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制造業中國存在長期機會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08日 15:17 財富時報 | |||||||||
近期,有兩個看似不相關的信息,值得國內業界關注。 一是全球第二大消費電子生產商日本索尼公司(Sony)發表中期經營計劃,表示將在截至2008年3月底的三年內在全球裁員10000人(日本裁員4000人、海外裁員6000人),占整體員工的6.6%.索尼會長兼行政總裁的斯特林格表示,將關閉全球11座廠房、處理出售總值1200億日元的不動產、股票和非核心業務資產。值得注意的是,斯特林格稱,索尼在重整架構后,
二是曾是全球筆記本電腦最大制造地的臺灣關閉了島內最后一條筆記本電腦生產線,將其移往中國大陸生產。臺灣媒體日前稱,早期堅持在臺灣生產的大眾電腦生產線在9月份已悄悄停工,這是大眾電腦在臺灣的最后一條代工生產線。 這兩件事情實際上都顯示了一種趨勢:中國大陸在高端制造業上,存在長期的機會和比較優勢。索尼裁員和業務轉型似乎離這個判斷遠一點,但索尼轉型之后釋放出的產能,將由其他制造商來承接。雖然中國制造商短期內不一定能完全生產索尼的各種產品,但現在索尼在中國的合資廠或獨資廠,已昭示了中國在高端制造業上的發展空間。 臺灣島內的筆記本電腦生產線全部遷出,許多移往大陸地區,非常明確地顯示了大陸地區在高端制造業上的地位和增長潛力。臺灣大眾電腦董事長明確表示,“將制造基地牽往大陸是無法避免的趨勢。”道理很簡單,臺灣其它品牌的筆記本電腦早已將生產線遷至勞動力和生產成本都更便宜的大陸,這些公司因此能生產出價廉物美的筆記本電腦。據非官方統計,臺灣電腦制造商在過去20年里向大陸地區投資已達1000多億美元。 在這種趨勢下,未來全球更多的高端制造品(尤其是電子產品),恐怕都要打上“Made in China”的字樣了。 國內手機制造業的計提困境日前,海爾電器正式發布業績公告,數據顯示,上半年公司共虧損3.97億港元,而去年同期的這一數據還為盈利4498.3萬港元。作為海爾集團旗下的一家香港上市公司,海爾電器目前的主營業務為手機等電訊產品的制造及銷售,其中內地仍為其主要市場。據海爾電器2004年年報顯示,內地市場收入占公司年內營業額的92%.從今年1月1日起至6月30日公司營業額為21.18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22.9%,扣除非經常性項目后共計虧損3.97億港元。 海爾電器虧損意味著國產手機虧損的狀況進一步惡化。此前,已公布的國產手機上市公司半年報表明,TCL通訊上半年虧損8.53億港元,手機銷量為190.6萬部,較去年同期的440.1萬部跌57.0%;波導股份今年上半年虧損1.07億元人民幣,這是2000年以來的首次;夏新電子今年上半年出現了5757萬元的虧損;康佳上半年手機業務共實現銷售收入8.88億元,同比下降57.35%,也出現虧損。此外,東信、科健等主流國產手機企業相繼發布的上半年財報也顯示出現虧損。 與國內各種品牌手機生產商的窘境相比,境外品牌手機正在反攻中國市場,給國產手機廠商造成了相當大的壓力。在國產手機的第一陣營中,如此之多的生產廠家出現虧損,且虧損數額如此之多,創下了國產手機生產史上的一個“奇跡”。從目前形勢看,這種局面在今年之內將難以扭轉。 國內手機生產商之所以集體陷入困境,與國產手機集中在相對低端的產業鏈條上競爭有較大關系,由于缺乏技術創新,同時缺乏設計創新,使得國產手機在消費品市場的競爭中,正逐漸滑落。未來,國產手機的一條出路可能是“走出去”,尋求國外市場,另一條出路則是加強技術和設計的創新,并且通過企業并購來擴大規模和市占率。 (賀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