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攻 發自濟南
“本部煤炭生產持續緊張,壓煤村莊搬遷難度大。兗礦集團已經進入不搬遷村莊就面臨無面可采的困難時期。”在近日兗礦集團向山東省國資委匯報2005年上半年生產形勢的一份內部材料中,本報記者發現這樣的表述。
“下半年需要搬遷6個村莊,否則將會影響產量520萬噸。”“由于壓煤村莊不能及時搬遷,已經打亂了正常的采場布局和生產接續,工作面頻繁安撤,造成自然發火、沖擊地壓等災害隱患,嚴重威脅到礦井生產安全。”
為此,兗礦集團這個2004年煤炭產量超過3900萬噸、位居全國煤炭集團公司產量第4位的大型煤炭生產企業,不得不將“壓煤村莊搬遷”作為2005年下半年需要打好的“四大硬仗”之一。
除了加緊遷移壓煤村莊之外,兗礦還將視角轉向薄煤層開拓和邊角煤開采。
事實上,兗礦集團已經受到資源緊張的困擾。2005年上半年,該集團完成煤炭產量1990萬噸,同比下降了5.37%。而在2004年,該集團煤炭產量已經比2003年下降了413萬噸。
此前,主管全省煤電油運的山東省經貿委經濟運行局官員告訴本報記者,2005年山東省煤炭產量總體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許多壓煤村莊需要搬遷。而記者在兗礦集團開采區域的兗州市南部日東高速公路上看到,煤炭開采甚至已經影響到了高速公路的安全,這一路段形成了千余米的塌陷區,并且此塌陷區距離南北交通大動脈京滬鐵路咫尺之遙。
受到資源枯竭困擾的不單是兗礦集團一個。山東另外一家重要煤炭生產企業新礦集團在向山東省國資委的匯報材料中說:“截至2004年末,新汶老區剩余地質儲量9.5億噸,工業儲量6.3億噸,可采儲量3.37億噸。其中可采儲量中,受水威脅暫不可能開采儲量有1.06億噸。按照2002年集團公司核定生產能力每年1115萬噸、備用系數1.4計算,剩余的開采年限為17年。”
位于山東煙臺的龍礦集團在資源枯竭的壓力下,將目光轉向了海底。6月18日,位于渤海海面下350米的龍礦集團北皂礦區工作面投入運行。此事當地媒體雖然廣泛宣傳,認為是煤炭企業向海底要資源的重要舉動,但龍礦集團相關人士卻不無憂慮:海域采煤雖然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但同時也面臨著成本高、地質條件復雜、技術要求標準高等諸多困難,今后發展存在很多難以預料的因素。
山東煤炭企業抓緊爭食省內剩余的煤炭資源。本報記者了解到,作為華東地區最大一個整裝煤田、探明地質儲量近56億噸的菏澤巨野煤田就出現了許多山東大型煤炭生產企業的身影:兗礦集團、肥礦集團、新礦集團、魯能集團。
同時,山東煤炭生產企業將眼光轉向省外。山東省煤炭辦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現在,兗礦、棗礦、新礦、淄礦、肥礦、龍礦等7家省屬煤炭企業目前已全部到省外開發煤炭資源。截至今年6月底,7家煤炭企業已取得省外煤炭資源探礦權或采礦權32處,總地質儲量約為324億噸。其中,可采儲量約為164億噸,按去年山東省煤炭產量1.43億噸計算,7家省屬企業省外煤炭儲量是全省煤炭年產量的101倍。
山東省積極支持省內企業走出國門到境外開采資源。山東省外經貿廳相關人士告訴本報記者,今年就有棗礦集團到印尼開采煤炭,兗礦則在澳大利亞、委內瑞拉等地投資開發經營煤礦和金礦。同時,山東省外經貿廳正在抓緊制訂《山東省境外資源開發意見》和《山東省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工作意見》兩份規范性文件,以支持省內企業眼光向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