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能產業未來10-20年有較大動作 廣東潛力巨大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31日 10:33 南方日報 | |||||||||
綠色和平組織近日委托世界著名的風能顧問加勒德哈森伙伴有限公司撰寫了一項風能調查報告《風力廣東》。該報告分析顯示,在未來10-20年內,中國政府方面可能會有較大動作,中國的風能產業將進入一個勢頭火爆的發展時期。 業內人士或有興趣的金融機構值得對廣東風電開發保持緊密關注。據綠色和平預測,廣東省有能力在2020年,實現2000萬千瓦的風電裝機容量。這樣的裝機規模每年將發電350億
宏觀政策面日趨利好 出于降低能耗及環境保護因素的考慮,吸納民間投資,做大風電產業已被納入了各級政府的視野。 綠色和平的這份調查報告勾勒了風能投資與開發在大的政策層面日趨利好的圖景:今年2月28日,全國人大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目前有幾件事情現在進展是不錯的:首先是從規劃和目標來說,國家能源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國家發改委就《全國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綱要》舉行了討論和座談,希望這個規劃和目標能夠在今年年底出臺;另外關于專項資金,財政部已經承諾,在2006年度向全國人大報告的時候,就要報告可再生能源專項資金的使用;此外,包括電價分攤辦法,現在正在制定之中,也希望能夠今年出臺。 今年8月10日,國家發改委主管能源的副主任張國寶在“2005中國電力論壇”上表示:“我國將著力調整電力結構,今后審批電站建設項目將傾向發展水電等可再生清潔能源。2006年1月1日即將實施《可再生能源法》,其十二項配套文件正在緊急制定中,尤其是關于風電發展,風電將是我國未來最有希望增加裝機容量的能源。” 大規模開發已啟動 除了政策激勵推動,另一方面,風能大規模開發來自于市場需求拉動。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李俊峰分析,首先是中國龐大的電力需求拉動著風電的投資開發。去年中國電力裝機容量是5000萬千瓦,今年可能是6000萬千瓦甚至更多一些,那么到2020年至少需要10億千瓦,也就是說從現在開始,大概每年需要5千萬到6千萬千瓦的裝機,才能滿足中國的電力需求。 為了填補電力空缺,國家為能源產業繪制了宏偉藍圖,計劃2010年前增加總容量至68億千瓦。國家發改委最近發表了一項聲明,詳細闡述了不同方式的發電比例,該比例中,2004年,包括風能在內的可再生能源總裝機容量僅為0.7GW(百萬千瓦),到2010年計劃升至4GW,到2020年計劃升至40GW。由此可見其中潛藏的巨大商機。 持續旺盛的電力需求為風力發電提供了廣闊的市場。根據這個的情況,國家發改委去年公布了一個風電開發目標,到2020年準備是2000萬千瓦,現在初步想把這個目標調整到3000萬甚至4000萬千瓦。并且從各個省的積極性來看,還有可能高于這個數字。 李俊峰稱,中國的風力發電已經開始“火”起來了,大規模開發已經啟動。目前,國家五大電源公司、一些民營企業、一些省級的能源投資公司以及一些過去沒有涉足風電的一些能源投資公司,像長江電力、神華集團以及三大石油公司,都在積極進行探索或者已經開始進入風力發電行業,甚至像廣東核電這種過去只從事核電投資的公司,目前也在關注風力發電。 廣東有潛力領跑全國 就在這樣一塊令人垂涎的空間里,綠色和平組織國際總干事葛德·萊伯德指出,廣東有可能成為這個增長的前沿,有潛力成為中國在這一領域的領頭羊。 首先,廣東風能儲量媲美最大風電國德國。《風力廣東》調查顯示,目前研究人員普遍認為廣東的平均風速相對較低,例如低于英國和西班牙,但是仍可以媲美甚至高于全球最大風電國德國的風速,廣東風電的開發潛力是20GW,并且與德國一樣,海上風速要明顯高于陸上風速,廣東的風能資源含量是非常龐大的。 據悉,廣東省政府表示廣東的風電發展將高于國家初步規劃的增長目標,最近制定的計劃顯示,廣東省風電發展目標提高至在2020年達到3GW,是國家給定目標的兩倍。但《風力廣東》報告認為,如果廣東可以采取與德國類似的激勵措施來確保相應的投資回報與投資保障,那么到2020年,廣東省的風力發電裝機容量可以達到2000萬千瓦,每年將可發電350億千瓦時。所產生的電量相當于整個香港目前的電力供應,相當于目前全省用電量的17%,并且每年可減少2900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報告還認為,就電網而言,廣東省風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在地理位置上接近電力需求中心。就成本考慮,與常規能源進行比較,風能的競爭優勢已經開始顯現。通過規模經濟效應等途徑,有望進一步降低成本。報告還指出,國際金融機構,如世界銀行、日本國際合作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都應該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在中國等國家的發展。另外,廣東應出臺積極的市場激勵政策,進行穩定和合理的定價。香港和廣東在能源方面相互依賴,能源也因此成為雙方更廣泛經濟合作的一部分。 本報記者 郭逸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