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機制改革謹慎推進 油氣壟斷業面臨規則變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17日 18:50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孫雷 北京報道 近期,有消息稱,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在北京召開特別會議,討論石油(包括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氣的定價機制改革方案。
中國的油氣定價機制即將作出重大調整,而向全面市場化過渡的大方向也正在逐漸明晰。 此前的7月29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全面上調了原油天然氣的資源稅稅額標準。業界分析,這是邁向資源稅改革的試探性的一步。面對壟斷的油氣資源企業由于市場價格上漲帶來的暴利,國家用財稅手段進行必要調節的做法被市場普遍認可。 一放一收的密集政策變動,表明仍以寡頭壟斷為主要特征的中國油氣行業,或將面臨游戲規則的改變。在價格的指揮棒下,市場與政府,企業與消費者,壟斷企業與民營企業,都將重新調整各自的位勢。 油氣定價機制改革謹慎推進 消息人士透露,由發改委牽頭,圍繞石油、天然氣定價機制改革的討論正處關鍵時刻,新方案可能將很快浮出水面。 這將是一次謹慎的推進。“牽一發而動全身”,能源改革對中國經濟、社會可能帶來的直接而深遠的影響,讓每一位決策者都要三思而后行。 然而,定價機制市場化改革的大方向卻正在逐漸明晰。“在石油定價機制上,國家最終會真正放開,實現完全市場化。” 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說。 國際原油價格的“高燒不退”是引線,引爆了人們對中國目前成品油定價機制的普遍質疑。事實上,正是在高油價的壓力下,業內人士對“逐步實現市場化定價”的呼聲日漸強烈。 從2003年底開始,國際油價在全世界的注目中不斷躥高。近期,國際原油價格更是直逼70美元/桶的高價,從而帶動了能源和資源價格的全面上揚。而同時,國內滯后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卻又使得國內油價無法及時反映國際市場的態勢。 結果是,我國的原油價格已經基本上與國際接軌,但成品油定價,則采用的是“市場化指導,政府定奪”的機制。也就是說,以上一個月紐約、新加坡、鹿特丹三地成品油價格加權平均為調價的重要依據,再加上政府的價格調控,從而由國家發改委最終綜合作出調價決定。 這樣,該機制一般就會有一個月的滯后效應。同時,面對作為戰略資源的石油、天然氣,發改委的最終定價將要參考許多價格之外的因素。“發改委要考慮的因素實在是太多了。”發改委一位官員這樣慨嘆。 實際上,在原油價格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國家發改委無論是上調還是下調成品油價格,都會遭到各個方面的攻擊。向上調,下游企業和老百姓將承受巨大的壓力;向下調,煉油企業會因為“價格倒掛”而面臨更大的損失。 “所以,必須要形成一個完善的機制,照著規則來辦事。”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經濟師、石油問題專家牛犁認為,只要是人為制定一些政策,肯定會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定價機制的完善、改革,向前推進肯定是必須的。 但牛犁也指出,在現階段,全面市場化的時機還不成熟:一方面,是市場體系的不成熟,畢竟,目前是中石油中石化雙寡頭的壟斷制度格局;另一方面,政策監管還跟不上,監管體系不夠健全。原來都是指導定價,沒有非常完善的定價規則,市場體系下的法律規則。所以“應該培育市場體系,培育民營企業的競爭力,才可能在完善的同時不至此于出現新的問題”。 以資源稅上調開始調控壟斷行業? 在詬病現有成品油定價機制的同時,石油、天然氣資源稅的全面上調則得到了業界的普遍認可。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7月29日發出通知,決定從7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調高石油天然氣資源稅稅額。 此次資源稅稅額的調整幅度頗大,其中,原油稅額變化最大的是青海油田,由原來的8元/噸調整為30元/噸,是原來的3.75倍,而調整后的各石油企業的稠油、高凝油的稅額也由8元/噸調高為14元/噸。同時,天然氣資源稅的最低稅額也由原來的2元/千立方米調高到7元/千立方米。 “早該上調了。”銀河證券李國洪研究員這樣評價此次調整。這是石油資源稅13年以來的首次調整。 多年來,中國的石油產量一直保持在1.6億噸左右,但油價則從原來的9-10美元/桶增加到現在的60多美元/桶。隨著世界石油價格節節攀高,中國石油價格也逐步與世界接軌,國內石油企業利潤猛增。中國三大石油集團利潤總額從1998年的近100億元,上升到了目前的1000多億元。 資源屬于國家,而作為國家的戰略資源,石油、天然氣卻一直被上述企業高度壟斷。同時,隨著企業的改制和上市,壟斷企業的性質也在發生微妙的變化。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周大地就認為,在目前情況下,壟斷企業有自己的投資權,國家對企業的財產不能無償調撥,同時,因為沒有適當的稅收調節,壟斷行業的超額利潤實際上很大程度上為企業所有。 “這使國家利益受到損失,而且拉大了行業之間的收入水平,造成了社會不公。”周大地分析指出。 不過,業界同時分析認為,此次資源稅調整,雖然看起來上調的絕對值較大,但現有值并不大。“對中石油、中石化每股收益的影響甚至不到1分錢。”李國洪說。 從市場情況來看,此次調整后,中石油股票每股下降僅0.0087港分,相當于0.87港先令;中石化增加稅負3.66億人民幣,中原油氣增加稅負也只有700多萬元。“與其總收益相比簡直九牛一毛!”有業內人士這樣評價。 能源價格要反映資源的稀缺程度。但資源本身是國家所有這一點目前并沒有體現出來。 而在湘財證券李枝蓬研究員看來,此次調整應該是一種試探性、象征性的上調,存在繼續上調的可能性。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周鳳起研究員也認為,這次的上調雖然還不能完全反映當前的高油價,但卻更多地反映了國家政策的一個大方向。 周大地則指出,這實際上是一個在資源問題上國家利益和壟斷企業利益需要重新調整的問題。圍繞著資源從無價到有價的變動過程,有重大利益關系需進行重新調整,包括中央和地方、國家和中央企業、中央企業和地方企業,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等。理順各種利益關系對于資源問題意義重大,而資源稅就是這其中一個重要的利益調節器。 專家指出,從資源稅13年來的首次上調,到油氣定價機制改革的呼之欲出,國際高油價熱浪的強力沖刷,正在推動著中國的市場與政府向各自應有的定位回歸。一收一放之間,政府正在用市場的手段,來推動油汽行業健康發展。壟斷企業將面臨游戲規則的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