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球通到神州行式部署 陳裕光展示快餐演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20日 20:22 《財經時報》 | |||||||||
香港餐飲龍頭欲將旗幟插遍北美的同時,也絕對眷戀內地溫暖懷抱,要吃遍兩個市場 □ 本報特約記者 常欣 當韓國飲食借助電視劇向全球兜售的時候,很多人開始抱怨,中國餐飲沒有國際品牌是因為少了《大長今》這樣的形象大使。其實,比起《大長今》那雙烹出精美料理的纖纖玉
作為香港餐飲龍頭——大家樂(0341,HK)的主席,陳裕光在不懈地進行著中式快餐的“全球通”計劃,欲將旗幟插遍北美。同時,他也絕對眷戀內地溫暖懷抱,要將公司業務進行“神州行”式的部署。 重整北美業務 說起大家樂,也許北方人對它還不是特別熟悉,但在華東華南,人們對它并不陌生,特別是去過香港的人都會對它印象特別深。在香港的大街小巷,大廈高層或是地下室,你總是在不經意的回眸間看到它那個黃底紅字的LOGO,你也總有那么幾頓飯要貢獻給大家樂旗下的餐館。這個36年前從小飯館起家、土生土長的香港家族企業,在香港統治著從米飯面條到三文治再到意大利面的快餐王國,以25%的市場份額超過麥當勞5個百分點。 但是,對于城市規劃師出身的陳裕光來說,香港只是規劃藍圖的圓心。 陳裕光是創始人羅騰祥的女婿,21年前陳裕光難拒岳父盛情加入大家樂擔任顧問,1997年正式成為集團執行主席,8年來南征北戰,大家樂的地盤在全球不斷擴展,為家族和股東們都立下了汗馬功勞。 陳裕光近日宣布,全面收購其在美國、加拿大的中式快餐連鎖——滿洲鑊(Manchu Wok)。在這個收購項目中,大家樂共投入1800萬加元(約1.2億港元),一方面以約1130萬加元(7514萬港元)的現金買下了滿洲鑊企業的加拿大股東Ken Fowler Enterprises Ltd.及管理層手中51.24%的股權,另一方面,承接KFEL為滿洲鑊所承擔的670萬加元(4400萬港元)銀行借貸,自此,大家樂成為這個在北美擁有201家分店的中式快餐集團的唯一東家。 滿洲鑊是陳裕光全球通計劃的第一顆棋,也一直是他的一塊心病。2001年,大家樂以437萬加元(按當時匯率計算約2274萬港元)買入滿洲鑊47.78%的股權。在加拿大獲得碩士學位的陳裕光,當時對老外多少還有些迷信,認為合作伙伴比自己更熟悉北美市場,所以把經營管理權交給了KFEL,大家樂只是作為純股東。 后來陳裕光發現,市場并不“認同鄉”,滿洲鑊在加拿大人手中,幾年來給大家樂帶來的虧損高達2600多萬港元。在過去10年中,大家樂從未出現虧損,過去5年里,大家樂的利潤更是一直以15%的幅度增長,股票價格共上揚了22%,公司一直排在《福布斯》全球最好的小公司之列。 在本土業務蒸蒸日上的對比下,北美生意更加顯得慘淡。 “我們將在今年年底前做出決定,或者出售手中滿洲鑊的股份,或者全面買入”。陳裕光今年7月在公布公司業績時這樣向股東解釋。 三個多月后,陳裕光選擇的不是因噎廢食,而是一口吞下滿洲鑊,力圖變廢為寶。“我們沒有放棄,是因為見到市場的潛力。我們過去是做得不夠好,但市場確是存在的。”陳裕光說。 他還向股東出示了一組對比數字:美國整個餐飲業市場的收益是2.8萬億元,香港是500億元,即大于香港市場50倍;美國的快餐占9000億元,香港則為100億元,即大于香港90倍。而且,快餐占美國整個餐飲業市場三四成,香港雖然近幾年不斷有增長,但都只是占20%。 在陳裕光的說服下,市場對這次收購活動投了贊成票。消息公布次日,大家樂即以全日最高價8.85元收市,升1.14%。 資本、管理兩手抓 數字畢竟是空洞的,市場需要的是行動力,以實干家聞名的陳光裕當然明白這一點,于是他開始揮動屢試不爽的管理大棒,展開對滿洲鑊的整改。 滿洲鑊還在KFEL手中時,數學平均成績低于亞洲人的加拿大人,不僅向GE借了利息高達9厘的貸款,還經常把錢從加拿大總部借至美國去營運,高利息加上匯率上的損失,滿洲鑊背上了不小的債務包袱。 在國際金融中心氛圍中淫浸多年的香港人自然會算計得多,這次全面收購了滿洲鑊,陳裕光決定用手頭現金償還大部分債務,其余的貸款則轉至香港銀行,息率一下子降至4厘多,“同時還會安排好匯率上的問題。”陳裕光說。 而針對滿洲鑊居高不下的營運開支,陳裕光將下大力度“節流”,準備從目前每年2000萬加元的開支收縮到1000萬。陳裕光首先決定關掉滿洲鑊一些虧損嚴重的店鋪,同時大力推進特許經營制度,力圖發掘更多特許經營加盟者。 “每個特許經營戶都等于是一個小老板,他們會很銳意去發展自己的業務,而只要他們的收入穩定向上,公司便有穩定的收入。”陳裕光這樣理解特許經營,這同時也是他的用人之道。滿洲鑊目前共有155家是特許經營店,每年可預期向大家樂約700萬加元。 對于余下的46家直營店,陳裕光自然也有一套辦法。“這些直營店分散在美加兩地,較浪費公司精力,所以會將它們集中發展,比如可以將一些分店集結,用一個區的特許經營模式賣給經營者,這樣可以令管理更有效率。”陳裕光說。 在香港,大家樂注重管理一直為業界所稱道,其率先實行的中央采購制給公司帶來了不小利潤,被很多公司所效仿。“許多基本的食物加工步驟都集中操作,一旦食物到了分店,60%的質量已經得到了保障,你不需要在分店雇傭熟練工人,公司運營成本自然大幅降低。”陳裕光指破訣竅。 不僅會管食物,陳裕光更會管人。為了激勵員工士氣,1999年,大家樂向125名副經理級以上的員工配予10萬至40萬認股權證,當時3元左右的股價目前已經升至8元多,一些從不炒股的員工在幾年間就變成了百萬富翁。 其實,城市規劃專業出身的陳裕光,不僅是管理高手,在資本市場上也同樣發揮著專業精神,他知道何時應該出手鋪筆直的馬路,何時迂回地建高架橋。陳裕光從去年就在領匯基金準備上市的時候積極認購,此次領匯基金重新上市時更是不遺余力。這樣一方面可以對沖店鋪租金上漲的風險,一方面也是在為大家樂拿到領匯旗下的好地段鋪路。 陳裕光的資本加管理的“兩手抓”在“利華超級三文治”身上也同樣奏效。2003年,陳裕光在市場最低迷的時候,以低于凈資產的價格收購了“利華超級三文治”,收購后不但大力壓縮租金及人工等成本,同時大家樂中央采購的優勢減低食物成本,并積極改良產品配搭、調整成本結構、翻新分店并提升店鋪形象,利華三文治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咸魚翻身,從虧損一舉變成大家樂的利潤增長點。 “我們有信心在18個月內,將滿洲鑊轉虧為盈,甚至有輕微進賬。料5年后,滿洲鑊可占大家樂收入的5%。”陳裕光希望在北美續寫神話。 不忘“神州行” 在進行“全球通”之時,陳裕光并未忽略“神州行”的部署。大家樂雖然有在華南投資(資訊 行情 論壇)開店失敗的經歷,但是陳裕光認為,隨著中國大陸消費者的消費能力的不斷增長,現在時機已經成熟了。 事實上,大家樂已經卷土重來。2003年,陳裕光買入上海新亞大包50%的股權,并于7月正式主責其日常業務管理工作。接手后,陳裕光逐步關閉一些沒有盈利的店鋪,同時積極推行一系列的業務改進計劃,包括營運管理、市務推廣、店鋪設計以及餐單重組等。陳裕光相信新亞大包能夠很快盈利。而目前在上海,第一家大家樂店面也已經開業。 在陳裕光的規劃中,他希望未來五年內,內地可開設約50家新店,而內地業務比重會由目前占總銷售的5%擴大至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