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 如何走出產業鏈底端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09日 11:56 《中國投資》 | |||||||||
小天鵝集團曾經在中國的洗衣機市場展翅高飛,連續10年持續盈利。但在2002年,同時破了三個紀錄:洗衣機銷售數量達破紀錄的244萬臺,銷售收入達破紀錄的100億元,而虧損也達破紀錄的8.68億元,最終被非家電企業并購……是什么造成了中國家電企業“大而脆弱”的通病? ○ 本刊記者 李曉明
規模與利潤的選擇 如今,無論是以電視機為代表的“黑電”產品,還是以洗衣機為代表的“白電”產品,一提到產量和市場占有率,第一名肯定屬于中國某一個企業。 近年來,我國家電產業一直保持著超高速發展的態勢。統計顯示,我國電視機年產量已超過6000萬臺,空調機的年產量超過4000萬臺,電冰箱、洗衣機、電飯鍋的年產量超過2000萬臺,電風扇以及眾多小家電的年產量達到或接近上億臺,均列世界首位。制冷壓縮機的生產規模也列全球首位,其中冰箱壓縮機年產量超過2000萬臺,空調壓縮機年產量超過3500萬臺。 世界銀行下屬的國際金融公司早已作出預測:到2005年,全球電子家電產量的77%增量將屬于中國,2005年中國電子家電的產量將達到800億美元。 雖然我國的家電產業增長很快,但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企業競爭力還有待提高,突出表現在研發及其投入不足,不少企業缺乏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創新能力較弱;二是產品結構尚待優化,技術含量與附加值較高的產品比重較低,高端產品規模小。 規模化生產既可以降低成本,又為市場占有率提供了保證。于是,產量成為中國家電企業所津津樂道的業績。而同質化基礎上的規模化量產,必然導致價格戰的爆發。 于是,在我國家電行業,每當銷售商與制造商、制造商與制造商之間發生齷齪,起因只有價格。到家電賣場看一圈,就會發現國產品牌沉淪于價格戰而無法自拔。而國際巨頭們的產品價格,則很少變動,對于價格戰不屑一顧。 不是國際家電巨頭不要市場,在銷量與利潤之間,他們選擇了利潤。而利潤的不同來源,則成為國內外家電企業的最大區別。無論國內家電企業打得如何火熱,液晶電視面板的生產企業卻始終集中在屈指可數的幾家巨頭手中。只要國內企業沒有掌握液晶面板的核心技術,就必須從對方手中購買,而對方就可以泰然自若地坐山觀虎斗。 當然,國際巨頭并沒有閑著,他們雖然不參與價格戰,卻在另一個戰場上激烈爭奪,那個戰場的武器是專利、技術、標準…… 歐美日韓的許多家電企業都儲備了一堆家電技術,隨時兜售給中國的家電制造商。就在中國家電企業的利潤外衣被市場一層層剝掉的時候,它們又開始進行下一代產品和技術的研發工作。而中國的家電企業,雖然擁有龐大的銷售額,利潤卻小得可憐,無力進行賭博似的技術研發。 小天鵝集團曾經在中國的洗衣機市場展翅高飛十幾年,連續10年持續盈利。但在2002年,同時破了三個紀錄:洗衣機銷售數量達破紀錄的244萬臺,銷售收入達破紀錄的100億元,而虧損也達破紀錄的8.68億元…… 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蜂擁而上洗衣機生產線20多條,這些國產品牌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已經突破了80%。在產品嚴重同質化和市場需求潛能不能迅速放大的情況下,洗衣機企業陷入了怪圈:拼命生產——庫存——降價以虧損的方式把產品賣掉。 北京數字華夏資訊中心首席分析師姜培峰認為,小天鵝折翅并非偶然,在家電業界,普遍存在著資金和技術積累不夠的問題。北京的四大家電巨頭——牡丹電視機、雪花冰箱、白蘭洗衣機、古橋空調——之所以消失殆盡,就在于對技術再創新和技術實用主義的漠視。 處于“產業鏈”底端的尷尬 在世界家電領域,產品生產者不如標準制定者掙得多,已經成為公認的事實。區別在于前者定位于加工廠,而后者則是真正意義上的工廠,前者缺少了新技術、新產品開發這個環節。恰恰是這個環節,使得二者處于不同的市場“食物鏈”上。 中國家電企業要做整個行業上下游產業鏈條中的優勢企業、關鍵企業與核心企業,在做產業布局的時候不能光考慮應該做什么新產品或是什么新的門類,至關重要的是選擇在這個產業鏈條中做什么部位。 不去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和利潤的長久化,是戰略布局上的路線錯誤。我國家電企業之間沒有真正產業鏈條意義上的分工,只是集中在狹窄的制造領域競爭,這也是這個行業中大多數企業突圍而又被圍的主要原因。 從世界經濟發展和產業轉移規律看,中國正接受制造業的轉移,中國的崛起必須依靠強大的制造業,而控制未來制造業終極趨向的只有國際標準。中國走國際標準之路已迫在眉睫。 由于缺乏自主品牌,中國企業的產品賣不出高價格,長期處于全球生產鏈和價值鏈的底端,擁有強大的制造能力卻沒有較高的增值盈利能力。 隨著原材料、能源和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東南亞、中歐、南美一些國家的經濟發展,中國原有的制造成本優勢將被削弱,制造業勢必急劇萎縮。 30:1的利潤鴻溝 實現標準領域的成功并非一日之功。標準總是遵循著先開發技術,后申請專利,大量專利(即知識產權)組成一個解決方案形式的標準。這一點,包括家電業在內的大多數中國企業從技術到標準整個環節上做的不盡如人意,其中最關鍵的是缺少核心技術和對知識產權保護的漠視。 長期以來,我國企業研發經費投入不足,研發經費人均支出僅為美國的1.2%、日本的1.1%。大中型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占其銷售收入的比例,多年來一直不到1%,而主要發達國家已達2.5%到4%。另外,中國引進技術費用與消化吸收再創新費用之比是100:7,遠低于日本、韓國100:1000的水平。研發投入不足造成了技術的缺失。中國科技促進發展研究中心一項調查顯示,近幾年中國有60%的出口企業遇到國外的技術壁壘,給中國帶來的影響每年超過450億美元。 技術的缺失和知識產權保護的不力,使中國企業陷入了深不見底的專利大網中,DVD每臺20美元的專利費就是很好的例子。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袁鋼明博士認為,在市場還沒有培育完全的時候,掌握專利的公司往往“縱容”國內企業侵占他們的專利技術,等到國內企業把市場做大,才發現自己早已被跨國公司布下的專利棋子包圍。 標準形成鏈的不完善,造成現有產業標準陳舊、生產過程緩慢、難以推廣、行業監管力弱。在國外,中國企業幾乎沒有能力與機會參與眾多國際產業標準的制定,而發達國家和跨國企業用標準捂住了自己的市場,使在國際標準面前缺少發言權的中國企業難以進入。 面對發達國家和跨國企業的標準殺手锏,缺少國際標準和標準發言權的中國,以世界上幾乎最廉價的勞動力、消耗著大量的能源、承受著巨大的污染,而掌握核心技術的跨國企業只需一紙標準或專利技術合同,就可以抽走絕大部分利潤,一臺MP3售價79美元,被拿走45美元專利費,中國企業純利潤1.5美元,利潤比30:1。 北京數字華夏品牌傳播機構首席分析師姜培峰指出,中國創造自己的國際標準需要政府企業、研究機構等的共同努力,甚至是動員全社會力量。國家方面要改革現有標準創造體制,提供相關政策支持,支持國內有關團體創造國際標準;企業和研究機構形成合力,積極研發技術、申請專利保護并實現產業化,在一些情況下注意與現有國際標準的兼容問題,在創造標準的過程中塑造品牌特別是世界級品牌更不容忽視。 “世界制造”成為“世界標準”的玩偶 目前積極探索標準之路是中國政府和企業不得不面對的戰略問題。從世界范圍來看,誰掌握了標準,誰就掌握了現在和未來;誰缺失標準,誰將永遠沒有話語權。 目前,發達國家紛紛調整自己的戰略:美國專利商標局在2002年發布了一份《21世紀戰略綱要》,專利商標局要發展成一個以質量為核心,工作效率極高,對市場反應靈敏的組織,以支持市場驅動型知識產權制度;歐盟建立了統一的知識產權制度,促進各國技術力量、資金和技術創新體系的協調和一體化,促進企業之間的結盟;2002年,日本政府知識產權戰略會議發布了《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提出“知識產權立國”的口號,在日本全社會推行知識產權保護制度。 世界標準發展如火如荼,且正成為參與新一輪國際分工和產業轉移的核心籌碼,甚至可危及國家的經濟發展。 復旦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主任張乃根教授指出:跨國公司為了防止其高新技術的知識產權被他人侵犯或不當利用,傾向于設立獨資企業,以便更放心地向這些企業轉移附加值更高的技術。外商直接控制著核心技術,即我們引進的外資是“空心的”,無法學習更多先進技術。顯然,讓政府和一部分企業津津樂道的“市場換技術”的策略很難收到預期效果。甚至更為可怕的是,一味地引進將會失去自主開發的平臺,正逐漸崛起的韓國其做法就是不鼓勵引進成套設備,而傾向于自主創新。 以海爾、海信為代表的中國家電業率先扛起了自主創新的大旗—— 海爾的“雙動力洗衣機”和“防電墻熱水器”已經被國際電工委員會吸納為國際標準提案,并即將獲得通過,一旦通過并成為國際標準,那么,全世界將不得不采取這種標準和技術,屆時,海爾得到的將不僅僅是產品銷售利潤,還有大筆技術及專利轉讓收入; 而海信幾年來,則投資于變頻的研發,目前,海信的180度矢量變頻技術在全球遙遙領先,目前,各國企業在中國注冊的變頻專利中,海信占了一半,位列第一。 中國企業以世界上最廉價的勞動力,消耗著大量的能源,承受著巨大的污染,而掌握核心技術的外國人,只需簽署一紙技術合同,就可以抽走中國企業一大半的血汗錢。 在技術這條路上,走多遠都不會吃虧。只有擁有核心技術和產業標準的“大”,才稱得上真正的強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