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器連鎖物美模式低調入場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18日 13:08 21世紀經濟報道 | |||||||||
特約記者 郎朗 北京報道 金秋9月,家電連鎖巨頭們在京城已是兵戎相見。但是,一些綜合性的零售企業也開始將目光投向了專業化的家電零售業態。 9月12日,記者從北京物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簡稱,物美)獲悉,物美已決定將其5
新軍斜刺里殺出,能否打破電器連鎖市場的混戰局面,這是物美留有的一個懸念。 “國美、蘇寧等專業家電賣場在國內的發展遭遇到瓶頸,兩三年內可能崩盤。”剛剛履新的周剛便有了驚人之語,“超市將有可能是成為今后電器銷售的主導渠道。” “物美模式”低調出場 初試電器連鎖的物美,并沒有選擇高調行事。兩周前,物美在北京的郊縣——密云開設了第一家分立的電器連鎖店電器連鎖。隨著物美第一家電器連鎖店浮現水面,物美也開始試圖打造“物美模式”。 在周剛看來,物美不愿聲張的原因有二:其一,物美超市的系統比較復雜,數量居多的便利店無法經營家電,而且很多分店股權結構復雜,整合難度頗大;二是,物美初涉電器連鎖,肯定會受到其他電器賣場的阻撓。 “所以,初期物美將異常低調。”周剛說。 “以往的超市賣家電,缺乏對專業電器銷售模式的了解,而且售后服務也難以保證,所以往往停留在很初級的水平。”周剛希望有所改變,“我們希望借此變化,把超市的人氣優勢與電器連鎖的專業商業模式相結合。” 位居全國連鎖業第12位的物美超市,目前在華北、華東地區都有500多家分店,其中有50家左右經營面積在1萬平米左右的大型賣場。 周剛告訴記者,物美電器連鎖將在目前的5000平米以上的店面開設1000平米以上的專門的電器銷售區域,而在廣告、促銷等方面與國美采取相同的模式,先從北京周邊的區域分店開始整合,避免與國美等巨頭發生直接沖突。 其實,電器銷售分立是物美董事長張文中長期的計劃之一。在他看來,因為電器作為單筆銷售額比較大的產品,對提高超市的銷售額至關重要。 張文中認為,超市擁有比電器賣場更好的消費人氣,如果將電器銷售的具體操作模式拷貝到物美,成功可能性很大。而且,在國外沃爾瑪、家樂福等超市才是電器銷售的最大渠道,遠超過百思買等專業電器連鎖。 跑馬圈地的困惑 在物美電器連鎖店悄然開張之時,業界對國美擴張模式的質疑之聲漸起。 國美在京的廣安門店將于9月17日開業,這也是其在京城的第29家店面,北京電器連鎖門店亦突破了百家。 記者從國美了解到,國美并沒有停止開店的擴張計劃。國美的“雙星計劃”準備明年將北京、上海的分店數量增加到60家-80家。 而永樂9月12日在香港舉行了上市推介會。有消息稱,其10月份將赴港上市,融資額為10億港元,資金主要用于擴充店鋪,店鋪數量將增加到192家;而從8月公布的連鎖30強統計數字顯示,今年上半年蘇寧的分店數量也從去年同期的185家增加到255家。 快速的粗放式擴張,并不能掩蓋隨之帶來的問題,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電器連鎖分店增長的速度明顯超過其銷售收入和利潤的增長速度。 商務部網站公布今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國美的分店數量從去年同期的162家增長到309家,增長了90.7%,但銷售收入卻只增長32%至193.5億元;永樂的分店數量也從去年同期的74家增長到135家,但銷售收入卻只增長了43.1%至93億元。 而電器連鎖的利潤狀況同樣不容樂觀,國美的半年報顯示其單店利潤率出現下降。 國美董事長業務助理華天認為:“電器連鎖產業鏈整合過程中出現這樣的問題是很正常的,而且這應該是個別企業的問題,并不代表整個行業。”然而資料顯示,瘋狂擴張的國美和永樂的問題最為嚴重,國美的單店銷售額明顯落后于蘇寧。 廠商關系繼續惡化 當電器連鎖巨頭迅速擴張開店的同時,無疑是增加了供應商的負擔。 格蘭仕營銷副總俞堯昌抱怨說:“國美、蘇寧等采取的這種擴張模式,由于分店數量的增長,分攤在供應商身上的進場費、廣告促銷費用不斷增長,但銷售總額卻沒有呈現相應的增長速度,長期下去,利潤本來就很低的制造企業是難以承受的。” 蘇寧電器總裁孫為民卻表達出不同觀點,其實目前的電器連鎖的問題就是規模還不夠大,市場還不夠集中,如果大到一定規模,制造商完全可以把銷售和售后服務完全交給蘇寧等賣場。 創維集團品牌總監孫偉中反駁說:“供應商更希望能有多元化的渠道模式,把所有雞蛋都放到一個籃子是危險的模式。” 周剛告訴記者,國美等的擴張模式就是建立在對供應商的資源占用基礎上的,不斷開新店,就可以從供應商那里圈占大量的貨品和營銷費用,通過拉低價格等方式來保持新店的運營和盈利,而很多老店的經營則比較困難,除了黃金周和周六周日,店面普遍比較冷清,隨著開店數量的繼續增長,相信虧損的老店會越來越多,最后導致其營銷體系的崩盤,時間可能在兩三年內。 此外,國美、蘇寧、永樂之間的競爭也直接影響了廠商關系,今年以來類似的爭奪已經很多,比如說前不久國美蘇寧之間的“南京開店事件”。 TCL集團高級副總裁袁信成曾告訴記者,國美、蘇寧之間的爭奪往往把家電制造企業“捆綁”在其戰車上,這樣下去只能影響到廠商關系,9月初蘇寧在上海的平板電視論壇期間,各彩電廠家派出的人員級別就比以前類似的峰會有明顯下降。 超市電器模式尚待檢驗 而對于剛剛浮現的“物美模式”,國美、蘇寧等均表現出不同的懷疑。 “做家電銷售和做超市很不一樣,家電強調的售后服務,而超市則倡導沒有服務就是最好的服務。”孫為民表示,電器銷售的專業模式不是中國企業創造的,而是模仿日本和美國成熟的模式,而不必為此擔心。 “號稱資本雄厚又聘請了電器銷售專業人士的臺灣燦坤、深圳易好佳的失敗,將證實物美等超市電器連鎖同樣不可能成功。”華天毫不隱諱。 他指出,首先電器銷售競爭異常激烈,現在的市場空間對新進入的缺乏行業積累的物美等來說已經沒有成功的希望;其次,電器銷售行業的技術性要超過超市行業,物美的專業決策能力很難與國美等抗衡;再次,國美等都是全國性連鎖,以物美的實力很難支撐起全國性的布局。 對于物美提出的“賣場人氣說”,華天也不認同,電器銷售和超市的消費群體是不一樣的,電器銷售是目標性消費,而超市是隨機性消費,指望買糖果的消費者能隨機買臺冰箱回家是不現實的,而且超市的采購規模很難保證其電器價格比國美更有競爭力。 中國連鎖協會有關人士指出,沃爾瑪是靠絕對領先的規模和最低的價格來吸引消費者,所以在電器銷售中占據相當的比例,但物美等國內超市企業則缺乏這樣的規模。 此外,家電制造企業目前也在力圖探尋多元化的銷售模式——格力獨有的專賣店形式,以及TCL悄然布局“幸福樹電器連鎖”等。 這些模式各有利弊,究竟鹿死誰手,還有待市場的檢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