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集團再次重組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24日 15:51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劉 釗 北京報道 “2008年以前,兩企業將完全融為一體。”8月17日,中國生物技術集團(簡稱中生集團)副總經理曾兵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這樣說。
他說的“兩企業”,指的是中生集團與中國醫療衛生器材進出口公司(簡稱中衛公司),這兩家企業將進行合并重組。 根據此前報批的初步方案,此次重組采取將中衛公司整體劃轉、并入中生集團的形式。 “作為中國生物醫藥行業的‘排頭兵’企業,必須堅決執行國家對央企提出的‘走出去、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戰略要求。”曾兵說。 整體劃轉 這已經是中生集團第二次進行重組了。 第一次是在2003年國資委成立之初。當時,中國生物制品總公司與中國科學器材進出口總公司(簡稱中國科器)合并,成立了中生集團。 2004年底,國資委召開的中央企業負責人工作會議上,李榮融稱:“央企不能在規模上進入本行業前三位,就要進行重組。”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生集團與中衛公司也走到了一起。 兩公司真正在公司層面上討論重組是在今年3月份。當時,兩企業召開辦公會,對重組方案達成一致,并于今年5月向國資委聯名提交報告。 今年7月1日,國資委正式批復,同意兩企業合并重組。 據記者了解,目前,兩企業各自成立的“重組工作領導小組”正在商討制訂具體的重組方案。這兩個小組分別由中生集團總經理王國立和中衛公司總經理孫紹忠掛帥,具體方案還要上報國資委,經批準后實施。 曾兵用“歷史情結”來形容中生集團與中衛公司的這次重組。中生集團的前身——中國生物制品總公司與中衛公司早年同為衛生部下屬企業,兩企業間人員和業務往來頻繁,衛生部也曾有過將兩企業合并的想法。 說到“整體劃轉”的重組方式,曾兵解釋,這主要是考慮到兩企業的現有規模。據中生集團提供的數據,截至2004年底,中生集團資產總額為48.5億元人民幣,員工8861人;而中衛公司的資產總額為2.57億元,員工139人。而且,“整體劃轉”操作起來也比較簡單,合并后產權明晰,有利于進一步整合工作的開展。 下一步,兩企業計劃在短期內完成資產劃轉、工商登記、公司章程修改和發布相關公告等事項;接著,針對內部機構和外部市場的多方面整合工作將展開。曾兵估計,這部分工作加上其他非實體整合內容,將持續約兩年。 互補 重組進程如此之快,一方面是由于兩企業互相比較了解,合并意愿較為明確;另一方面,重組符合國資委對央企“做大做強”和“提高國際競爭力”的要求。 中生集團的主業之一是生物技術產業。目前,中國國內每年計劃免疫疫苗的開發和供應任務,90%由中生集團完成;同時,它們是國內血液制品的最大供應商,近年來在非計劃免疫疫苗市場也占據了較大比重。 2004年,中生集團銷售收入為26億元,凈利潤超過2億元。盡管在國內生物醫藥領域的地位突出,但與生物醫藥領域的跨國公司每年上百億美元銷售額相比,中生集團還顯得非常弱小。曾兵介紹了這樣一組數據:2004年,全球醫藥市場容量為5460億美元,其中美國占44%,歐洲占29%,日本占11%,而中國只占2%。 要想提高企業實力,參與國際市場競爭非常重要。中生集團每年為中國1800萬新生兒及廣大適宜接種人群提供疫苗,有規模優勢,產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過硬;而且,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對生物制品生產及流通各環節的要求已逐步與國際接軌,我國的生物制品具備了為更多國際市場接受的前提條件。 中生集團還有著很深的科研背景,它的前身中國生物制品總公司成立于1989年,是衛生部將其所屬國內六家生物制品研究所(北京、長春、成都、蘭州、上海和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合并而成。其中,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成立于1919年,其下的北京天壇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600161.SH)在國內A股上市,業績增長較快。 中生集團的另一項主業是科學器材及醫療器材貿易。近年來,中國醫療衛生和醫藥領域的對外貿易增長很快。數據顯示,今年1月-6月,中國的醫療醫藥制品進出口額達130億美元。其中,出口72.98億美元,比去年增長30.27%;進口57.85億美元,增長21.66%,出口增長幅度已高于進口。中生集團的出口業務也在快速增長。 目前,中生集團正組織各下屬企業,在國際專家的指導下,按國際最新標準,設計建設能通過“世界衛生組織(WHO)預認證”的生產基地,預計首批項目產品將于2007年-2008年實現大規模出口。中生集團下屬的進出口公司中國科器原是科技部直屬的專業外貿進出口企業,在科學器材的進出口領域一直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并承擔著中生集團相關的國際化經營任務。中衛公司原是衛生部直屬企業,主營業務正是醫療設備和衛生器材、藥品和保健品的進出口貿易,還承擔著中國政府對外醫療援助、援建方面的任務。長期的業務往來,使中衛公司與國內外醫療機構、供應商之間建立了密切的關系,擁有良好的貿易資源和營銷網絡。 “中衛的加入可以使中生集團更好地參與全球資源配置,降低生產成本,拓展營銷渠道;而對中衛這樣一個原來以貿易為主的進出口公司來說,得到一個研發和生產實體的支撐也非常重要。”曾兵說。 對于重組涉及的其他方面,如人事安排等,曾兵表示,雙方在此前已達成充分共識,將本著“穩步推進、內外兼顧”的原則;而且,由于兩企業的治理結構清晰、人員精干,重組不存在很大的阻力。 中衛公司方面以領導工作忙為由沒有接受記者的采訪,不過,其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也對記者說:“雙方的重組是在友好溝通的前提下進行的,中生集團的意見完全可以代表中衛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