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10月1日起實施
本報訊記者 朱大尉 報道:“這個包裝的生產日期半天都找不到,字印得又小又模糊,簡直就是欺騙消費者,”剛剛買到過期餅干的老張向記者抱怨。很多消費者都有過類似老張這樣的經歷,不過,這些困擾很快將迎刃而解。記者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將于10月1日正式施行,屆時凡不符合新標準的食品都不準上市銷售。
大量現售食品與新標準不符
新的《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上說明,預包裝食品是經預先定量包裝或裝入容器中向消費者直接提供的食品,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絕大多數食品都是預包裝食品。食品標簽,是指在食品包裝容器上或附于食品包裝容器上的一切附簽、吊牌、文字、圖形、符號說明物。新的《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對食品標簽的真實性有較高要求,食品加工企業必須按照標準要求正確標注標簽。預包裝食品必須標示的內容包括:食品名稱、配料清單、凈含量和瀝干物含量,制造者的名稱和地址、生產日期(包裝日期)、保質期、產品標準號。新標準要求產品中添加了甜味劑、防腐劑、著色劑必須標示具體名稱,標簽上標示的文字和數字的高度不得小于1.8毫米。而大多數產品只在標簽上注明了“本產品含有防腐劑”,但是防腐劑的具體名稱不得而知。新標準規定,應在食品標簽的醒目位置清晰地標示反映食品真實屬性的專用名稱。當食品真實屬性的專用名稱因字號不同易使人誤解食品屬性時,也應使用同一字號標示食品真實屬性的專用名稱。記者在超市看到,不少辣椒類罐頭產品標注的“豆豉辣椒”,“豆豉”的字號、字體與“辣椒”都不一樣。此外,餅干、飲料的部分產品也不符合新標準的這項規定。
進口食品需過中文關
廣東省消費者協會有關人士告訴記者,在消協接到的食品投訴中,有關進口食品標簽方面的比例將近一半。他表示,現在市場上銷售的很多進口食品標簽都極不規范,包裝上充斥的大量外國文字讓人不明就里。消費者只能根據外包裝上的圖案來購買食品,從而忽視了食品的主要功效和食用范圍,況且外包裝上的圖案并不一定和里面的產品一致。因此,進口食品中文標簽不規范而引起消費者生熟誤食、錯用等尷尬現象時有發生。記者發現,目前市場上一些進口食品的中文標簽貼得非常隱蔽,特別是巧克力、餅干、冰激凌等。有些食品名稱雖然中文和外文并存,但是中文名字大小明顯不如外文,而且顏色亮度偏暗,辨識度很低,而配料等相關說明往往只以很小的字體存在于盒底等不明顯的位置。“一些食品和同類產品配料、制作工藝和味道都差不多,只不過更換了包裝,再加上一般消費者不認識的外文,搖身一變成了進口高檔貨,價格瘋漲,有的售價甚至是原來的10倍以上。這種不公平競爭傷害了消費者和其他食品企業,對整個食品行業的發展也極為不利,這次全新強制性國家標準的出臺將進一步規范食品行業的秩序”。《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將使消費者更方便食用進口食品。新標準要求,食品標簽中若同時使用外文,必須與漢字有嚴密的對應關系,且外文不得大于相應的漢字。此外,所有配料甚至包括水,不論量的多少必須標注,特殊營養食品必須標注特殊成分含量。(觀宇/編制)(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