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熱聽證會 難道又是壟斷行業的又一場陽謀么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29日 17:36 經濟視點報 | |||||||||
從水、電到公交月票、出租車,再到城市集中供熱價格聽證會,市民們越來越感到,聽證會已經逐漸演變成了“漲價會”。在聽證會這個看似公平、公開的光環籠罩下,這些公用事業性質的壟斷企業越來越置公民利益于不顧。 □經濟視點報記者 王新磊
這次價格聽證會上,公眾的民意再次敗北。 在9月25日上午舉行的“鄭州市城市集中供熱價格聽證會”上,23名代表僅有1人反對漲價。一如人們所預料的那樣,“僅有1名反對者”的結局讓暖氣漲價成為定局。 價格聽證會,再成“漲價會”。不少人認為,民意代表在聽證會所設定的“陽謀”里只能退而求其次:漲可以,但只能小漲。 聽證會變成“漲價會” 聽證會變成“漲價會”,這在鄭州市的確已不是第一次了。對于鄭州市民來說,整個2005年就是一個漲價年:水價上漲,電價上漲,公交月票價格上漲,出租車漲價,這次集中供熱價格也要上漲了。 而綜合所有的漲價項目來看,實際都是公用事業性質的壟斷行業以“價格聽證會”的方式,以合法的名義實現的漲價。 盡管聽證會之外,多個媒體傳達出的民意都是反對漲價,但在聽證會上,卻基本都是“一邊倒”——絕大多數市民代表同意漲價的怪現狀。 “聽證會上,我們不是在討論應不應該漲價,而是在討論如何漲價。”一位曾參加過聽證會的代表抱怨,面對企業所提供的大量數據,缺乏專業知識的他們,只能看到虧損的結果,卻無法判斷哪些虧損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更無法判斷出哪些虧損應由企業承擔,哪些虧損應由老百姓承擔。 據資料顯示,經鄭州市物價部門的成本監審,監審人員從9個方面擠出2002~2004年鄭州市熱力總公司(以下簡稱熱力總公司)生產、管理和財務等方面的數據水分6950多萬元,把3年來的虧損降低到995萬元。 除了監審部門外,反對漲價的民意代表黃達也通過實地調查,將矛頭對準熱力總公司經營管理上的漏洞,指出其當務之急是挖潛,而不是漲價。 事實上,無論是水價和電價聽證會,還是公交月票的價格聽證會,民意代表往往是通過企業提供的一大堆數據來判斷一個企業的虧損狀況,而根據數據判斷得出的結論往往是:的確已到了不漲價不行的地步。 這次集中供熱的價格聽證會也不例外。民意代表的作用僅僅是幫助民眾在三種方案中選擇一種:第一種方案是居民采暖按每天每平方米0.185元收費;第二種方案是居民采暖按每天每平方米0.175元收費;第三種方案是居民采暖按每天每平方米0.165元收費。 聽證會的結果是,13名代表同意第三種方案;2名代表同意第二種方案;4名代表同意第一種方案;1名代表反對漲價,漲價會也因此變成了漲價幅度協商會。 從這個結果來看,企業實現了稍漲,百姓也得到了實惠,可謂是一種“雙贏”的結果。事實上,已有人開始懷疑這個皆大歡喜的結果是一個已經策劃好的“陽謀”。 家住鄭州市百花路的市民高先生認為,無論如何選擇,我們都已經“中了‘陽謀’的圈套”:第一種方案和第二種方案只是一個幌子,目的就是要實現第三種選擇。 “這實際上是另一種形式的‘霸王條款’。如果想真正體現公平,就應當加上第四種方案:維持現狀不漲價。”高先生認為。 民眾不能承受之重 從水漲價、電漲價到公交月票漲價、出租車漲價,再到城市集中供熱漲價。公用事業性質的壟斷企業越來越把民眾的利益和企業的公益責任置之不理,一味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鄭州市物價局價格成本監測所在審核熱力總公司的成本時,曾剔除了該公司家屬區采暖面積1.56萬平方米、辦公區2.1萬平方米的自用熱支出。對此,熱力總公司認為,這樣的算法太過苛刻:“不少老職工在公司上了幾十年班,免費用點暖氣也是合情合理的。” 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監審人員發現,熱力總公司固定資產賬目中,公司三產(萬力大酒店、沃力飲品公司、金光超氧公司)占用供熱資產共計3100多萬元,這部分資產折舊本應從成本中扣除,公司卻將這部分三產資產計入了供暖生產用房。 據成本監審報告透露,通過物價部門的審核,剔除、核減與企業供熱無關的支出,包括財務費用、管理費用、固定資產折舊、企業自用熱、輔營利潤、夏季制冷成本等,核增了銷售稅金及附加等之后,實際的虧損情況,并非如熱力總公司所言的那么嚴重。 “熱力總公司三產資產折舊讓老百姓負擔,為什么盈利不計入?壟斷企業分明是利用特權在犧牲公眾的利益。”對此,市民的意見非常大。 在這次聽證會上,黃達通過調查發現,熱力總公司觀念陳舊、管理有漏洞,這也成為他不同意漲價的重要原因。 黃達在對熱力總公司綜合樓進行考察時發現:“上任3個月的經理,對所轄房屋建筑面積、出租面積、出租價格等要素說不清楚。而且其中裝修得很漂亮的6樓房間一直閑置。該公司說是租給了房地產租賃公司,每年1.5萬元的租金,而根據同地段、同樓型市場價測算,年租金應該在4.8萬~5.8萬元。” 事實上,熱力總公司存在的問題還不僅僅是這些。 同是經營城市集中供熱業務的白鴿股份,2004年的供熱業務利潤率高達29.05%,而熱力總公司卻虧損了近2000萬元。熱力總公司究竟是如何虧損的,這些虧損與企業自身經營究竟有著什么樣的關系? 根據熱力總公司提供的漲價申請報告,2004年熱力總公司外購熱源304.83萬吉焦,少回水19萬噸,預計2005年新增成本2495.57萬元。而在東區,僅燃煤就需19.55萬噸,預計新增成本3323.5萬元。這意味著,西區和北區總共700萬平方米供熱面積的新增成本比東區467.9萬平方米供熱面積的新增成本還少800萬元左右,熱力總公司自建熱源是否劃算? 這些問題,對于作為使用者一方的鄭州市民來說,都不得而知。他們所能感受到的是,漲價已逐漸成為他們生活所不能承受之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