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中國經濟季報》認為消費支出目前仍難成中國經濟增長主要動力
雖然今年以來中國的消費支出開始增強,但仍然不足以替代投資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世界銀行經濟學家稱,對于中國來說,擴大社會保障網絡對于目前拉動消費和促進經濟增長至關重要。
世界銀行專家提出,很重要的原因是社會保障網絡的欠缺,未來養老、醫療及教育的成本的不確定性影響著每一個家庭的儲蓄,而只有消除這種不確定性才能促進個人消費。“中國應當以國家行動計劃來開發社會保障系統。”世界銀行東亞及太平洋地區副行長孔杰忠說。
在世界銀行3日發布的《中國經濟季報》中顯示,包括消費在內的國內需求在第三季度加速增長,使經濟增長率保持9.4%的高水平。其中,曾經受到2004年緊縮措施影響的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在今年開始復蘇,并在最近幾個月保持10%至11%的同比增長率;以個稅改革和取消農業稅為代表的幾項稅收措施對家庭帶來收入增加并提高了整體居民的消費水平。但總體來說,2005年中國經常賬戶盈余預計將創記錄地達到GDP的6%以上,消費很可能繼續滯后于投資,“個人消費和政府消費的增長速度不會超過GDP的增長速度。”
對大多數城鎮家庭來說,住房、子女教育、醫療目前已成為家庭負擔中的最主要部分,占據了他們收入的大部分。在教育、醫療和養老領域進行市場化改革的同時,中國對國民的社會保障水平嚴重滯后已是不爭的事實。
有資料顯示,中國目前80%以上的勞動者沒有基本養老保險,85%以上的城鄉居民沒有基本醫療保障,城鄉困難群體沒有制度化的社會救助,1.4億老年人和6000多萬殘疾人以及億萬婦女兒童缺乏必要的社會福利。國家對社會保障的投入嚴重偏低,國家財政用于社會保障的支出僅占總支出的2%左右,而國家財政收入事實上已經從1997年8000多億元增長到2004年2.6萬多億元。
“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掌握那么多的資源完全能夠使一個政府運轉得很好,可是我們看到事實并非如此。”世界銀行駐華首席經濟學家郝福滿談到,即使是較低的保障水平,在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的差距仍然巨大。“因為中國富裕省份比貧困省份收入多得多,富省的人均開支是窮省的10倍。這樣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多數窮省和廣大農村地區缺乏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
以醫療衛生領域為例,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的醫療保障水平令世界稱道,“赤腳醫生”成為中國特色的醫療體系的代名詞。但90年代以后,醫療體制發生了很大變化,衛生支出雖然一直在增長,但大部分花費在城鎮醫療保險計劃和補貼城市醫院,而貧困省份和農村地區的政府衛生投入卻遠遠不夠。衛生需要越多的省份,政府衛生支出卻越少。
中國政府希望經濟增長減少對投資的依賴,更多地以穩定性更強的消費為基礎,以合理的公共財政政策促進消費在GDP中貢獻份額。10月份召開的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求經濟增長方式朝著資源節約型、知識驅動型以及更加公平共享的方面轉變。世界銀行經濟學家指出,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需要公共財政措施的配合:加強政府在教育、醫療衛生領域的作用,開支從投資轉向醫療衛生和教育,并明確政府在提供經費方面的角色,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這些將直接降低國民儲蓄和投資,促進消費,同時推動和諧社會的建設。
研究東亞經濟的學者高路易認為,由于缺乏必要的受教育機會、醫療條件,嚴重影響了下一代富裕的機會和希望,這不但損害了社會的公平,而且勢必加劇貧富差距的程度,甚至影響到經濟的發展。“比如,疾病不成比例地在公共衛生設施薄弱的貧困地區產生,然后傳播到富裕地區去;比如聰明的孩子因為貧困失去上學的機會,這就影響到經濟的效率。”他說。
在高路易看來,解決消費滯后以及貧富差距的辦法就在于通過構建和調整公共財政支出政策,完善社會服務,并使之在全國分配得更均等。這種思路比采取單純的稅收和單純的財政措施更能保證資源分配的有效性,因為前者可能會制約經濟增長速度,而后者并不能減少機會的不平等。
世界銀行對中國政府在公共財政領域作出的探索給予了贊賞。最近中國政府承諾在2010年前為農村兒童提供免費義務教育;另外中國提出調整公共財政資源的分配格局,逐步實現公共財政覆蓋農村并向農村傾斜,為農村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讓公共財政的陽光覆蓋農村”。
另一方面,郝福滿強調,擴大社會保障網絡,不只是增加政府的財政投入,還必須注意讓各級政府更有效地管理資金,保證讓錢用到刀刃上,包括項目組織效率、控制下級政府使用資金的方向等方面。
這源于世界銀行對中國衛生系統改革所進行的調查。近年來,由于在政府醫療衛生機構中強化了經濟激勵機制,引發了一些不合理的現象。一項對村衛生室的研究表明,符合合理用藥原則的處方不到1%;在另一項調查中,對闌尾炎和肺炎的治療中不必要的開支高達20%。
世界銀行呼吁建立一個平衡基金,用于從城市到農村的再分配,保證讓農村和貧困省份分享到更多的社會財富,得到充足的社會保障和公共產品服務。同時調整發展模式,從資本密集型向勞動力密集型轉變,減少對勞動力流動的限制、提升服務業質量和規模,以此來調整貧富差距。
作者:曹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