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購后 中石油將面臨五大風險考驗(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25日 15:20 中國經營報 | |||||||||
作者:屈麗麗 來源:中國經營報 政治風險:伊拉克石油合同無效 這雖然不是一個具體的案例,但由于伊拉克戰爭導致的諸多石油合同無效卻是有目共睹,諸多石油公司由此遭受損失。
“我們認為這并不是一個偶然的事件,對石油企業的警示同樣帶有普遍意義。因為不只是伊拉克石油,很多有能源資產的國家在政治方面不太穩定,所以跟這些國家的政府簽合同肯定會帶來一些政治風險的。”英國路偉律師事務所的呂立山律師舉例說。 當然,這些負面反應的深層次原因在于,能源行業區別于其他行業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在許多情況下,能源企業需要與競爭對手合作。如果一個能源企業與伊拉克或不太穩定的政府簽訂了合同,往往會影響到其他合作項目的進展甚至未來合作伙伴的選擇,其他企業可能不太愿意與這家企業合作了。當然,這就間接影響到了這家企業未來的發展前景。 “中國能源企業可能還沒有上述的限制,在這方面是比較自由的。我認為在這個問題上的態度也沒有對錯之別,關鍵是中國油企一定要了解自己在海外經營的項目,盡量不要因此類問題造成自己的損失,或招致其他能源企業的反感。”呂律師提醒道。 人權風險:某西方石油公司被控幫助非政府侵犯人權 某一外國能源企業在非洲經營一個石油項目,并向當地政府支付不菲的價款,后來,該政府利用其中的一部分價款做了一些侵犯當地老百姓的行動,于是,非洲的老百姓以集團訴訟的形式在美國聯邦法院起訴了該外國能源企業,指控其參與的項目支持了當地政府侵犯人權,要求巨額索賠。 有意思的是,該外國能源企業并不是美國的,侵犯地也不是在美國,但因為它在美國上市,在美國有資產,所以就在美國被提起了訴訟。結果這家企業敗訴。 “應該說,這種案件在能源行業并不罕見,當年優尼科就因被指控在緬甸的管線項目中與當地政府合作侵犯人權,最終被索賠10億美元。因為很多能源資產處于政府不太穩定的國家,能源企業要想拿到這部分資源,必須與當地政府簽訂合同,而你根據合同給政府支付的價款很可能被用來做侵犯老百姓利益的事情,當地也沒什么法律,一切都是政府說了算,你沒辦法控制。但你卻很可能需要為此支付昂貴的人權代價。”呂律師分析道。 合同風險:關注涉外合同與境外合同的差別 中國油企在許多年前就已經開展了相當規模的國際合作,為什么現在我們還要額外強調海外經營的風險呢?這是因為以前中國石油企業雖然也和外國企業打交道,但主要是在中國境內,所簽合同為涉外合同;而現在,中石油并購海外公司,項目地點是在中國境外,所簽合同屬于境外合同。 對于涉外合同與境外合同的差別,呂律師解釋說:“涉外合同往往采用中國標準形式,以中文合同版本為主,適用中國法律,爭議往往采用仲裁方式;而境外合同使用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式,以英美或者其他語言合同版本為主,適用當地法律或紐約、得州或英國法律居多,爭議除采用國際仲裁外,外國法院的訴訟解決也是一條重要途徑,因為外國法院在執行上沒有什么問題。但是由于外國法院不同的程序法的規定,對中國企業將會形成巨大挑戰。”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中國石油企業在涉外合同談判方面擁有豐富經驗,但在境外合同談判方面經歷不多,這方面也需要加強。”呂律師補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