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動態 > 正文
 

廣東會展業謀求聯盟化運作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06日 13:40 中國經營報

    作者:王晶 來源:中國經營報

  日前,廣東省商業聯合會會展協作專業委員會(簡稱“會展協作委”)在廣東成立。這個經省民間組織管理局批準成立的會展聯盟,在如今展覽公司“多如牛毛”但規模偏小的狀況下,被寄予了厚望。

  據了解,這種聯盟在國內之所以引起關注,是因為其操作形式和依托的平臺都突破了以往的模式。組織者希望通過“整合式”的招展形式,互補辦展或者聯合策劃組展,讓聯盟里的大小展覽公司共同受益。

  商會+協會,資源互補

  會展協作委常務副主任、廣州會展產業研究所所長劉松萍告訴記者,這個組織是依托廣東省商業聯合會(簡稱“省商會”)的平臺建立的。省商會的優勢在于本身積累了大量各行業的會員,而這些會員本來就是各個大小展會的“座上客”。所以這樣的會展聯盟,可以把展覽公司和這些會員更好地銜接在一起,增加了展覽公司的“客源”。

  此外,省商會擁有的海外商會的資源也是展覽公司所“艷羨”的。

  香港百勝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就是從中受益的例子。其執行董事薛曉崗告訴記者,今年公司舉辦的“廣州出口家具展”,聯合省商會一起舉辦后,展位由去年的200多個上升到今年的600多個,規模擴大了兩倍。

  “以我們民營公司的身份,是難以邀請到那么多海外觀眾的。今年家具展的國外買家數量上升了20%,這也是以前單獨辦展所不能達到的效果。”薛曉崗對記者感嘆道。

  據記者所知,現在已有40多家中小型展覽公司加入這個聯盟,其中招展和搭建的公司各占一半。雖然會展協作委是民間組織,但從上述例子看來不難推斷,如果只依靠自發式的運作而不靠商會這個平臺,相信困難重重。

  劉松萍告訴記者,目前國際上的商協會組織主要有以下三種模式:一是以英美為代表的市場主導型,二是以法德為代表的政府合作型,三是以日韓為代表的政府主導型。

  劉松萍認為,目前“政府主導型”的同業商協會模式是主流,會展協作委要與商會更為密切的合作,才能達到把展會做大做強的效果。

  可見,只有依托商會這個平臺,會展協作委才能“轉”起來,依靠商會提供的“客源”和“海外專業觀眾”資源,這種會展業的新嘗試才有更多收獲。

  資源和利益分配問題成為合作關鍵

  除了商會提供良好的平臺,會展協作委提出的“合并”與“互補”的概念,也是會展業值得借鑒之處。但資源和利益如何分配,會展協作委的成員們也一直在動腦筋。

  “合并”指的是“二合一”或者“多合一”的方式辦展。據了解,省商會在今年6月就把原本分開的兩個服裝展合并為一個,名為“2005廣東國際服裝博覽會暨廣州國際服裝節”,原本的主辦方仍然不變,但由于合并在同一天同一個地點舉辦,使展覽面積達到了5萬平方米之多。

  對于“互補”的模式,現在還沒有“實踐者”。但記者在一份《會展協作委聯合辦展總體方案》里看到,會展聯盟提議“選擇一批已初具規模,而且有發展前景的展會,由會展協作委物色若干互補性強的有實力的成員單位與其聯合主辦,并組織其他成員協助開展招商招展工作。”

  也就是說,一些同類型的小展會,有可能調出自身的客戶資源,提供給那些已具規模的大展會,然后按比例分成。只是“互補”意味著有主有次,能否退到做“配角”的位置,也是那些小展會所要面對的心理落差。

  有專家表示,“合作”意味著利益的分配和客戶資源的共享。如果只是“招展+搭建”這樣的互補方式,那商討起利益分配自然容易。但如果單就招展方面有多個公司來操作,那么考慮的因素就更多了。而且如果協辦的公司臨時“脫身”,把客戶資源帶走而“另起爐灶”,協作委如何約束,也是值得考慮的問題。

  就記者所知,現在不少外資展覽公司都在“互補”性地招展。商務部研究院會展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應麗君對此表示,如果協作委員會有一個科學、客觀兼顧各方利益體的游戲規則,在利益分配上實現了理想中的“多贏”目標,是有一定的可行性的。而在這樣一種聯盟里,要協調好“資源與聯盟目的”的關系,是這種合作模式能否走得長遠的關鍵。

  但就會展協作委現行的方案里,記者看到只標明了“按商定的原則分配利益和承擔風險”,也就是說,不同的展會存在著多種利益分配方式,主觀性和不確定性較強。可見這個聯盟的成員要達成長久合作,相信要經歷不少磨合的時間。

  廣東會展業追趕京滬的契機?

  薛曉崗告訴記者,會展協作委最近也在策劃新的展會。他們希望通過聯合創辦展會的形式,“通過成員單位集體論證,選擇一批創意好、層次高、前景好、有特色的展會,由會展協作委物色若干個互補性強,有實力的成員單位與其聯合主辦”。

  也就是說,由整合已有的展會,到現在策劃創辦新展會,會展協作委還在不斷摸索新形式。

  其實各城市的“會議展覽協會”,也都希望整合會員的力量,以協會的名義創辦出幾個國內大展。但可以看到的是,現在策劃成功的展會寥寥可數。因為行業協會更多起的是協調和幫助的作用,要作為牽頭人,恐怕號召力還有限。

  其實,把廣東的展會做大做強,也不僅是省商會和會展協作委的野心。據統計,去年廣東省會展業收入達32億元,在廣州、深圳、東莞等會展發達的城市,會展經濟每年更是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所以如何整合資源,追趕北京、上海等城市,已是廣東會展業迫在眉睫的事情,而這次的會展協作委的成立也許就是個開始。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