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三農問題 構建和諧社會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3日 12:02 中國產經新聞 | |||||||||
CIEN記者 何建華 北京報道 2006年將是我國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第一年。面對著成效與缺陷兼有、希望與迷茫并存的現實,有的想走向過去,有的想走向未來。中國的改革與發展到底該往哪個方向走,已經成為一個現在就必須認真探討、并且應當盡快得出一個結論的話題。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核心,它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 當前農村面臨的難題很多。最困難的問題還是增加農民收入問題。統計數字顯示,2004年全國農民人均增收316元,雖然是“政策好、糧價高、人努力、天幫忙”,但是,天氣好壞非人力可以掌控,巨大的政策效應,卻是有目共睹的。 因此,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構筑農民增收的機制勢在必行,時不我待。 建長效機制化解城鄉矛盾 今年兩會,中央提出了“兩個趨向”重要論斷:縱觀一些工業化國家發展的歷程,在工業化初始階段,農業支持工業、為工業提供積累是帶有普遍性的趨向;但在工業化達到相當程度以后,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實現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協調發展,也是帶有普遍性的趨向。 根據上述論斷,自2004年以來已經有22個省市陸續取消了農業稅,從而標志著中國“以工哺農”時代的來臨。 從國際經驗看,許多國家都是人均收入在800美元左右的時候步入“以工哺農”階段,中國人均收入已經超過了1000美元,實施“以工哺農”正當其時。不過,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農民人口比重較大,遠遠超過了別的國家實施“以工哺農”時候的水平,因此,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是要建立農民收入增長的長效機制。 在穩定、完善和強化農業扶持政策的同時,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切實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大力推進農業科技進步,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推進農業產業化和農產品市場化。重點推進農村稅費改革、糧食流通體制改革、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和土地征收制度改革,進一步擴大農業對外開放。借鑒國際經驗,加速城市化和鄉鎮化發展,促進農村人口快速遷移,建立一個城鄉和諧發展的社會環境。 每年新增800萬勞力 農民工問題在較長時間內都將是中國一個引人矚目的重大問題。今后每年新增800萬左右勞力不算,農村每年大約還有1000萬富余勞動力等待轉移,就業壓力大,農民打工收入成為他們增收一個非常重要的渠道,但對外出務工的農民來說,面臨著更多的壓力和阻力,除了自身素質不高,缺少技能培訓外,還有城市門檻高、制度障礙多、權益保護難的問題。進城就業七證八證要收費;社會保障農民無份;住房享受不到公積金;子女上學困難重重;辛苦工資常被拖欠;遇到困難缺少救助……一系列問題就猶如一條條繩索,捆住農民,把農民推向城市邊緣化。甚至被黑社會所利用,不僅影響社會的穩定,而且影響全面小康進程和構筑和諧社會的基礎。 此外,制度創新問題,如戶籍制度、土地制度、就業制度、財政體制、金融體制、社會保障體制等深化改革問題,牽涉到若干部門利益,改革的難度也會越來越大。農民不富,就不能實現共同富裕,農村沒有小康,全國就不會有小康。只有城市和農村都發展了,才能活血化淤。發展了才能富起來,發展了才能好起來,發展了才能笑起來。因此,為農民減負、幫農民增收還有大量工作要做,可謂任重道遠。 農業反哺現代工業 農業是工業的“母親”。提出“母業”、“母親”的概念,就把農業這個基礎產業賦予了厚重的內涵。也正是依靠農業“乳汁”的哺育,中國從“一窮二白”的起點上,逐步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 數據顯示,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半個多世紀,中國農業對工業化的“有形”貢獻超過1萬多億元。下面一組數據人們就能從中體會到這種貢獻的分量: ——農業稅。國家稅務總局的統計顯示,從1949年到2003年,全國累計征收農業稅394566億元。有關專家指出,我國農民以稅負形式所作的貢獻,幾乎貫穿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各個歷史時期。特別是工業化初期,農業稅對工業化財力的積累居功至偉。 ——工農業產品“剪刀差”。1953年起,為了快速積累經濟發展所需資本,國家開始對糧食、棉花等農產品實行統購統銷政策。由于農產品統購價低于自由市場價格,農民不但承受價格損失,還要以高價購進化肥、農藥、地膜等農用工業品。根據有關部門的不完全統計,從1953年開始到1983年取消統購統銷政策,通過“剪刀差”,農民對工業的貢獻超過6000億元。共和國的國有資產曾高達46%的積累中,農業和農民對此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農林特產稅。1983年,為增加地方財政收入,促進地方經濟建設,國家決定開征農林特產稅。2004年初,國務院決定在全國范圍內免征煙葉以外的農林特產稅。據國家稅務總局的統計,從1983年到2003年,全國累計征收農林特產稅1366.25億元。 ——“隱性”貢獻賬。以上三筆賬是“有形”的,數字也是“看得見的,還有種種無法統計的數字,比如多年來實行的“三提五統”、“縣鄉統籌”、“村級提留”和挑河治水以及各種費用、集資、教育費附加等等。 有關專家認為,特別是大型河道的開挖、疏浚,公路、校舍、水利配套設施等,這些本該由國家投資的,全部轉嫁給了農民,以上幾筆數據,其金額就高達5萬億元按現價算。 中國財政投入長期以來偏重于工業和城市,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文化、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嚴重滯后。農業一方面是高付出,一方面國家對農業低投入,這中間的”隱性“貢獻更為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