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東為籌措股權款頗費周章,終獲股權過戶資格
□本刊記者 畢愛芳/文
“我們已經辦理完畢股權轉讓款支付的鑒證手續,工商過戶手續也正在辦理之中。”國慶長假剛過,深圳航空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深航)股權交易受讓方的一位人士對《財經》說
。
經向深圳產權交易中心核實,10月10日,深圳市匯潤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匯潤)和億陽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億陽),作為深航65%股權的競買聯合體,確已在該中心做了前兩期股權轉讓款支付的鑒證手續。這意味著一度沸沸揚揚的深航股權轉讓棋近終局,只待下一步匯潤、億陽在深圳市工商局辦理股權過戶手續。屆時,新股東將正式入主深航,原大股東廣東發展銀行屬下的廣控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廣控)就此全身而退。
深航65%股權拍賣于今年5月23日落槌,以27.2億元成交,創國有資產拍賣最高金額紀錄。若非隨后在股權轉讓款支付上出現波折,這起拍賣或可視為民營資本進入中國航空業可圈點的標志性事件。就在此次拍賣前,2月25日,以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為主題的中央文件——《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剛剛頒行,旨在鼓勵非公資本進入國有壟斷領域。
按拍賣合同規定,股權款將分三期支付,首期30%在股權轉讓協議簽訂后五個工作日內交付;第二期50%在60個工作日內,即8月15日前交付,之后即可辦理股權過戶和工商變更;余額20%則在股權過戶后45個工作日內支付。因系國有股權轉讓,辦理股權過戶手續,需由深圳產權交易中心出具股權轉讓款支付的鑒證。
然而,事實上,股權轉讓協議簽署后,受讓方一直未向深圳產權交易中心出具首付款的支付證明,招致外界質疑。盡管轉讓方廣控和受讓方匯潤、億陽一再聲稱,第一筆款8.16億元已經支付,因不做股權過戶,沒有必要做鑒證等,但懷疑聲浪沒有停息。
直至8月15日,合同規定的第二筆款支付的最后期限到來,匯潤和億陽依然未做轉讓款的支付鑒證,更為外界質疑。15日當天,《財經》曾向深圳產權交易中心詢問,被告之中心未曾收到有關款項到賬證明。此前一天,廣控人士也曾向《財經》承認,第二筆款尚未到位(參見《財經》2005年第17期“深航股權轉讓之惑”)。
直至10月10日,匯潤和億陽才對前兩期股權轉讓款做支付鑒證,緣由何在?
匯潤有關人士透露,“股權轉讓協議簽署后,我們派出工作組進駐深航做調查,發現其資產狀況與原出具的資產說明有不符之處,因此向轉讓方提出了異議,并交給廣東省政府定奪。這種談判很費時間,中間又發生了粵東的興寧礦難事故,省里一時無暇他顧,所以耽擱了時日。”
不過,有知情人士向《財經》透露,新股東在股權款籌措上確有困難。該人士透露,“億陽和匯潤本來只預計以15億元的價格協議收購深航,因受阻《公司法》規定的原股東優先競買的原則而擱淺。后來終以拍賣方式競得深航股權,但比原計劃一下高出十余億元,在這么短的時間里要籌措這么大一筆錢,當然不易。”
這位人士還透露,“按合同規定,第二筆股權款系總價款的50%,即13.6億元。目前的第二筆款是分幾次支付的,9月30日支付完最后一筆。”
顯然,拿出27.2億元的股權款對匯潤和億陽并不輕松。而且,自拍賣事件后,深航確因股東身份的變更引致了一些經營麻煩。
最突出的表現是,原計劃于今年七八月進駐的四架波音飛機急需大筆資金支付“到場費”,而因深航股東變更,銀行收貸,公司幾乎難以收貨,令新股東頗費周章。此外,包括工商、稅務及外匯管理部門在內的諸多政府部門,也因原國有大股東廣控的退出而對深航的態度有所變化,多多少少顯示出對民企的不信任。
而對于此次收購,匯潤和億陽則一直表現得信心十足,一再強調并非一時沖動。據《財經》了解,早在兩年前,匯潤方面確實就已與廣東省政府進行談判,希望協議收購深航,但未果。
收購完成之后,匯潤董事長趙祥曾經自信地對深圳當地媒體表示,“我們目前正在邀請民航專家制定完善深航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初步的設想,是在三年內充實飛機數量,從目前的29架增加到50至60架。未來六年內使深航成為國內大型航空公司,九年內躋身國際一流航空公司之列。”
然而,對于兩家民企的此番豪舉,業內一直不甚理解。他們認為,以如此高昂的代價進入利潤率趨低而競爭激烈的航空業,未來經營難免困難重重。去年深航稅后利潤為2.3億元,今年稅后利潤預計僅8500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