年談判中的主導權。 日本鋼鐵業的集中度相當高,日本國內僅有三家大鋼鐵廠,極易形成合力并結成聯盟。同時,今年日本鋼材形勢較樂觀,鋼廠盈利空間較大,日本方面同時預測2006年鋼廠的另一大原材料——焦炭價格可能回落,因而其接受鐵礦石上漲的可能性較大。 再加上其在三大國際巨頭中參股較多,從某種程度而言,鐵礦石漲價給日本鋼廠的成本壓力可以在供應商的紅利中得到彌補。 業界認為,日本很可能再次成為三巨頭談判的突破口,和去年一樣,繞過中國和歐盟將鐵礦石價格確定下來,然后依照鐵礦石年度談判的慣例,中國將不得不再次接受“日本的談判價格”。 改革的可能 但有專家認為,龐大的中國需求是一把雙刃劍,中國應將之轉化為改革現有鐵礦石年度價格體系的動力。 目前,全球鐵礦石的三大供應基地分別是巴西、印度和澳大利亞,三大供應基地的最大出口對象都是中國。其中,巴西約有67%、印度約62%、澳大利亞約67%的鐵礦石供應給中國。 2004年,中國市場進口增長已相當于全球市場增長量的80%,中國粗鋼產量已從占世界的10%上升到了25%,并將繼續引領全球鋼鐵業的增長。 這使得中國改革現有鐵礦石年度談判體系成為可能。且有跡象表明,中國鋼鐵業在政府的支持下正在爭取鐵礦石的全球定價權。 最可能的改革方案有兩種:中國憑借其全球最大的鐵礦消費大國的實力,確定國際鐵礦石談判中的“中國價格”;或者修改其“年度定價”的游戲規則,轉變為“半年或者三個月定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