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日企繼續擴大現地采購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3日 02:13 第一財經日報 | |||||||||
本報記者 沈柬貝 發自上海 人民幣升值后,曾有外電認為,日本企業將縮小在華投資。而日前于上海舉行的中日制造業國際采購論壇暨洽談會透露的信息卻是,日本在華企業將會進一步擴大在中國的采購。
論壇由亞商采購網(至亞網絡技術上海有限公司)與日本富士通集團共同承辦。富士通集團、亞商綜研咨訊董事長佐井強研究發現,盡管中國企業是日本企業的競爭對手,但是中國也是最重要的供應商,大型機電、汽車制造廠都在加速和擴大在中國的零部件采購。其中日立制作所2005年要實現37億美元的采購目標,索尼公司聲稱三年內采購額要增長5倍(營業額連動),NEC的計劃也是要將中國的采購量提高至2000億日元。NEC國際市場的手機也基本上是中國工廠生產為主,軟件的采購也將達到110億日元。 事實上,降低成本的關鍵就是現地采購的擴大。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上海代表處次長高原正樹指出:“道理很簡單,進口會使企業提高成本。”據了解,當前進駐中國的日資企業采購區域也在越發集中。“上海、蘇州成了日資企業投資的首選,中國國內目前的供應商約有140家,其中就有100家來自上海和江蘇,2005年的比例更是大幅度攀升,其中超過60%的投資分布在華東地區。” 據高原正樹透露,雖然華南地區采購也占了20%,但是日方企業都希望盡量將采購范圍鎖定在華東地區。不過,高原正樹認為,日資制造業在華采購還是不夠高,現地采購只有47%,平均50%都不到,續投空間非常大。“從進口采購過度到現地采購則是日企當前表現很明顯的一個意向,隨著人民幣升值壓力的存在,伴隨的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在降低成本計劃的同時,降低采購成本是最有效的方法,而且現在還沒有進駐中國的日本企業希望從中國進口部件的企業也相當多。” 不過,東芝國際采購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村井博說,東芝去年在華采購量達到人民幣150億元,但其中90%卻是來自在華外資企業,“坦率講,我們在當地公司的采購量還非常少,只有人民幣15億元。” 村井指出,大部分中國企業還不具備生產高端產品的能力,盡管組裝工業方面顯示了一定的實力,可是核心技術上依舊難以與外資企業競爭。“只是目前組裝方面勞動力成本非常低,對于制造生產的委托上,當地化已經越來越擴大,相關的采購也在大幅上升。有當地的企業,東芝當然希望擴大在當地的采購份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