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由商務部主管的全國性學術研究團體——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在京宣布正式進入籌備狀態。作為該會副秘書長,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會展經濟研究所所長劉宏偉向記者表示,會展教育將是該研究會重要的研究對象。目前會展教育雖然受到了空前的重視,但理論性太強,與實踐脫節的問題非常嚴重,“中國會展教育目前實際上最需要的是專項教育培養”。也就是說,會展教育首先需要明確的定位問題。
會展教育陷入“一窩蜂”
1991年,中央美術學院(現在的清華美術學院)設立了中國第一個展示設計專業,為中國會展業培養了相當一批展示設計師。時至今日,隨著國內會展界和教育界意識的提高,相當一批國內院校先后開設了會展專業或會展課程,可以說會展教育受到了史無前例的禮遇。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會展經濟研究所所長劉宏偉介紹說,據不完全統計,去年我國開設會展類專業的高校約有30所;但今年僅在浙江省內就有約20所院校開設了會展類專業。如果再加上為數眾多的職業培訓類學校的紛紛介入,現在中國從事會展教育的機構數目絕對不是一個小數字。他表示,這是不正常的一種表現。
記者網絡聯系了現在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進修的上海師范大學旅游學院會展管理系講師王春雷,他與劉宏偉的觀點幾乎一致。王春雷介紹,現在的中國會展教育和20世紀80年代末德國的展覽業當時面臨的瓶頸問題一樣,都是“缺乏一個能提供專業化和系統性教育的機構,現有從業人員絕大多數非專業出身,尤其是展覽公司的經營管理人員更需要系統教育。”目前,在德國主要有兩所院校開辦會展教育,一是瑞文斯堡合作教育大學,另一個是科隆大學,而且兩所學校錯位發展、相得益彰,前者偏重實踐操作,后者偏重理論研究。而反過來看國內會展教育機構的數量之多,不能不讓人擔憂。
中國會展業需要實戰家
“實際上,國內由教育部批準設立‘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的院校只有沈陽師大、上海師大、上海交大、湖北大學等5所高校;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獲批的專業是‘會展展示’。”劉宏偉的介紹讓記者十分詫異。因為前文中已經提到的那個院校數據實在是遠遠大于這6所院校。這樣的話,也就是說相當一批現在設立會展相關專業的院校只是院校的一相情愿,并沒有得到國家的正式認可,更直白的說就是其學歷暫時還不能得到國家的承認。
另外,劉宏偉還介紹,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還包括:學科設置不合理;專業師資力量稀缺;教學手段缺乏創新;教具無法適應實務教學等諸多方面。其中,學科設置上,大都陷入傳統教育的模式中,過多重視理論性的講解而忽略實務性操作是目前最大的問題。再如在教具方面,以前那種只是帶領學生進入展場實地講解“什么是特裝、什么是標展、什么是展具”的籠統方式早已不能適應當前的教學需求。現在切實需要的是真正讓學生在課堂上隨時就能辨別出多種展具的細化教學。
專項教育是適時之舉
針對中國會展教育無序而混亂的狀況,劉宏偉雖然表示無奈,但同時他也顯示出盡全力尋求一種改善或者突破的方法的決心和勇氣。他表示,作為一名業界人士,惟一能做的就是盡力改善和完善,盡力找出問題存在的癥結,以便對癥下藥。
王春雷表示:“可以將德國的成功經驗概括為三點:一是辦學院校少而精悍,二是培養定位明確,三是產學研緊密結合。盡管德國與中國在會展行業管理體制、展會運作方式、場館投資與經營模式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異,但德國會展教育發展的成功經驗仍然能給中國會展教育帶來許多有益的啟示。具體表現在:1、編制全國性的會展人力資源發展規劃;2、構建科學的會展教育體系;3、設計合理的專業課程結構;4、加強培養計劃中的實踐性環節;5、切實推進校企合作辦學等5個方面。”
而劉宏偉則認為,將會展教育劃分成為“七層十六模版”,具體在基礎就業、技能、參展商、企業內部、師資、高級管理人員和政府等七個層次進行專項教育,這可能是中國會展教育尋求一種變化和突破的解決方案。他說,那種不細分、不專項的教育方式已經不適合現在中國會展教育。讓學生達到學以致用,“一招制勝”,畢業就能就業,是中國會展教育目前最重要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