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競購廈華 欲與海信試比高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30日 10:23 財富時報 | |||||||||
海信集團收購科龍電器并進入國內白電“第一陣營”,這似乎刺激了同城對手海爾集團,于是,海爾集團也開始瞄上了并購,并試圖在“黑電”業務上有所作為。 本報記者 魏蕾 中國家電業現在就像好萊塢,頻繁上演著大片。海信收購科龍剛剛塵埃落定,同城兄
有消息稱,海爾近日卷入了兩起收購傳聞中。一則傳聞是,如果美國的反壟斷機構阻止惠爾浦收購美泰克,海爾會考慮重新介入;另一則是圍繞廈華電子的股權轉讓,海爾集團和臺灣的中華映管都成為傳聞的主角。據稱,海爾目前正在與廈華電子的第一大股東廈華集團談判,有意入主廈華,增強彩電實力。 海爾競購廈華,是做給海信看的 對于海爾集團競購廈華電子股權一事,廈華方面予以否認。而海爾方面的態度則顯得比較曖昧,海爾副總裁喻子達對記者表示,“這些事情都還沒定下來,目前還不方便發布任何信息。” “因為他們是上市公司,如果事情有了結論到時會發布公告,但目前還處在談判期間,無論哪一方也不敢擅自對外透漏信息。”一位業內專家這樣分析,海爾集團競購廈華應該不是捕風捉影的事,而且憑海爾在全球家電市場的影響力,在此次競購中勝出的可能性較大。 隨后,記者電話分別聯系了海爾和廈華某分公司的負責人,“確有此事,正在談。”這是從他們那里得到的答復。 這一點,記者也從家電資深專家沈聞澗那里得到證實。據他透漏,事實上,海爾一年之前和廈華就有過接觸,并與彩虹電子競購過,但是價格等操作思路上沒有得到認可。 “現在海爾重新提出收購廈華是給海信看的。”沈聞澗表示,海信收購科龍,直接在白電領域挑戰海爾。“實際上,也是兩大家電企業暗里較勁,明里比拼。” 據悉,如果海爾集團要收購廈華電子股權,海爾彩電公司將是主要談判者。 海爾欲做大黑色家電 “廈華電子為海爾集團收購提供的可乘之機,在于其長期缺少大發展所需的資金。”廈華山東分公司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記者了解,廈華電子今年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實現的23.93億元主營業務收入中,來自電視機的部分高達23.09億元。也就是說,廈華電子主營業務幾乎完全是電視機一統天下。截至6月30日,廈華電子的資產負債率為75.44%。盡管如此之高,但已經是廈華電子近幾年的最好記錄了。 于是,廈華公司急需通過股權轉讓來解決資金瓶頸問題。 “而依靠洗衣機起家的海爾集團,在白電方面一直保持強勢,但由于進入彩電市場較晚,黑電業務一直不溫不火,進入黑電后雖有所突破,但與TCL、海信、康佳、廈華等相比仍有明顯差距。”勝利股份董秘劉志強認為。國內市場如此,而在國際市場,由于“技術壁壘”、“綠色壁壘”以及反傾銷等問題,對中國企業海外擴張形成非常大的阻力,使得一些曾發力海外市場的企業紛紛再度將注意力轉回國內市場。 此番,海信通過收購科龍直接進入了白電一線軍團,海爾似乎也有心效仿。與海信集團看中科龍電器的白色家電優勢正好相反,海爾集團看中廈華電子的是黑色家電。廈華電子的電視機規模雖然不大,但在平板市場上卻穩居三甲。 因此,如果可以像海信集團收購科龍電器那樣將廈華電子納入麾下,無疑可以使海爾集團黑色家電的實力一舉平步青云。 廈華品牌之憂 “其實,廈華不是不想和海爾合作,它最大的擔心就是一旦被海爾收購,廈華的品牌會被雪藏。”有專家這樣認為。 據了解,廈門華僑電子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向蓉此前就表示,廈華電子股權受讓方要保證以下三點才行:將廈華電子的總部留在廈門;保留廈華的商標;保證廈華電子的長遠發展。 此舉很可能是廈華電子在收購方面吃一塹長一智的結果。 廈華電子有關人士表示了對海爾收購的擔心,2002年,聯想當初收購廈華的手機業務也曾表示會保留廈華的品牌,但最終卻沒有兌現諾言。海爾收購廈華后,廈華的品牌就可能被徹底邊緣化甚至消失,所以他們更希望收購方是沒有品牌的中華映管。 對此擔心,記者聯系了海爾方面的有關負責人,他們表示,如果海爾并購廈華能夠成功,會考慮廈華方面的意見的。 據了解,中華映管是全球液晶面板的主要生產廠家,去年中華映管液晶面板的產量達到1560萬片,今年預計又將增長50%。福州電子信息產業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中華映管與廈華電子很可能僅僅只是合作,與去年華映光電與長虹接觸一樣,主要是打通產業的上下游,提升競爭的能力。 “如果廈華的品牌被中華映管收購,就沒有被淡化的可能嗎?那也未必。”勝利股份董秘劉志強說,“如果廈華股份通過競購方式出讓,而且海爾又是這樣躍躍欲試,憑海爾在全球家電市場的影響力,在此次競購中勝出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家電業醞釀重組變局 盡管此次并購事件懸而未定,此前海信集團宣布以9億元價格收購掌控科龍電器也猶在耳邊,但海爾先后意欲收購美泰克、廈華以及此前TCL的一系列收購行動,無不預示著家電業正面臨一場由制造商主導的產業大變局。 “目前,中國家電業已迎來第二輪的重組并購。第一輪重組是在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一部分地方品牌被較為強勢的品牌兼并,并由此催生出全國性的家電品牌,像海爾、小天鵝、TCL等,家電業這種大規模的重組與洗牌在今明兩年將會呈現出愈演愈烈之勢。”勝利股份董秘劉志強這樣認為。 他分析認為,近兩年,原材料價格全面上漲,已經大大壓縮了家電企業的利潤空間,而面對供過于求的市場環境,獲得優勢的渠道商向上游要利潤已成為大趨勢。 面對上下游的夾擊,雖然很多家電企業都聲稱,要以技術進步,產品升級換取生存空間,但目前國內家電企業基本上仍處于組裝階段,拼投入、拼研發、拼技術,對于國內家電企業而言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既然在技術層面的突圍可能性很小,那么依靠重組兼并,提升規模效應,加大與上下游企業的議價能力,則是國內大多數家電巨頭的唯一選擇。”劉志強說,海信此次收購科龍,即是看中了后者在冰箱與空調領域的品牌、市場占有率與生產能力,而海爾想收購廈華也是想彌補自身在電視機領域的不足。 “家電生產企業已經進入了重組時代, 在這當中,沒有旁觀者,或者做大或者出局。”劉志強這樣認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