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翼鵬
最近,新西蘭奇異果攜浩大的宣傳陣勢“殺”入中國,在京滬粵的高端水果市場上攻城略地。其實,奇異果就是獼猴桃!100年前從中國移栽過去,現在已成為新西蘭第三大出口產品,銷至全球近70個國家。獼猴桃搖身變作“奇異果”,絕招之一就是通過整合果農來統一外銷品牌。而與此同時,中國15個獼猴桃生產基地縣之一的廣東和平縣,卻仍然陷在外銷
困局中,不停地上演“果賤傷農”的故事。
新西蘭的經驗值得借鑒:上世紀50年代,新西蘭奇異果猛增,但由于大小果農蜂擁出口,競爭無序,以致遭遇美國反傾銷,整個果業幾乎全軍覆沒。1988年,在新西蘭政府協助下,果農們自發形成了類似于行業協會的“新西蘭奇異果營銷局”,協調出口行為,但仍然無法完全杜絕價格戰。1997年,“新西蘭奇異果營銷局”改組成“新西蘭奇異果國際行銷公司”,所有果農接受了新的游戲規則:按照種植面積與產量的大小,共同出資入股行銷公司,推出統一品牌ZESPRI(中文名佳沛);政府通過相關法令規定,任何果農以自己的品牌出口銷售將被視為違法。統一出口品牌,改變了一個國家的水果命運。
在新西蘭,整合后的國際行銷公司不僅統一制訂種植計劃、品牌推廣、渠道建設,而且向每個果農提供從選育品種、果園生產到包裝、運輸全部環節的技術管理支持。同時行銷公司成立了獨立的技術研究院,政府也配套一定的研發經費。2000多個新西蘭奇異果果農相當于共同聘請了一個職業經理人團隊,既通過銷售自己產品賺錢又通過行銷公司的擴張得到分紅,這種關系讓他們形成強大的利益共同體。由于集中了資源,減少了大量行銷費用,實現科學高效的管理,新西蘭奇異果在海外的競爭力迅速提高,已占全球奇異果市場總生產及營銷量的28%。該公司目前還在實施品牌對外擴張———將種植園擴大到中國等亞洲國家的計劃。
農民以務農為天職,壟上的菜、塘里的魚、枝頭的水果、圈中的雞,把這些農產品如何“賣”好,不僅關乎農民錢袋子的增收,而且直接影響國內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進退。近年國內農產品行業也不斷出現“公司+農戶”、果農協會、農村經紀人等各種形式,政府也在出臺各種政策,但如何讓農民的利益實現與市場運作結合得更緊密,幫助其切實有效地提高市場應變力,仍然需要不斷探索,而統一農產品的品牌,的確值得一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