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楊兆敏) 企業的信用缺失已對正常的經濟運行造成了巨大影響。據估算,我國每年由于企業賴賬、假冒偽劣、三角債等信用問題造成的損失高達6000多億元人民幣。按照我國一年GDP新增的產值約7000億元計算,信用損失差不多相當于我國每年新增的產值。這是記者日前在信用咨詢及市場研究機構、華夏國際信用咨詢有限公司采訪時了解到的。
該公司的有關人士還告訴記者,對中國出口企業海外欠賬的估算,年壞賬率高達5%
,全年累計將超過150億美元;應收賬款的金額高達1000億美元,這對中國出口企業意味著巨大風險。
目前,國內企業信用管理水平大大滯后于西方發達國家。企業如何從交易的事前、事中、事后三個階段來辨別、防范、管理信用風險,同時通過積極立信來獲取更大的信用,日益成為國內企業、政府、乃至社會關注的問題。為此,由華夏國際信用咨詢有限公司與阿里巴巴、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國信用管理知識大賽———“我的信用管理實踐”有獎征文活動,在全國范圍拉開帷幕。
據悉,本次大賽以“塑造信用理念、傳播管理智慧”為宗旨,采取有獎征文活動的形式,廣泛征集來自各行業、企業信用管理人士的投稿,并通過大賽網站、媒體對優秀稿件進行發表,以達到共享成功經驗的目的。大賽主委會計劃在10月中旬完成評獎后,邀請獲獎人員、專家、媒體共同組織、參加大賽研討會,對本屆大賽投稿中涉及的信用管理問題、現狀進行深入探討,在分享信用管理實戰經驗的同時,推動中國信用管理進一步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