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動態(tài) > 正文
 

銅鑼灣的擴張變奏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04日 14:36 經濟觀察報

  本報記者 張慶源 北京報道

  晚上23點30分。陳智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這是8月28日、周日晚上,他剛剛從大連參加完一個新Shopping Mall (超大規(guī)模購物中心)的簽約儀式飛回深圳,然后馬不停蹄地趕回辦公室處理公務。在周五到周日三天時間里,他的行程是香港-上海-大連-深圳。

  陳智一直在如此忙碌中度過,作為銅鑼灣百貨集團的董事長,他忙于擴充自己的零售帝國,僅是眼下正在談判的項目就有7、8個之多。在過去的8年時間里,他們開了太多的店,截至目前已經有43家Mall、多家百貨商場。

  擴張的快與慢

  不過,它的快速擴張也必然帶來質疑,最近又盛傳出多家銅鑼灣分店出現了經營業(yè)績欠佳的局面。其中以廣東新會的江會時代城被提及最多,最近當地有媒體報道:“‘本商場庫存商品緊急開倉大清盤’和‘本商場庫存商品1折起大清倉’的巨大橫幅出現在江會時代城。銅鑼灣百貨撤離江門新會的消息開始傳播……”

  對于江門新會的情況,陳智說:“我們與江會的合作早在去年10月雙方就已結束,那個店業(yè)績不算好的主要原因是選點不是太好,開始的時候我們過于看好那個地方了。”現在在江門的經營商不是銅鑼灣,而是另一家經營商想借銅鑼灣的名氣來經營低價商品。

  “我們畢竟是第一家在國內做Mall的企業(yè),而且一直在迅速擴張,大家都用放大鏡來看我們。其實我們對于自己走過的路都會很認真地檢討,但我還是感到我們過于受到大家的關注了。”陳智說,“大家說我們非常瘋狂地擴張,其實我們覺得我們是很理性的公司,我們已經是一個9000多人的大公司了,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規(guī)模,我們的理想是形成Shopping Mall的行業(yè)標準,要形成自己的規(guī)模優(yōu)勢就必須這樣擴張。”

  銅鑼灣集團是國內惟一一家擁有超過30家Mall的連鎖集團,分店網絡遍布全國18個省,三個自治區(qū),4個直轄市和42個城市。“大家非常擔心我們的擴張會出現問題,其實坦誠地說,我們比大家更關心。……我們在開始的時候盡管是在嘗試,但是我們后面的第二步、第三步其實都已經想好了。”

  1995年,陳智到美國去考察,發(fā)現了“Mall”式的購物中心。“我們到美國學了一個榜樣,我們知道了Mall這樣一個事物應該做成一個什么樣子,當時大致的理解應該是有購物、有休閑、有娛樂和飲食等構成,但是怎么樣來管理,我們想的是慢慢去摸索。”1997年,銅鑼灣集團租下了深圳華強北三間舊廠房,開始動工

裝修,進行Shopping Mall的試驗。陳智說:“當時花了很多的人力和物力去宣傳推廣,感覺好像蛻了幾層皮。當時人們都是用置疑的眼光來看的,不知道Mall是個什么概念,銅鑼灣的管理人員為了作一個店鋪的招商,要來回飛好多次,最后生意還不一定能談成。”

  “我們在第二家的時候就找到感覺了,到了2000年的時候,情況慢慢好起來,大家對Mall的質疑少了。”陳智感覺到這是一個可持續(xù)的、長遠發(fā)展的事情。到了2003年,他們感覺自己的優(yōu)勢已經很明顯了,因為在市場上,大家認為他們絕對不是什么中介公司或者畸形的公司。那個時候他們覺得這個商業(yè)模式堅定地做下去沒有什么疑問了。“當時看到了許多樓盤的廣告上都是以臨近我們的Mall作為自己的賣點。每當看到這個,感覺特別有滿足感,那個時候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欣慰。” 陳智說,“而現在我們都很自信了。以

麥當勞為例,他們已經在我們其他的銅鑼灣廣場開設了店鋪,在用水、用電方面都有充分的了解,所以他們會很放心地去我們其他的Mall開店。”

  擴張方法論

  銅鑼灣的擴張模式主要分為四種:一是合資控股;二是參與投資但不控股;三是整體租賃;四是輸出品牌和管理團隊。其中,后兩種方式占到了其品牌擴張的80%-90%。2005年6月23日,上海銅鑼灣廣場Mall簽約儀式舉行,這是一家31萬平方米的較大型的Mall,陳智說:“這家Mall總投資17億元開發(fā),預計整個管理團隊大約有360人,我們大約會從本部派出15個人。” 陳智說,銅鑼灣的項目千差萬別,比如僅在店鋪的面積方面,從6萬-35萬平米不等,銅鑼灣現在20萬平米以上的店有10家,30萬以上的有5家;另外投資的多少也差別很大,其中一家40萬平米的投資要22億元,6-7萬平米的要2-3個億。一家百貨商場的投入大概是3000-4000萬。

  具體到一家店的開辦過程,首先他們會選擇合適的地產。或者租賃,或者在地產上進行小量投資(在所有店中比例很小),如果是開設Mall,他們還特別要求首層的標準必須是5.8米以上,如果可能,層高最好不要超過三層。陳智說,我們與當地的地產商簽約之后,正式啟動項目。一家店的準備期可能會有20-30人在負責招商的事務,而最后負責店運營管理的大約10-15個人,準備開一家店一般需要有6-7個月準備期。

  進行銅鑼灣的品牌擴張最為關鍵的是管理,而實現統(tǒng)一標準的管理,培訓就成為關鍵。“開始的時候,培訓師就是我自己,現在我們有一批專門的培訓師。” 銅鑼灣一家店的高層一般是總部派駐,但我們堅持一定有一位副總肯定是當地招聘的。中層的培訓執(zhí)行的是“本地化+強化培訓”的方式。中層的本地化可以解決兩個基本的問題,一是我們在深圳本地的員工好多可能不愿意長期出差,二是這樣可以更加本地化。


發(fā)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