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浦-多德:中國創意將風行全球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29日 17:13 經濟觀察報 | |||||||||
特約記者 林嘉澍 北京報道 “去年,中國的記者還在關注‘創意倫敦’。而在四五年之后,英國記者將會不遺余力地報道‘創意北京’。”菲利浦·多德(Philip Dodd)毫不掩飾自己對中國的偏愛。去年底,菲利浦·多德辭去了英國當代藝術中心(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 ICA)主席的職位,轉而創辦自己的文化傳播機構“中國制造(Made in China)”。
他認為,過去經濟和文化的交流都是自西向東的。但在接下來的十年中,傳播方向將會是相反的——不用多久,英國人就該學會如何去適應中國創意風行全球的局面。 英國政府在1998年出臺的《英國創意產業路徑文件》中明確提出了“創意工業”這一概念:“所謂‘創意工業’,即指那些從個人的創造力、技能和天分中獲取發展動力的企業,以及那些通過對知識產權的開發可創造潛在財富和就業機會,并促進整體生活環境提升的活動”。作為創意工業最有力的支持者之一,菲利浦·多德近年來不斷致力于推動中英兩國之間的行業交流。 訪談 問:您創立的“中國制造”是什么性質的機構?主要目的和宗旨是什么呢? 答:中國品牌進軍歐洲,需要立足當地重塑品牌形象。我們能做的,就是通過媒體,讓它們展現在公眾面前。設立“中國制造”的首要目的,就是在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之間建立橋梁——文化橋梁、商業橋梁、教育橋梁。明年,我們將會在英國的曼徹斯特和澳大利亞的墨爾本舉辦兩個當代中國文化節。 其次,我們希望將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進行更有效的融合。中國和英國的東北部很像,都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傳統制造業城市。我們希望能夠將身居兩地的設計師匯聚在一起,重新塑造區域形象。譬如我們會送中國設計師去紐卡斯爾,再邀請英國設計師來哈爾濱。 第三個目標是旅游業。世界旅游業組織認為,在2020年前,中國將成為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屆時,中國人也會成為最大的出國旅游群體。但實際上,我們現在還沒有一本關于英國的中文版旅行手冊。而且,在北京也很難找到那些為外國旅行者準備的雜志。 最后,我們希望能夠把中國學生和歐洲學生帶進同一間教室學習——倫敦六個月、北京六個月。英國學生來北京學習中文與設計,而中國學生將接觸到同樣的英文課程。 問:那么您此次來華的主要目的都有哪些? 答:首先希望進一步運作在曼徹斯特和墨爾本的兩個文化節。我們需要“人”的展示,而不是“物”的展示。我們希望將藝術家帶到中國,而非藝術品。在曼徹斯特,我們正在召開一個為整個國家重塑形象的會議。但中國現在正在為如何打造品牌而困惑,就像10年前的英國那樣。所以,中國政府和各城市都對自身的品牌推廣有著濃厚的興趣。 另外,這次來中國還希望探討一些知識產權方面的議題——在今日中國,“知識產權”是一個有趣的詞組。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對這里廉價的仿冒商品情有獨鐘,但從長遠的角度看,這對中國將會造成巨大的傷害。中國需要知識產權,需要將自己的內容產品送往歐洲。但是,中國的節目似乎依然缺乏國際版權的保護。如果確實如此,那么任何外國人都可以竊取這些音樂,而中國境內的制作人將一無所獲。 問:您認為中國設計界受到歐美創意工業的影響大嗎? 答:是的。中國設計界很“餓”,足以“吃”掉任何東西。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從中國拿走了太多東西。現在,這個方向倒了過來。但是,這個觀點又未必完全正確——我更喜歡用“融合”來描述當下的進程。 深圳,他們正在將自己定位成“設計之城”——就像北京是“文化之都”、上海是“商業之都”那樣。設計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如果中國希望推動產業鏈的升級,那就需要讓自己的產品擁有更多的附加價值,將更多的設計元素融入其中。 問:“創意工業”的概念源于英國,這在中國也能適用嗎? 答:我認為國際交流也意味著因地制宜,做出適當的改變。中國不能將西方的創意工業模式照搬過來,必須認真思考一下,它對中國意味著什么。過去在朝陽區有許多優秀的手工藝人,這是該地區創意產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當這些手工藝人和新興設計師共存,并逐步完成新陳代謝時,我們必須保證那些精湛的技藝不會因此失傳。 在英國,創意工業完全由一些新生事物所構成。但中國擁有古老的文明,它必須留住自己的傳統文化,并嘗試與現代元素進一步融合。我認為,這就是中國創意工業最與眾不同的地方。你們擁有籃球運動員姚明,擁有世界頂尖的模特呂燕,這些人在海外都大受歡迎。同樣,在下一個十年中,中國創意工業產品也將被輸送至世界各地。當然,傳統的中國創意產品在走向西方市場的時候,也必須經過重新包裝,以符合世界消費者的口味。 問:另一方面,現在中國創意工業中的許多想法都來源于西方。您認為我們要如何運用中國文化的特質? 答:當英國創造出許多優秀的文化產品時,他們的創意人員其實是來自世界各地的。中國也應該吸引世界上最頂尖的人才,他們將會把中國文化的精髓與世界上最前衛的元素進行有效的結合。 “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持自我?”所有文化體都面臨這個問題,但實際上,我并不擔心。即便文化交流日趨頻繁,中國的創意工業也不會變得和那些歐美的舶來品相差無幾。畢竟,它們之間擁有完全不同的歷史背景。 就像前段時間的“超級女聲”。這個節目借鑒了“大眾偶像”中許多國際化的元素。但是認真看下來,就會發現其中蘊含著許多中國式的創意。所以,即便是一個“非常西方”的東西出現在這里,它也會被中國文化所改變。全世界都有星巴克,但是各國連鎖店里賣的咖啡杯是不一樣的。“全球化”與“本土化”之間并不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 問:中國的創意工業尚處于起步階段,您認為此時最亟待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答:21世紀最重要的一個單詞就是“獨立”。在英國,政府給創意工業提供了極大的自由發展空間,并提供許多獎勵,鼓勵和提倡獨立從業者的創造力在英國經濟發展中做出貢獻。北京的大山子藝術區最有趣的特點也是那里云集了許多獨立藝術家,小型商業實體各自為政。同時,政府并沒有過多地干預他們。但是,如何讓這些獨立藝術家進行有效的協作與交流呢?或許,舉辦藝術節是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他們可以借此共聚一堂,相互借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