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珍珠有名無利 銷售額僅占世界總額的10%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06日 17:08 北京晚報 | |||||||||
本報訊 (記者 熊焱) 對于國內的消費者來說,如果要買件電器或服裝,很多人會毫不遲疑地說出一連串的知名品牌。但如果要買一件檔次稍高點的珍珠首飾,他們可能就會犯難:到底哪個牌子才讓人放心呢?頂著珍珠產量全球之冠的名頭,中國珍珠卻是有“名”無“利”。 記者昨天從北京紅橋國際珍珠文化節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我國珍珠產量雖然占世
價值百元甚至幾十元的珍珠,經過加工設計后做成的珠寶首飾,其價值會上漲10倍甚至20倍。中國商業聯合會珠寶首飾商會會長何乃華告訴記者,中國每年的珍珠產量在1500噸以上,但出口珠主要是原料珍珠,售賣的珍珠產品也僅僅處于工藝品階段,尚未成為真正的珠寶首飾。即使是一些生產珍珠的大企業,也基本停留在串墜成鏈的粗加工層次上,或是經銷商根據消費者的需求給企業下訂單,“因此價格便宜也是在所難免”。 珍珠所代表的高貴、典雅令許許多多的女人趨之若鶩,不少人以擁有一件“大溪地”珍珠首飾為榮,但她們對中國珍珠卻不“感冒”。北京紅橋市場有限公司總經理解文生告訴記者,目前紅橋市場每年珍珠銷量近百噸,但80%以上是外國顧客購買,北京人并不買賬。他認為,這其中除了北京人喜歡金飾和鉆石首飾的習慣有關外,中國珍珠的推廣力度也不夠,缺少有實力的品牌,沒有特色。而像南太平洋以東的法屬大溪地島上的珍珠產量僅為海水珠的10%,但其價格卻已經達到海水珠總銷售額的30%。據悉,為了推廣大溪地珍珠,大溪地甚至把辦事處開到珍珠大國中國公開“叫板”,并和周生生合作進行宣傳推廣。這些直接面對消費者的宣傳活動,使得大溪地珍珠更快為大眾所注目。 此外,何乃華也表示,目前中國珠寶首飾生產面臨的社會環境比較差,像銀行不給珠寶生產商貸款,保險公司不給投保,經營者所有風險都由自己承擔,而且針對珠寶首飾產業還有特別的消費稅。這些也都影響了中國珍珠產業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