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煤制油項目一哄而上 發改委左右為難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25日 10:15 中國石油網 | |||||||||
中油網消息:目前國內企業上“煤制油”項目已成一哄而上之勢。面對各地報來的眾多立項申請報告,國家發改委主管官員感到有如被架在火爐上烤,批也不是不批也不是。 批吧,項目風險太大。首先是建設能力過大。有研究機構統計表明,到2020年我國“煤制油”能力將超過3900萬噸,投資額超過千億元人民幣,產能已接近目前全國的汽油產量,大有讓現有的煉廠全部停產歇菜之勢;其次是國際原油市場價格波動的風險。國際原油
不批吧,現在內蒙古、云南、黑龍江、陜西、山西、山東、寧夏、甘肅、貴州、安徽、河南、新疆等的“煤制油”項目,許多已經做了投資不菲的前期投入,而所投入的資金絕大部分來自國家銀行。若不批準,讓項目中途下馬,到頭來還是造成國家資金的浪費。 其實,類似“煤制油”項目的處境,國家發改委不是頭一回遇到了。近年來僅石油和化工行業就有諸如甲醇、乙烯、煉油等等需要國家審批的項目也時常置國家發改委于兩難。許多項目也正是摸到了國家發改委的這一“軟肋”,于是紛紛效仿先斬后奏,以達到最終項目獲批。這種辦法被業內形容為“逼宮”。 國家發改委的兩難處境很是讓人深思。為什么這些項目在國家還沒有審批的情況下就敢動手花大錢,造成既成事實“逼宮”?其主要原因無非是兩個:一是這些項目所用的資源和資金是國家的,不用白不用,即使造成浪費也不會追究到個人,更不會有哪個人為此而傾家蕩產;二是只要這些項目動工,政績就算有了,項目決策者可以因此得到榮譽甚至升遷。一句話,這些人不怕浪費,浪費對他們來說不但毫發無損甚至可以為他們增光添彩,而只有苦了同樣是國字號的國家發改委。 國家發改委的兩難處境說明,不改革目前的金融體制和政績考核體制,浪費將永無止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