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斌認為,擁有完善管理體制、穩健財務制度和經理人激勵機制的企業可以抵御任何非經營性風險
“創維現在發展如何?那就要用數字說話!”創維數碼CEO張學斌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創維早已今非昔比。因為她不再是一家人們印象中私營企業。上市5年來,創維已經嬗變為標準意義上的公眾公司,擁有完善的內部管理體制、穩健的財務制度和經理人激勵
機制。這樣的創維,足以抵御任何非經營性風險。”
“黃陸之爭”是失敗而成功的案例
“創維不是科龍,兩者的根本區別有二:第一,創維的財務狀況非常健康,老板出事時,我們賬上還有19億現金;第二,我們的業務非常健康,公司的整體運營都在職業經理人手里,而不是老板手里。”創維數碼CEO張學斌告訴記者。實際上,職業經理人的“大權在握”與幾年前發生在創維的“陸強華事件”不無聯系。
2000年11月,陸強華因與老板黃宏生意見不合,拉走了營銷系統骨干人員100多人,以至于剎那間,創維營銷體系幾近癱瘓。財務數據顯示,2000年4月1日至9月30日,創維上市后第一年的中報,就報出1.26億港元的虧損。陸強華的出走,無疑促進了黃宏生的深刻思索,并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企業做大后,必須放權。正是這一重大決策,一個從未做過銷售的大學教授被推到了“風口浪尖”,這個人就是在彩電業創立“第三營銷模式”的時任創維中國區域營銷總部總經理的楊東文。楊以不俗的業績通過了他職業經理人道路上最重要的一次“大考”。
管理蛻變啟示彩電業明天
2004年12月,黃宏生涉訟后,創維數碼迅速調整了董事會成員,除黃宏生外,黃氏家族全部退出決策層和行政職務,徹底完成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這就是外力推動企業完善的典型事例。至此,創維也蛻變為一家標準的公眾公司,所有權與經營權徹底分離。銷售額達到10億元,老板感到必須要招能人了;50億元,老板會感到必須分權了;而到了100億元,做大了企業必須尋找到第二個支撐業務。
張學斌說:“我們投入的每一分錢,都是自己的自有資金,我們多年沒有向銀行貸款了。所以在收購、兼并上,我們相當謹慎,重要的是看投入產出比,對我們的利潤有沒有貢獻。在資本運作和投資上少犯或是不犯錯誤,對于我們這樣的企業是至關重要的。”由于穩健發展、產權明晰,創維表現在財務上,也異常健康。在2004年12月那個時點上,創維不僅沒有一分錢貸款,賬上還趴著19億元的現金。
通訊員 廖榮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