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工商局房山分局以護農、助農、支農、扶農、富農為出發點,扎實開展“紅盾護農”工作,將保護農民利益、促進農業發展、服務農村經濟相結合,積極為“三農”發展服務。
農資市場是直接關系著“三農”的大事。為此北京市工商局房山分局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對此問題長抓不懈。經過幾年來一系列的治理規范,共注銷或吊銷不具備種子經營資格的企業12家,鑒證種子合同68份、合同金額1800萬元,查處涉農違法案件26起,沒收假種子28萬公斤、菜種420袋。從而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110萬元。
為推動“
2005紅盾護農行動”在全區的開展,局領導多次向主管農業的區領導作匯報,引起了領導高度重視。副區長王忠海出席了在房山分局召開的“2005紅盾護農行動”動員會。會議部署了《房山工商分局2005紅盾護農行動工作方案》,房山工商分局和農資企業代表聯合,向廣大農資銷售商戶代表發出倡議:遵紀守法、保證質量、優質服務、誠信守約,決不讓一滴假農藥流向市場,決不讓一粒假種子播入農田!執法人員正在農資市場檢查農資質量
搭建平臺解民憂
房山是京郊農業大區,農副產品種類豐富,工商分局積極拓展服務平臺,扶持、鼓勵和指導農村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
在各鄉鎮成立非公經濟發展聯席會,搭建平臺,統籌協調解決農村非公經濟發展中的問題,各工商所干部深入鄉鎮街道,走訪企業和農戶,察民情、解民憂、辦實事。并結合企業年度檢驗工作,組織人員深入邊遠鄉鎮為農村集體企業、私營企業提供上門年檢服務。
為加強農村企業合同管理,分局成立合同工作指導站,從提高企業信譽度和履約能力入手,培養企業運用合同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針對種子經營單位“小、散、雜”的客觀現實,在合同管理工作中,嚴格管理,積極扶持,對于大宗或大戶買種子的單位或個人,積極推薦到區種子公司,樹立轄區種子企業的信譽。同時,憑借登記和執法職能,對有嚴重違法行為的企業依法予以吊銷;對經營不好的企業,動員他們向區種子公司靠攏,以資產參與區種子公司重組。經過幾年的工作,房山區內逐步實現了以區種子公司為一級法人、兩級經營的管理體制,全區種子市場實現了供銷一條龍的經營體系和監管一條線的管理體系,使種子市場逐步實現了主渠道供應有序、質量可靠、農民放心、政府滿意的良好秩序,保障了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
為將房山的農產品推向市場,房山分局在光彩房山網站上大力推介房山農副產品,幫助其尋找銷路。分局還在豐臺區新發地批發市場組織召開了“房山區農副產品推介會”,農民自己將名優農副產品運到大型批發市場,直接與市場經銷大戶接軌,共達成銷售意向78個,意向訂貨額300多萬元。
創新機制樹信譽
房山分局主動、積極地延伸自身的監管空間,不斷改進工作機制,將護農工作融入工商部門職能之中,切實從保護農民利益出發,在社會上樹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譽。
他們推出了紅盾護農打假三項措施。一是建立誠信經營的自律機制。用大環境影響企業,開展企業誠信教育,增強企業自律意識。二是在企業中廣泛宣傳和開展“重信譽、守合同”工作。通過樹立守信示范企業,使企業自覺利用“守信”品牌去贏得市場份額,以此強化誠信為本、失信可恥的意識;三是推廣《北京市農作物種子合同》、《北京市農藥買賣合同》和《北京市肥料買賣合同》示范文本,并向消費者發放《經營者承諾書》,從進貨渠道、交易所需證件、質量驗收到交易各方當事人的義務和權力都予以法律規范,減少了糾紛和訴訟,也使執法部門有的放矢。
在農資領域推行“放心工程”。結合轄區實際情況,堅持打防結合,標本兼治,著力治本,建立長效機制。尤其是在2005年“紅盾護農”行動中,推行“放心工程”,以種子、肥料、農藥、農機具及零配件等農資打假為重點,開展了一系列的專項檢查活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從而規范了農資市場經營秩序,提高了農資市場監管水平,保障了農民群眾的消費安全。
房山分局還將個體審批權限下放到工商所,方便群眾辦事。鋪設“綠色通道”,突出“簡、快、實”三字,為廣大農村個體經營者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務,降低了他們的投資成本,受到廣大農村個體經營者的歡迎。
開展分級分類管理,減輕企業、農民負擔。分局積極貫徹市局關于加強網格化監管和分級分類管理的監管模式,對農村經營者實行按照風險度劃分網格的做法,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加強巡查,對一般性行業減少檢查次數,使企業安心經營,不斷擴大發展。
普及法律創品牌
分局組建的商標孵化中心積極扶持農字號商標發展。幫助農民樹立品牌意識,推出房山農民自己的名牌,促進已注冊商標的農產品區域化、規模化。截止到目前,幫助注冊農副產品商標85件,其中房山磨盤柿注冊為證明商標。“韓建”牌新特菜、“青龍湖”牌食用菌、“神普”牌出口菜等在國內國際農產品市場具有很高的信譽度。
與此同時,注重規范,支持農業企業爭創名優商標,占領更廣泛的市場空間。科達恒業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家農業高新技術企業,種植的紅小豆及科豐系列大豆在區內已達七萬畝,年產高蛋白豆類1.8萬噸,產品直接出口。建有良種繁育基地和豆類產業園,形成了產業化、規范化、標準化種植,并注冊了“金北聯”商標。但如何使其品牌做大做強,一直是分局十分關注的問題,為此由局長王華鑫帶隊,商標廣告科、工商所干部多次深入企業,進行調研,宣傳《商標法》,并積極協調市局商標處到實地勘驗,幫助該企業重新進行商標注冊,擴大經營范圍。使企業樹立爭創著名商標意識,贏得更廣泛的市場空間。
設立農村流動工商工作站,將法律法規宣傳、消保維權和打擊傳銷等違法行為的工作延伸到農村。琉璃河工商所將種子、農藥鑒別常識及消費維權知識送到田間地頭,使糧農、菜農深受感動。這些做法為拓展工商監管方式,形成與社會齊抓共管,建立和維護良好的市場環境進行了探索嘗試。
區消協在農村建立了11個消費教育學校,普及消費知識,為農民實現健康消費打下了基礎。(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