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委員會對我國鞋業的反傾銷調查所涉及的企業數量已達1000多家,目前已有70多家企業決定應訴,歐盟的市場份額占據中國出口總量的20%。
商務部最新發布的預警信息顯示,繼2005年6月30日、7月7日歐盟委員會接連對我輸歐盟勞保鞋、皮鞋立案進行反傾銷調查后,歐盟還將于近期對我紡織面料鞋立案進行反傾銷調查。
根據歐盟反傾銷調查程序規定,一旦立案,涉案企業必須在立案公告發布之日起15天內提交(送達歐盟委員會)市場經濟地位和抽樣申請表,否則將喪失應訴資格,其他后續調查問卷也必須在立案后21天和30天內完成并送達歐盟。據悉,商務部十分重視,已決定由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和山東省外經貿廳出面,組織相關涉案企業及時做好對歐盟出口紡織面料鞋的反傾銷案應對工作。
歐盟的相關統計數據與中國作出的統計有很大差別。據中國海關統計,歐盟對我鞋類實施的進口監控系統(下稱SIGL系統)的統計數據嚴重失實,經中方分析,歐盟SIGL系統不準確,主要表現在:一是統計數據以許可證量代替實際進口量,造成統計數據背離實際情況;二是統計與對比口徑不一致,2005年的統計涵蓋歐盟25國,而其對比分析的是擴盟前15國的數據。由于統計范圍不一致,致使統計數據上表現出中國鞋類進口激增,嚴重誤導歐盟進口商以及中國生產和出口企業。
業內人士稱,從相關統計數據來分析,中國內地制鞋市場并非像外界所言是封閉的。今年上半年,中國內地鞋類產品的出口總值為84.7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而進口金額達9695萬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3.9%。進口增幅繼續高于出口增幅。此外,中國對原料皮、成品革和皮革服裝的進口量與進口值也有較大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